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余城市雕塑漫谈图文视频

 

 从年6月15日起,为了回顾江西新余城市文化的发展。新余市广播电视台第三套节目的《仙女湖讲坛》栏目,开始播放末学主讲的《新余城市雕塑》讲座视频。该讲座每天播放四次,可能播出两周时间。除了电视收看外,大家也可在手机上安装市电视台《每日新余》手机软件,从《每日新余》中找到“点播”,再找到“仙女湖讲坛”

什么是雕塑,为什么说中国是雕塑大国

所谓雕塑,指为美化环境或用于纪念意义而雕刻塑造、具有一定寓意、象征或象形的观赏物和纪念物。雕塑是造型艺术的一种。

谈到雕塑,有的朋友可能不会想到中国自古就是雕塑大国,中国古代的雕塑艺术可追溯至公元前四千年以上,这一时期石器和陶器的出现,拉开了中国雕塑史的序幕。仅从数量来看,中国的雕塑就是全世界第一。举个例子,从川北的广元到川东的重庆,有一条一千多公里的驿道,古代送信的道路。两旁的山头全是雕塑,几十万尊。

中国有个与众不同的传统,那就是用石器、铜器变成雕塑、变成纪念碑、变成国家民族的象征,就是我们的铸鼎。一个国家兴盛了,就要铸鼎。为什么要铸鼎呢?凡是国家有重大事件、或者是重大成功、或者是建国,凡是重大事件,都要向上天汇报,中国古人是很注重一切来源于上天的安排。中国自古以来就是血缘社会,中国人行事一般是将血缘关系扩大,或者模拟血缘关系,将非血缘关系转化为血缘关系或准血缘关系。这种转化就是请客吃饭,因为血缘相近者才是同吃的关系。而请上天吃饭,就是拉近与上天的感情,以求得上天的庇护。那么这就要煮牛肉给上天吃,煮牛肉就要用鼎。为了这一顿饭,就要铸一个煮牛肉的大鼎,一个大锅。因为鬼神以香气为食,香气飘上去,就算给上天吃了,然后参加祭祀的人再分享祭肉。因为非常隆重,所以煮完牛肉,大鼎底下一定要刻上,记载的年月,为什么事情铸的鼎,要给上天汇报。铸鼎就是中华民族的一种象征。鼎是国家的象征,也是中国求吉文化的象征,鼎的这种尊严、这种宏伟、这种稳定、这种自信,是希腊的瓶子和罐子所无法比拟的,希腊的瓶子和罐子虽然做得很漂亮,但它的份量太轻,无法成为国家的象征,只能是体育比赛的奖杯。中国自古就有盛世铸鼎的传统。关于鼎的成语有二十个以上,如一言九鼎、鼎鼎有名、鼎足之势等,而我们新余的横空出世,也与鼎有关,因为新余建县之举就发生于三国吴宝鼎二年。

复市以来,新余以博大胸怀吸引各方贤才,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组成了现代的新余人民,他们在创造经济腾飞的同时,也在继承新余历史文化的同时,创造出新余的现代文化,而新余城市雕塑就是这种充满朝气和情趣的现代文化所折射出的艺术之光。

谈到新余城市雕塑,让我先概括一下城市雕塑的发展综述

艺术之始,雕塑为先。而城市雕塑则是一门公共环境艺术,反映城市独特的个性气质与城市文化。历届新余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发挥城市雕塑的功能作用,组织艺术工作者塑造了许多城市雕塑。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随着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新余城市雕塑迎来了首次高潮,劳动路立交桥组雕、《吹箫引凤》、《沐浴》、《向上》等一批雕塑应运而生,年新余市在改造沿江路、建造袁水园的同时,委托艺术家陈祖煌先生雕塑历史名人《思索者》组雕,使新余的城市雕塑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年10月,新余市城市雕塑建设领导小组成立,制定了规划创作原则、规划设计及雕塑布局和雕塑设计建设步骤,城市雕塑有了新的发展,于是有了《中华五千年文明浮雕群》的横空出世。此后,新余市在推进城区改造和城市建设的同时,也注重城市雕塑的营造,《夸父逐日》、《分宜文化图腾柱》雕塑等作品先后出品。

现在说说曾经辉煌的经典雕塑

曾几何时,当你徘徊在新余的街头,最令人怀念的是《吹箫引凤》和《沐浴》两座雕塑。

《吹箫引凤》雕塑位于抱石大道东端,陈祖煌先生根据其首创的钢筋混泥土“直接放大制作法”新工艺,于年创作完成。该雕塑造型是一位头上梳有双鬟高髻的仕女,在吹箫的间隙,俯首向右边昂头的凤凰含情对视,凤凰之尾与仕女裙摆缠绵相依,整体有一种物我相感、人凤合一的感觉。细细观察作为雕塑主体的仕女,你会发现她的奇妙之处是表现了东方女性特别是中国女性的丰美圆润。与西方人的立体突兀、棱角粗犷完全不同,中国女性大多生得骨肉停匀,细腻圆润。这也是西方女性穿旗袍没有东方女性好看的原因,因为中国女性是以韵味取胜,所以我们对中国式的美丽应该有充分的文化自信。

《吹箫引凤》雕塑来自《列仙传》的“吹箫引凤”故事,充满了仙文化传奇色彩。故事中的萧史是秦穆公时代善于吹箫的人,其箫声能把孔雀、白鹤引来。秦穆公女儿弄玉也喜闻箫声,穆公就把她嫁给了萧史。从此萧史就每天教弄玉吹箫学凤的鸣叫声。没过几年,弄玉吹出的箫声就和真凤凰的叫声一样,把天上的凤凰也引下来了。秦穆公就专门为他们建造了一座凤凰台。萧史、弄玉就在那里居住数年,后乘凤凰双双升空飞去。秦国人为此建凤女祠于雍宫中,祠里还不时传出箫声。当时新余做这个雕塑是表示广纳天下贤才,引进世间资本。包括雕塑者本人也是新余吹箫引凤的结果。由于切中当时新余的脉搏,所以该雕塑一经问世,立即获得广泛好评,市委张迎祥书记曾登临雕塑。遗憾的是该雕塑在后来的城区改造中被拆除了!

雕塑《沐浴》

雕塑《沐浴》又名《童趣》,位于抱石大道与胜利路交接处,由陈祖煌先生于年完成。该雕塑造型是二男一女的三个小孩,在两个类似溜溜板的弧面上,朝着三个方向爬上、滑下。女孩向上爬,二个男孩则展臂滑下,俏皮、活泼、细腻。该雕塑结构好,通透而灵巧。底座设有喷泉,水从下喷上后又从天上回落下来,既展示水的沐浴,也象征着阳光下的沐浴。该雕塑也成了新余百姓心中的经典雕塑,可惜在街道改造中拆毁了。目前,雕塑者和市民们都要求恢复这两座雕塑,打造“工巧美”的仙缘之城也需要恢复这两座雕塑。况且“吹箫引凤”具有在任何时候都不过时的两层含义:一是城市本身要不断提升素质,二是要不断提高招商引资、吸引人才的优惠条件。人们往往忽视城市本身素质的提高,这反而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了!原作是钢筋混凝土的水泥雕塑,恢复时建议改用不锈钢或花岗岩材料。为此我们可改用铜质或花岗岩材料由原作者予以恢复雕造,除了《沐浴》雕塑在原址恢复外,“吹箫引凤”雕塑可移到新宜吉合作示范区予以恢复。

现在谈谈见证新余城市巨变的劳动路立交桥雕塑

年新余市劳动路立交桥竣工。年,陈祖煌先生代表新成立的新余市造型艺术研究所,组织一批艺术工作者,负责塑造劳动路立交桥的一组四座雕塑。陈祖煌先生力排众议,采取了雕塑不翻模、直接制作的塑造手法。于年完成后每座高约11至12米的四座雕塑的塑造。

《欢乐》雕塑

桥南东端的雕塑名叫《欢乐》,由二男一女的造型组成,雕塑东侧一男子俯首弹奏吉它,西侧一男一女面向南方扬身起舞,双腿像裙带一样飘向北方。女子右手曲肱抵近头顶的一瀑秀发。雕塑东侧女子的折裥纹长裙既有装饰作用,又起到了对雕塑的支撑作用。该雕塑表现了音乐舞蹈的旋律与节奏,反映了新余人民欢乐幸福的文化生活。

桥南西端的雕塑名叫《健美》,它为两女一男的造型,一女一男一前一后面向东南方健步而行,另一位女子则昂首扬发面向北方跨跃,她左脚弯曲跨进,右腿向后拉伸,双手反撑身后抵住男子的双肩。该雕塑反映了新余人民追求自我的健美,强调对自身的修炼。

与桥南两座雕塑的三人造型不同,桥北的两座雕塑皆为双人造型。

《奋进》雕塑

桥北东端的叫《奋进》雕塑,为两位女子的造型。从雕塑西面看,一位举首披发的姑娘鱼跃飞身向着北方,双手伸开,右手手掌竖起,左手托着一颗珠子。一枚火箭从她侧后呈弧状弯曲飞行到她的左腰旁。而另一侧,一位少女正倚着她阅读着一本书籍。该雕塑通过珠子、火箭、读书等要素表示了新余人民上天揽月摘星,不断学习进取的奋进精神。

《奉献》雕塑

桥北西端的雕塑名叫《奉献》,它则是两个男人的造型。在该雕塑东面,一位钢铁工人肩披彩带,飞身向着北方,他的右手高举着一块象征新余钢铁工业的工字钢,伸出的左手指向北方。在他的另一侧,另一位钢铁工人倚着他做着炼钢的动作。该雕塑表现了新余人民特别是新余钢铁工人的奉献精神。雕塑中钢铁工人将工字钢托举、送上,就是含有奉献的象征意义。

如果说《健美》、《欢乐》雕塑反映了新余人民的生活追求的话,那么《奋进》、《奉献》则反映了新余人民认真奉献的工作态度和积极攀登事业高峰的进取精神!四座雕塑底座也饰有对应的浮雕。这一组四座雕塑确立了当时新余城市雕塑在江西省的领先地位,《人民日报》、《香港文汇报》、中央电视台都为此作了报道。

现在说说气势恢宏的《思索者》历史名人雕塑

该组雕塑位于城南袁水园,是新余市最有气势、最讲究布局的雕塑群。它挑选在世界有影响、在中国有影响的、在江西有影响的各5位富于思想、善于思考的历史名人作为表现的雕塑题材,主要是表现他们能思考的头像,所以叫《思索者》。这些《思索者》历史名人分别是老子、孔子、孟子、屈原、蔡伦、王安石、朱熹、欧阳修、曾巩、宋应星、卢肇、谢谔、王钦若、刘攽、傅抱石等历史名人。老子、孔子、孟子、屈原是人类轴心时代的思想家和文学家。老子是道家思想创始人,著有《道德经》五千言,以无为求有为,主张柔弱胜刚强。孔子是中华文明的标志性人物,有“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的概叹!孟子继承并弘扬孔子所创立的儒学,善于辩论,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朱熹为再造儒学的理学大师,王安石、欧阳修、曾巩为唐宋八大家中的北宋江西“三杰”,谢谔为新余本土理学家,曾与朱熹在新余虎瞰山下相会,留下了二老亭的胜迹。

这批雕塑由陈祖煌先生在至年间雕塑完成的。他们巨大的圆雕头像背对袁水河,面向沿江路,略带弧形地呈一字长蛇阵排开,气势磅礴,既呈现出一种规模效应,又具个性之美。

《思索者·老子》雕塑

例如:《老子》头像,深邃而智慧,眉宇之间弥漫着一种宇宙的苍茫之气!

《思索者·孔子》雕塑

《孔子》头像则表现他的从容、厚重与深沉!

《思索者·孟子》雕塑

《孟子》头像则以皱起的双眉和尖削的下巴颏来表现他雄辩气质,

《思索者·屈原》雕塑

《屈原》头像的仰头向天,塑造了他对老天爷的一系列发问的状态,表现了他大胆怀疑、追求真理的探索精神。

《思索者·刘攽》雕塑

《刘攽》头像则塑造成有一些快乐的喜感,这与刘攽为人天生幽默,喜欢开玩笑的个性是非常吻合的。

而在这组历史名人思索者雕塑中段空隙的假山前和柱廊后,陈祖煌先生还雕塑了东西两段新余历史名人浮雕,

东段浮雕人物分别是元代诗人傅若金、明代忠臣黄子澄、元末明初大学问家梁寅、南宋新喻籍高僧德光佛照禅师、将朋友之义发挥到极致的东汉尚书郞陈重、东晋名士习凿齿等6位新余历史名人。

西段浮雕人物分别是宋代文学家孔武仲、孔文仲、孔平仲和史学家刘奉世、刘攽、刘敞等6位新余历史名人。

现在说说最令家乡人民自豪的傅抱石雕塑

在新余最令家乡人民自豪的傅抱石雕塑有二座。一座是5.5米高,重40吨的傅抱石立像,位于抱石公园入口的高坡上,由傅抱石大师女婿叶宗镐先生和雕塑家罗世平先生及其助手于年3月至9月创作完成。叶宗镐先生在雕像的创作过程,虽然考虑到他以前做过傅抱石的很多像,这次主要想做一个傅抱石在江西时期的,表现傅抱石中年时的形象,研究了很多照片,他琢磨了将要塑造的抱石像眉宇之间的一些神态,是根据傅抱石20世纪40年代时的照片得来的。因为傅抱石是画家,不是领袖人物,这就决定了要与其他的雕塑不同,不能太大。神态就选择了抱石大师构思作画的感觉,左手扶纸,右手执笔。小稿定稿后,由雕塑家罗世平放大,叶宗镐再爬上去创作。

另一座为高约3.5米的傅抱石半身雕塑。它原来位于抱石公园里面抱石纪念馆的大门口,由陈祖煌先生根据傅抱石照片于年雕造。它的造型是傅抱石身着衬衫,双臂交抱于前,右手握笔,笔头指向左肩,头脸稍微撇向右侧,面露微笑。表现了他进行艺术创作后的惬意与满足。此后,该雕塑一度被移置到仰天岗的太阳城广场中。由于抱石故里在罗坊镇章塘村,因此该雕塑最后回归到罗坊镇的罗坊文化广场。

下面我来谈一下具有最新时代风格的城市雕塑

新余具有最新时代风格的、具有最新理念的雕塑是位于新余袁河抬水工程闸桥一带的《天地永泰》、《自然和谐》和《夸父逐日》雕塑。

《自然和谐》雕塑

《自然和谐》、《天地永泰》这两座花岗岩、紫铜雕塑分别位于闸桥南北两端,由新余市祖煌雕塑艺术有限公司的陈祖煌、陈雪岩这两位雕塑师于年8月雕成。

从桥南的《自然和谐》雕塑来看,其底座以花岗岩雕出三个扭动、变形而抽象的手臂,三只手臂分别装饰有松树松叶、竹叶、梅树梅花的浮雕图案,象征着“岁寒三友”。手臂之上托举着一个紫铜的海碗,碗口上插了很多条状物。碗沿外侧的碗壁上装饰有人们跳舞、敲鼓、弹奏、吹拉的情景,表示人们欢庆丰收的自然和谐状态。

《天地永泰》雕塑

再看桥北的《天地永泰》雕塑,它由两层构成,下层为大理石方形基座,基座由下向上收,显得下大上小,基座四面,以旋涡纹、火焰纹构成了燃烧的太阳浮雕。雕塑上层立着四根饰有水波纹的花岗岩条柱,四根条柱之中,有位面相端庄的披发少妇,双手高举,托着一个欢笑的婴儿。四柱的外侧共有两排扉棱,上排扉棱好像古建筑梁枋下的雀替,下排扉棱犹如古建筑梁枋下的撑拱。少妇、婴儿、扉棱皆由紫铜雕造。少妇代表大地母亲,婴儿为天之骄子,代表上天。故名《天地永泰》。

《夸父逐日》雕塑

《夸父逐日》雕塑位于闸桥南端西侧的公园内。是一座由陈祖煌先生雕造于年的的锻铜圆雕作品。通高9.8米,雕塑中的夸父,柱杖疾行,头发飞扬,脚下生风。《夸父逐日》的故事情节大概是这样的:夸父与太阳竞跑,一直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他感到口渴,想要喝水,就到黄河、渭河喝水。黄河、渭河的水不够,夸父就去北方喝大湖的水。还没赶到大湖,就半路渴死了。夸父丢弃他的手杖,他的手杖化成了桃林。整座雕塑表现了人类由崇拜太阳,继而追逐太阳,最后化太阳之功为人类之利的理想!这与当时新余方兴未艾的光伏产业的时代背景十分吻合,希望能将太阳能永远造福于人类生活。此外,由这个雕塑触发了我对于中华民族不屈不挠性格的思考,中华民族不像西方有宗教情结的民族那么乐意听从神的安排,而是强调自我的奋斗才是真正地代表了天意:自古以来,无论是夸父逐日、后羿射日的不屈不挠,还是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的孜孜不倦,抑或是钻木取火、大禹治水的开拓前行,都表现了《周易》中的一种“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进取与抗争精神

现在谈谈最具文化理念与浪漫气息的城市雕塑

新余最具文化理念与浪漫气息的城市雕塑无疑是北湖一带的《美女与野兽》雕塑和《五千年文明浮雕群》。

《美女与野兽》

《美女与野兽》雕塑高4米,位于新余北湖宾馆之内由陈祖煌先生于年以花岗岩雕造。该雕塑于水面之中突兀而起,造型为一位双手后仰挽着如瀑般秀发的裸女,倚坐于似豹非豹、似虎非虎的猛兽身上。该雕塑反映了楚文化的“山鬼”情结。山鬼,来源于远古的神话传说,战国时期以文学表现的方式映像于屈原《楚辞·九歌》的《山鬼》篇中,逐渐被更多的文人骚客青睐。在该篇中,山鬼被描写成一位美貌漂亮、性情温柔并且与赤豹、纹狸等猛兽为伴,具有原始野性美的痴情女子。山鬼裸露的体肤表示智慧、美丽、善良、真实,她用其状来降服、驾驭赤豹、纹狸愚蠢、丑恶、凶残、奸猾的一面,折射出柔能克刚,真能抑假,善能制恶的基本道理,透出了人们对阴阳和谐、社会和谐的一种美好愿望,阐述了只有和谐才能产生美的哲理,表现了人与动物、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中华文明《五千年文明浮雕群》位于北湖公园内,这是按规划制作的花岗岩浮雕群。年10月29日,新余市发布了余府办发[]41号文件——《新余市城市雕塑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提出了新余城市雕塑共分四大题材十一个类别。其中“历史文脉题材”就提到了要雕造《中华五千年文明浮雕群》。

按照设计规划,该浮雕群共有座。陈祖煌先生已于年做了每块二米多高的浮雕30多座。每块雕塑随形就势,就像国画印章中的各种随形印章,点缀在北湖公园宛如画图的草地之上。其中就有《仰韶文化》《黄帝造车》《大禹治水》、《钻木起火》《太公钓鱼》《罗盘指针》《毛遂自荐》《卧薪尝胆》等浮雕,每个雕塑或是一种文化,或是一个发明,或是一个故事。这些雕塑聚腋成裘,以其规模效应,共同构成了彰显中华五千年文明长度与厚度的一种视觉表现。

现在谈谈其他特色各异的城市雕塑

《崛起》铜雕

新余还有其他特色各异的城市雕塑,例如:位于新余城南袁河南岸的龙池墅公园,由陈祖煌先生于年雕塑的《崛起》铜雕和《回娘家》铜雕,前者宽4米,以锻铜铸造而成。它整体造型介于不规则的中空的椭圆与梭形之间,既像花蕾崛起开放,又像双手合什,表现了一种进取向上的精神。

《回娘家》铜雕

后者高2米,其造型是一位男子用一辆独轮车推着抱着小孩的妇女,车上还装了一些土特产品和农产品,这显然是一座表现新余民俗的雕塑。再如:孔目江湿地公园《冶炼》铸铜浮雕,长10米,高1.5米,由陈祖煌先生创作于年。作为仙缘之城的新余,仙文化强调的是对人与物的双重修炼与超越。该浮雕表现了新余仙文化中对物质的冶炼的场景,表示新钢工人在生产冶炼时的状态。

《分宜文化图腾柱》花岗岩组雕

又如:位于分宜行政中心广场的由陈祖煌先生年所雕《分宜文化图腾柱》花岗岩组雕,共12根柱子,每根柱子高8.8米。柱面饰有分宜历史故事和名胜古迹,是一组典型的分宜文化图腾柱。

《向上》雕塑

还有位于新钢一小校园内的洁白无暇的《向上》雕塑,它与抱石大道与胜利路交接处充满天真童趣的《沐浴》雕塑,这是充满正气和上进心的儿童雕塑,雕塑造型由两位女孩和一位男孩构成,女孩皆梳短发,中间女孩右手捧着书本、左手高举火把,右边男孩抱球跟进,左边女孩双手放在胸前,三个小孩都是朝前奔进,身体有一个向上的倾斜。取名《向上》,既指身体的向上,更是借指学习的向上。

作者简介

聂朋,字智影,博客、论坛昵称为虚空夜点头或虚空粉碎。这是一个被认为对文化和艺术颇有感觉的心灵独立之人;一个永远在路上的思索者。既是一个体制外的画者,又是一位业余摄影人。大学毕业后,先是在博物馆工作二十年。在此期间,先是调入市委党校从事历史教学,返回博物馆工作后一度借用到江口风景区(仙女湖前身)开发办负责宣传工作,后又到政协文史委工作十余年,曾任文博系列副研究馆员、副馆长,现为江西新余市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副主任,兼任省旅游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省作协会员、市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副会长、市政协常委、新余学院客座教授。长期从事文史、古建筑、古代服饰、历史名人及传统文化的探讨或研究,兼及旅游调研、风景策划、景点命名、景区评估及文史资料工作,擅长影视评论及文化散文的撰写。曾以副主编的身份参与《凝固的乐章——新余古建筑实录》、《新余历代名人》、《新余古今人物》、《新余文物与考古》、《古今联赋话新余》等新余政协文史资料专辑的编撰工作,并自费出版《新余旅游文化研究》一书。近年又热心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普及与宣讲工作。曾在南昌师范学院、江西工程学院、新余学院机械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等单位宣讲《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在新余明德书院讲授《中国历代服饰图样解析》和《禅宗文化漫谈》,受到广泛好评。对历史和文化特别是传统文化有独特的见解,对旅游开发有自己的主张。由于多年的沉淀积累、现今的有感而发甚至是刹那的灵光一现,都将会在“虚空夜点头”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yushizx.com/xysxw/594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