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新农村建设,打造美丽新余下村样板
何家航拍图
年,下村镇何家村委竹山村成为下村镇第一个新农村建设点,十年后,下村镇交出了一份个自然村56个村点全镇近三分之一的村庄完成了新农村建设的答卷,十年时间村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十年前下村镇还是一个以高岭土、铁矿、煤炭为主的资源型乡镇,十年后下村镇不仅走出了一条工业强镇的路子还逐渐做强了现代农业、乡村旅游这条新的致富捷径
目前下村镇有省级龙头企业虹桥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全省最大的食用菌生产基地欣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全省最大的青蛙养殖基地桂根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和新余的“九寨沟”芦茅沟风景区,同时还发展了诸如香橼、火龙果、草莓等众多特色农业产业,并积极发展和支持各村“一村一品”产业,比如南村景观草、何家葡萄、下村蜜桔、袁家蘑菇、步桥青蛙……
蔬菜基地
葡萄基地
芦茅沟
蘑菇基地
持续做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公司+农户+基地”的经营模式,使农田变股田,农民变股民,从而形成镇有主导产业,村有特色种植,村民有致富途径的立体产业链,有力的提升了村民的收入,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这些成果都是下村人民依靠勤劳的双手和智慧的头脑经营起来的。
”现在村民们的钱袋子鼓起来了,思想观念和眼光也转变了,迫切希望改变以前脏乱差的居住环境,村民们建设新农村的热情度也越来越高,下村镇党委政府也审时度势,将国家新农村建设的政策方针认真贯彻落实下去,帮助村民共同建设美好家园。
平面规划图
今年下村镇党委政府在新农村建设上创新了工作方法,充分利用商会和社会乡贤等民间力量,创建了“党建+新农村建设”的工作模式,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家乡的建设中来。
鸟瞰图
十年前,大坑村、珠山村、石井村等村落在下村镇第一批新农村建设点中率先完成,交织成网的水泥路、富有特色的新房型、笑逐颜开的新农民编织成了下村镇新农村建设的一幅美丽画卷。十年前的“新特美”(崭新、特色、美丽)村落,现在依然如初,不同的是,十年后下村镇在新农村建设中又添上了浓重的一笔:
马步堎
全市乡村建设“样板房区”
何家中心村
全市拥有新房型最多的农村社区
园下村
全市农村精品社区的典范
田螺坑村
全市最美村落之一
这些村落见证了下村镇新农村建设和村民们新生活的变化。步入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际,依靠产业支撑我们强身健体,新建房型、整治环境我们展露新颜,前有大哥“工小美”,后有小弟“工农美”,推进新农村建设,打造美丽新余“下村样板”特色区,真正把下村镇建成一个人居环境优美和谐的农业特色镇、乡村旅游镇,成为新余人民的后花园。
宝剑锋从磨砺出,十年磨一剑,下村镇新农村建设依靠村民自己的双手夯实地基,镇党委政府搭台子垒新砖,上级部门、帮扶单位和商会添砖加瓦装饰一新。如今,村民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了,新农村建设改变的不仅是村民们的居住条件,更是让村民们思想观念发生了转变,个人素质得以提升,生活的更有底气更有尊严,对未来的生活也充满了憧憬。
在下村镇通过新农村建设村民可以和城里人生活的一样,在这里用的上自来水、看的上卫星电视、烧的上天然气,这就是新时代农民实实在在的新生活。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中国美必须乡村美,在带领下村镇百姓奔小康这条路上,下村镇历届党委政府始终把新农村建设放在重要议程上,成立领导机构、进行责任分工、汇编资料、下发方案;加快土地流转,引进现代农业;带领村民参观新房型、新社区,激励、鼓励和支持村民们建设家园,争取把每样工作做实做细。
枫江桥
今年下村镇政府更是在整治农村生活环境上下足了功夫,累计投入多万元用于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和环境整治上,目的就是让老百姓在家里住得舒适,村里生活的舒畅。今后,下村镇党委政府将不遗余力继续做好这一“必选动作”,做大做强新农村这张名片,特别是在激发村民建设热情、夯实基础实施、培育新型农业农民这三方面给予最大支持,努力走出一条工业强镇、光伏兴镇、新农村亮镇的特色路子,为美丽新余拼出“下村样板”。
下村之窗图文:龚敏华
编辑:喻佳瑶
投稿邮箱:
qq.能治好白癜风的医院在哪白癜风医院哪家最好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yushizx.com/xystc/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