欢送进京ldquo全国劳动模范r
新钢要闻
●省委书记刘奇到新钢调研
●天,冲千亿!夏文勇董事长明确新钢“转型升级冲千亿”总体思路
●勇士出征!医院医院,新余市新冠肺炎医院启用●紧急封闭已21天!蒙山脚下,29位新钢“英雄”昼夜奋战,保供石灰2万余吨……
●15亿元,38万余吨!新钢中标国家高速公路,首次包揽整段高速公路工程用钢
●红,鲜艳的“党旗红”!50天风雨坚守后,名新钢党员志愿者昨夜胜利
●国企招新,等你一起“冲千亿”!新余钢铁集团年校园招聘启动
鼓声隆,鲜花艳。11月19日的新钢机关大院一派喜庆祥和,“全国劳动模范”赴京受奖欢送仪式在这里隆重举行。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夏文勇,公司工会主席刘传伟出席欢送仪式,与公司工会有关负责人、自动化部党政负责人一起,热烈欢送新钢自动化部职工王伟赴京参加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
在喜庆的锣鼓声和热烈的掌声中,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夏文勇与王伟亲切握手,为他戴上大红花。夏文勇指出,劳动最光荣,劳动最伟大。荣誉的获得,离不开王伟个人的辛勤付出和努力,也离不开单位领导同事的帮助和培养,这既是新钢职工的个人荣耀,更是对新钢集团公司的肯定和认可。此次赴京受奖,希望王伟能够展示出新钢职工的风采,利用好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的机会,多与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学习交流,同时也宣传推介好新钢,在大会上用心用情讲好新钢故事。作为新钢80后职工中的优秀代表,归来后,要将参会感受和见闻分享给更多新钢人,影响和带动更多干部职工,为新钢实现转型升级冲千亿目标凝聚更大力量。面对新钢的培育、领导的关怀、组织的关爱,王伟表示,从一名普通大学生到获得全国荣誉,成长的过程中新钢公司各级领导和同事付出了心血、给予了关爱、提供了平台。也是一代又一代新钢人身上的宝贵精神品质,影响了我,带动了我。此次赴京,有机会与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学习交流,我将珍惜机会、珍惜荣誉,虚心向全国劳动模范、先进代表学习,认真学习领会好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精神。归来后,更进一步努力做好工作、作出表率,为新钢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据了解,新钢建厂以来,共有10个全国劳动模范,在岗的有3个全国劳模、16个江西省劳模、16个钢铁行业劳模、24个市级劳模。新钢自动化部职工王伟,是新钢80后中的第一个全国劳模,也是公司建厂以来的第11个全国劳模。据前期公示信息,此次全国共评选出多位劳动模范,其中江西省66个、新余市3个。每隔五年隆重表彰的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是党和国家给予劳动者的最高荣誉能获得全国级的荣誉可不容易
作为一个好奇心强的小编
当然不会放过这背后的故事
……
王伟,年11月出生,年7月参加工作,硕士研究生学历,中共党员,冶金机电高级工程师,维修电工、三电维检工高级技师。现为新钢自动化部新自信公司经营部长。年王伟从大学毕业,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他来到了新钢自动化部工作,凭着不畏艰难、勤劳肯干、积极进取、求精爱“拼”的工作态度,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年荣获江西省“振兴杯”钢铁行业维修电工比赛第二名;——年荣获全国“振兴杯”青年职业技能大赛维修电工第十名;——年荣获江西省“振兴杯”钢铁行业维修电工比赛第一名;——还先后被评为“全国技术能手”、“全国青年岗位能手”、江西省“赣鄱工匠”、“江西省技术能手”、“江西省青年岗位能手”、公司劳动模范、公司五星级五好员工等荣誉称号,是名副其实的“一专多能”型技术人才。王伟和他的团队通过改造、改革,使卷板厂酸轧设备的安装更合理、控制更完善,酸轧作业线的故障时间由每月的余分钟,下降到现在分钟,每年可为公司创效达余万元。班组的科技项目“冷轧酸轧自动化控制消化吸收与创新”,在年新钢公司科学技术进步奖评审中被评为一等奖,班组孵化国家实用新型专利3项。该科技项目每年可为新钢公司创效达1万元。
同时,针对冷轧板成品带钢厚度波动、产品降级的问题,王伟带领团队对冷轧产品生产进行全过程跟踪,通过厚度控制的优化、诊断系统的开发等技术手段,与各单位、部门人员共同努力,大大降低了产品厚差,为新钢公司创效达余万元,他们的“冷轧酸轧厚度自动控制的消化与创新”也获得新钢公司技师工作站攻关项目一等奖,技师工作站也被新钢公司评为“优秀技师工作站”荣誉称号。
年8月,新钢自动化部受邀与上海柯马(COMAU)公司合作,承揽吉利汽车发动机义乌、宝鸡装配线的自动化系统编程调试项目,从冶金行业到汽车行业,虽然都是自动化系统,但整个编程环境、控制设备、精细化程度完全不同,面对这一挑战,王伟敢于担当,主动承接了这一任务。他和3个同事前往上海柯马公司,利用一周时间,对项目进行详细的了解,回来后,组建了10人技术团队,进行了整整一个月的全封闭式集中培训,“5+2、白+黑”……每天晚上在自动化部的培训室学习到深夜。所有资料都是全英文,难度和付出是不言而喻的。10月份到上海,他们一个人分管3-4个工位的自动化系统,每天晚上干到9点钟下班。为了节省开支,他们住在“鸽子笼”一样的出租房里。但就是靠着10台电脑和10个“大脑”,王伟和他的团队陆陆续续在上海、义乌、宝鸡干了8个多月,顺利完成了汽车发动机装配线自动化系统的验收,实现了钢铁到汽车的漂亮“跨界”。年,王伟和他的团队又承揽新钢智能综合料场自动化开发调试、料场堆取料机定位系统调试、金属制品公司MES系统、中冶新材产供销MES系统、冷轧智能库管系统等工程项目,通过项目培养了人才,锻炼了队伍,为公司创效万元。凭借过硬技术实力和团队,王伟积极开拓技术服务项目,通过市场化运作,和团队承接并完成多个外部工程项目,有MES信息化项目、无人行车智能化项目,也有工业数据采集、集控项目,有省内项目,也有山东、广西、广东等省外项目。值得一提的是,王伟和他的团队年首次走出国门,圆满完成了印度克罗尼酸再生自动控制系统的开发调试项目,共创造营收1多万元。目前,他正和他的技术团队在探索研究机器人、机器视觉在工业上的更多应用,为公司转型升级、多元化发展再作贡献。
(文字/摄影新钢新闻中心记者郭慧娴实习记者林文韬特约记者严小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yushizx.com/xystc/73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