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余帮扶跌倒干部站起来中国江西网
本报新余讯(记者张武明通讯员王建宏)对新余市渝水区法院员额法官袁某而言,去年受到的一次纪律处分,让他亲身感受到监督执纪的力度,也切身体会到政治关怀的温度。
去年8月,时任渝水区法院罗坊法庭副庭长(主持工作)、员额法官的袁某,因违规接受服务对象宴请,受到党内警告、政务记过处分及行政免职处理。新余市纪委监委没有“一处了之”,而是安排人员主动与袁某谈心,帮助疏导情绪,激励其重振精神、积极作为。经过回访帮扶,一度难受、自卑的袁某放下了思想包袱,带领办案团队全身心投入工作。在受处分后的四个月内,袁某办案团队就完成全年办案量的一半,办结率在全院员额法官中排名第一。
处分不是执行纪律的“终点站”。对因为纪律之弦一时松动而犯错误的“跌倒干部”,要鼓励他们改过自新站起来。为此,新余市在总结对受处分干部开展回访教育工作的基础上,于今年4月出台《关于建立健全受处理人员政治关怀工作机制的实施办法》。《办法》提出,为受处理人员制定有针对性的关心清单,建立结对关心和政治家访制度;受处理人影响期满后,相关部门重点了解其在知错改错、履职尽责、获得表彰荣誉、群众公认等方面情况,对其作出“表现优秀”“表现良好”“表现一般”三个等次的评估结果;对评估结果为“表现优秀”的,由作出处理的机关向受处理人员所在单位积极推荐,如符合有关条件,该使用的大胆使用。
“犯了错误、受了处分,该受什么影响、受多久的影响,应严格依纪依法,绝不搞无原则团结、无规矩迁就。同时,影响期满后,受处理人员与其他人员应一视同仁,享有同等政治待遇,不能因为曾受到处理就打入另册,让受处理人员有干头、有盼头。”新余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
渝水区人大常委会某街道联络处主任简某的经历,就是“跌倒干部”重新站起来的生动例证。简某在担任某镇党委委员、常务副镇长期间,对镇政府违反财经纪律、挪用土地整治项目拆迁补偿款负有主要领导责任,于年受到行政警告处分。在区纪委工作人员的上门帮扶下,简某重新激发干事创业热情,并因工作表现优异,于今年7月被提拔为该区人大常委会某街道联络处主任。
据悉,实施政治关怀制度以来,新余市纪委监委对受处分干部的回访率达到了%,适时、及时肯定他们的成长和进步;对处分期限已满、受处分期间表现优异、回访教育收效良好的,向组织推荐提拔重用。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yushizx.com/xystc/109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