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路上的ldquo钢铁战士rdq

儿童医院白癜风外用药 http://pf.39.net/bdfyy/bdfrczy/140306/4349562.html

手上拎着一个袋子,里面装有一把雨伞、一只笔、一个笔记本。他,就这样往返于村委和贫困户家中,白发已不知不觉爬上双鬓,鞋底也渐渐磨平,最让人记住的是他放光的眼神和精熟的业务,他,就是新钢公司派驻分宜县操场乡上松村第一书记李志平。

专注敬业诠释“工匠精神”

李志平(左一)看望贫困户黄友根妻子,了解生产生活需求。

可以这样说,新钢公司的人身上都自带“工匠精神”。年9月,54岁的李志平将“工匠精神”带到村里,还捎带着一份沉稳、一份执着。

到操场乡上松村工作后,李志平迅速转变角色、投入岗位,到任的一个月时间里,他访遍全村46户贫困户,每户贫困户家庭住址、成员信息、致贫原因、帮扶干部,他都能脱口而出。两年多来,他走访农户逾户次,收集并解决村民的各种困难和诉求余起。黄家儿子今年36岁,至今未婚;刘家今年种植甜瓜12亩,预计收益能达3万余元;陈家女儿今年高考……聊起上松村贫困户,李志平如数家珍,就像是自己的兄弟姐妹一样。

李志平给贫困户张青生家送药。

“‘工匠’出身就是不一样,李书记做起工作来非常认真,白天走村串户了解实情,晚上加班加点整理资料、学习文件,从不知疲惫,不怕困难,老表也都认可他,我们都称他‘钢铁战士’。”上松村党总支书记黄永飞一谈起李志平,就不自觉地竖起大拇指。

因势利导掀起产业发展热潮

上松村韭菜花喜获丰收。

拔穷根,奔小康,还是要靠产业发展。这一点,李志平深谙于心。默默地想,攒劲地干,最终收获的是“三管齐下”的扶贫产业发展格局。

上松村山塘水库较多,且水质较好,适合发展水产养殖。李志平认准就干,他争取新钢公司30万元龙虾养殖资金,运用“党组织+产业基地+合作社+贫困户”的扶贫模式,风风火火发展龙虾养殖,基地每年为村集体经济带来5万元左右的收入,为全村46户名贫困群众每人增加分红收益元。

年,上松村顺利脱贫摘帽,但李志平却“不知足”,在赴外地考察韭菜花产业后,他又拉起架势,争取资金30万元帮助上松村建起了亩韭菜花基地。

“韭菜花在我们这长得可好了,一年四季都有收成,还不愁卖呢。”当地村民说道。为打通市场,李志平靠着挂点单位支持在全市铺开销售网络,现已与人和乡穑诞村蔬菜基地、分宜长春蔬菜种植农业合作社等10余家单位建立购销关系,签订供货协议。近期,上松村韭菜花开始批量上市,第一时间便向签约单位供货,现已售出韭菜花0余斤,预计年利润将达10万元以上。

哪里需要就出现在哪里

图为李志平(右一)在搬运防疫物资。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李志平第一时间加入防控队伍,白天宣传喊话、卡口值守、代购代办,晚上逐户上门发放宣传资料、登记生产生活需求是他工作常态。看到村里防疫物资紧缺,他第一时间争取2万元疫情防控经费和个口罩。在村抗“疫”的一个多月时间里,累计发放宣传资料0余份,劝散聚集群众余起,登记排查车辆余辆,劝返人员人次,帮助群众代办事项余件。他与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用“严”字铸就上松村疫情防控“钢铁防线”。

李志平查看香菇温控大棚建设进展情况。

近期,李志平又在用心谋划村里新产业:“我们联合县扶贫办投资万元,计划在村里韭菜花基地南面建设10个香菇温控大棚,采取‘致富带头人+龙头企业+建档立卡贫困户’合作经营模式,由致富带头人出租金,龙头企业提供技术和菌种,贫困户入股分红,带动贫困户增收致富。这将是我村贫困户增收致富的第三极。”

来源:新余日报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yushizx.com/xystc/7350.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