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钤名人章颖
章颖(-),生于南宋绍兴十年,字茂献,号仁斋,又号云山居士。原新喻县城东门章家村人。幼年笃志好学,弱冠,以兼经中乡荐。南宋淳熙元年()为举首。淳熙二年魁南宫,乙未科赐进士及第。淳熙九年(),初登朝为谏官,朝廷专设太常议礼,章颖连上二十余疏,光宗说是好谏官。孝宗下诏求言,章颖上万言书,附驿以闻,礼部奏名第一。孝宗称赞章颖。“文似陆贽。”从学于汪应宸、吕祖谦、张栻门下,初授迪功郎,循至文林郎。以学官通历考,调通州教授,作周敦颐祠。除太学录,迁太学博士,添差通判赣州,除太常博士左司谏。此时,宜章寇为乱,攻破外邑,当地百姓皆避兵祸外逃,州中的士绅官行亦闻风逃难,章颖独留城,章颖对知州赵汝谊说:“愿皆死守。”不畏强暴,誓死守御,寇闻有所防备,遂弃城溃逃,寇平,赵知州以功为郎,奏章颖有拒敌守城之功,大有可用。宁宗即位,除侍御史,兼侍讲。言者指为伪学,久之起知衢州、知赣州、知建宁府、知泉州、知四川。从淳熙九年()至嘉定五年(),章颖辅佐孝宗、光宗、宁宗三帝为臣三十年。官至大中大夫、通奉大夫、光禄大夫。在朝人太学,为正禄、为博士。入太常,为博士、为丞。入省,为左同谏。入台,为侍御史。入尚书省,为兵部侍郎、刑部侍郎、吏部侍郎。因文章著称。政事名世,升任礼部尚书、皇子嘉王府直讲、国史院同修撰、修玉牒、集英殿修撰、宝谟阁学士。
章颖践履端直,生平风节,不为穷达所移,虽仕途多艰,清议与之,乡党颂之。朱熹遣书日:世道反复,已足流涕,而握其事者,怒犹未已。然而宗庙有灵,公论未泯,维国之贞,非公,吾所望耶。诰封“新喻开国男”、“建安郡侯”,食邑三百户至一千二百户。妻邹氏封为“淑人”。南宋嘉定五年()四月,致仕归里。嘉定十一年()孟冬卒,享年78岁。赠光禄大夫、奉祀府、邑贤祠,谥文肃公。嘉定十二年已卵,葬于县城西南仁孝乡(今界水乡),三江汇合出口处(亦称三江口)之文笔峰。生六子:琳、璞、瑢、壁、璗、豫。生平著作有《南渡十将传》十卷、《春陵志》十卷、《文肃公奏议》、《诗文集》传世。
章颖的先世来自福建省建安郡浦城县(今南平市浦城县)。北宋后期,章仲(章颖的曾祖父),任临江军节度使推官,致仕后,落籍新喻县城北郊大岭。仲之孙濬,任九江千户军,由大岭迁居喻东之姚圩万全。濬子颖,南宋淳熙年(-),爱其县城东门虎瞰山之胜,遂由万全迁居于此。章颖博学多才,尤其善文,为当时新喻民间很多家族的家谱写过谱序。继章颖之后的明朝梁寅、清朝晏斯盛等,均乐于为家谱作序,既为家族争光,也是致力于弘扬祖国的优秀文化。
据《石头傅氏族谱》载:北岗乡章塘村(傅抱石的故展)的祖先傅钦德,原由清江石头村分居松塘,不数传,又迁居江堎。至傅宣教始迁新喻北岗的湖基,因娶章颖尚书之女,故改其地日“章塘”,这是章塘村名的由来。地名由名人命名的,古已有之。这也说明章颖在当时的社会威望高,深受民间尊敬。
▼
来源:新余市图书馆
作者:章家雄
参考文献:《新余历代名人》
声明:分享而不忘尊重原创,转载《新余图书馆》文章,请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和原文链接。
新余图书馆在哪里?乘车路线路线一:乘路、路、路至体育中心(站)。
路线二:路至文化中心(站)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yushizx.com/xystc/76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