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道光亮,叫互相成就人民资讯

「本文来源:中工网」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原标题:有一道光亮,叫互相成就

徐新星

传统手艺人“回来”啦!在短视频平台,他们凭着精湛的技艺“圈粉”无数,从“小世界”走上“大舞台”。

这种情景,也让一些手艺人感到惊喜。在虚拟的网络空间里,老手艺借力新媒体打开了另一扇窗户,让一道光亮照进现实。

多年前,一些手艺人曾经感叹过:手艺还在,行业没了。这种感触,是客观现实,但也有些盲目悲观。

工业化时代的到来,确实让传统手工业在一定程度上进入了“黄昏”。在流水线廉价方便的批量定制工业品面前,费力耗时的手工生产动摇的不仅是市场,还有许多手艺人的那颗坚守老本行的初心。

随着用武之地越来越少,于是一些散落乡间、街头巷尾的手艺人纷纷外出务工,这些打工人开始寻找新的生存方式,而这也加剧了行业的“凋零”。

英国作家查尔斯·狄更斯在《双城记》的开头写到:“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

对于手艺人来说,关于“时代”的这个辩证法同样适用。在时间的长河中,所谓的穷途末路,或许转眼就是柳暗花明。进一步讲,全球化、现代化的进程也是一个包容与融合的时代,传统手工艺的生机也可以孕育于所谓的现代化危机中。

近些年,随着国风回潮、返乡创业的兴起等,“乡村好物”成了香饽饽,传统手艺人的春天回来了。互联网的浪潮,把那些与人们日常生活渐行渐远的传统手工艺再次“卷”回大众的视野中。

年,手艺人安旭因手工打造“木工版嫦娥五号探测器”的视频走红。目前,他有近万“粉丝”。开设短视频账号以来,安旭赚到了以往从未想过的收入。

对于手艺人来说,能做多久、走多远,往往取决于他们对“变与不变”的理解,手艺人能否很好地拥抱时代、拥抱变化,巧妙地进行传承与创新,决定了他们能不能赋予行业和手艺新的生命。

这方面,“网红篾匠”李年根做到了。李年根是江西省新余市分宜县洞村乡竹编的第五代传人,娴熟的手艺成了他在网上聚集人气的关键。短视频让素不相识的人能够一起看见竹编之美,也让人们在精雕细琢、一针一线中获得精神上的满足,更让这位年过花甲的手艺人涨粉多万。

于是,流量有了,销量也有了。越来越多的“李年根”和“安旭”们觉得生活有了更多盼头,而这也让行业有了更多希望。

对于已经进入时光深处,逐渐淡出一些人视野的传统手工艺来说,因为坚守匠心的手艺人的存在和创新,它们得以焕发新的生机;而对于手艺人来说,在这个流量和注意力经济盛行的时代,有着绝活的他们借助自媒体的窗口,成功地“借船出海”,重新找到记忆一个时代、传承一种文化、阐释一种情怀的舞台,让老手艺最美、最真实、最吸引人的一面隔着屏幕都能传递出一种惊艳时光和震撼人心的力量。

由此可见,匠人与自己的行业是互相造就的,而他们与短视频平台之间同样如此。传统手工艺有了新的“打开方式”,而平台也因承载了老手艺的那些“看点”“卖点”,进而成功为自己引流。

其实,再回到一个人与其所处的时代,又何尝不可以是一种互相成就的关系呢?

责任编辑:朱晶晶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yushizx.com/xysms/10741.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