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溪西江古村落漫谈视频图文
新溪西江古村落漫谈视频链接
年4月25日,市政协邹基云副主席率领文史学委同志考察西江村,渝水区政协同志陪同考察。
从年11月16日起,江西新余市广播电视台第三套节目的《仙女湖讲坛》栏目,开始播放末学主讲的《新溪西江古村落漫谈》讲座视频。该讲座每天播放四次,大约是8时、12:40时、19时、23时左右,可能播出两周时间。除了电视收看外,大家也可在手机上安装市电视台《每日新余》手机软件,从《每日新余》中找到“点播”,再找到“仙女湖讲坛”
西江村俯瞰之景 摄影:一君
西江村民居位于渝水区新溪乡政府驻地西南2公里的老头山脚下,处于新溪乡中心地带,又名西洲江,有渝水区“东大门”之称。
据西江《傅氏族谱》记载,明洪武四年(),西江村的创建人傅浚修担任太平府通判。
明代名叫太平府的地方有两处,一个是在安徽当涂,一个是在广西崇左,我估计这里可能是指安徽当涂的太平府。通判多指州府的长官,掌管粮运、家田、水利和诉讼等事项,对州府的长官有监察的责任。又名同判(避讳)。官制始于宋朝时期,明朝期间为各府的副职,为正六品官员,位于正四品的知府和正六品的同知之下。如果说知府、同知相当于书记、市长的话,那么通判相当于今天的常务副市长。
末学画笔下的西江村的创建人傅浚修画像
洪武十八年(年),傅浚修退休后衣锦还乡,见此地地形奇特,呈T字之形,宛如一把太师椅,后有金座椅之称,加上山水奇秀,于是他决定在这里聚族而居,建立村庄。后有李、席、邹、程、邓、彭、宋、陈等姓陆续迁入,由于村庄南部地带丘陵连绵起伏。村西小江流水形成冲积扇,泥土堆积成洲地,因此得名西洲江,后改为西江村。建村至今已有余年历史。
《新余县地名志》关于西洲江(西江村)的记载
西江村全境属河谷平原,农田平展,水源充足。资源禀赋丰厚。良好的地理环境,孕育了耕读传家的文化传统,这里既有清朝末年、民国初年的古建筑群,又有数百年酿造工艺的南风酒,还有亩集中连片的古茶林。
让我们一起来保卫西江古村,传承新余文化
这里的古民居保存得相当完整,一片片老屋都坐落在山坡南面的缓坡上,坐北朝南。古民居房屋建筑呈梯级形。至今保存下来仍有三十八栋民居,其中,保存最为完好的至少有六、七栋之多。西江村民居与新余其他地方民居不一样,有自己的特点。
现在说说西江村民居的外观风貌
房屋正面呈“凹”字形,正面左右为一字形墙体,中间凹下一截,然后是门罩,再下为大门。
从建筑立面外观上看,目前西江村古民居分为两种,第一种民居四面筑有墙体,两侧为封火墙,前后为封护墙,特别是正面筑有厚实的墙体,房屋正面呈“凹”字形,正面左右为一字形墙体,中间凹下一截,然后是门罩,再下为大门。这种砖石大门其门洞宽度小于正面为木板槅扇的大门,门上通常悬挂着一面辟邪用的照妖镜。左、右山面山墙叠落的幅度很小、高度很矮,以达到与正面墙体相谐调的效果。这种四面筑墙的民居时代稍晚,估计是清末民初的建筑,但数量最多,有的两、三栋并排联在一起,展示了其组合的魅力。这种民居在这里占绝大多数。
前后两面为木质槅扇门窗的民居,可惜有的民居两侧改动后加了砖墙。
而第二种民居则是前后两面为木质槅扇门窗,左右两个山面夹有封火墙,这种墙更高,起翘得更厉害,马头形特征更明显,有些还是正宗的五滴水式叠落山墙。这种前后为槅扇门窗的民居,它们的大门大于第一种四面为筑墙民居的大门。这种民居时代更早,但在这里只留下很少的几栋建筑。
村中老井
现在谈谈西江村民居的屋面形式
如果再从房子屋面形式来看,第二种前后为槅扇门窗、左右山面夹有封火墙的民居,它屋面只有双坡人字顶的形式。
而第一种四面筑墙的民居,其屋面形式更为丰富多彩,根据进深的不同约有三类形式。
西江村俯瞰之景 摄影:一君
第一类的屋面,为两个留有天井的同等大小的方形屋盖相联,每个屋盖皆是四面单坡,由边墙向中心的天井倾斜,构成四水归堂之势!这类屋顶都是斜坡形式,并且坡面斜向院内。
晴雨两宜,四时皆景,下雨时节,雨水自屋檐滴落在地面形成汇流环绕的格局,四方之财如同天上之水,源源不断地流入院墙,府内既是藏蓄之所,也是财禄象征,因此被称为“四水归堂”。在这一围一合之间,一庭一堂之内,四水归堂营造的中式院落,藏尽了千秋万象,带给我们绵延至今的独特美学。
四水归堂屋面示意图
从地面仰观四水归堂的天井
“四水归堂”示意图(可参照理解西江的同式建筑空间处理)
第二类的屋面,前面的屋盖为四水归堂的四面单坡,天井设在正中间,后面的屋盖则为三面单坡,后面设有紧靠后墙的天井,后墙上端向中间延伸的部分没有屋盖。
第三类的屋面,也是两个同等大小的方形框架,但屋盖打破两个框架,以相连之处为屋脊,呈双坡之顶,每个框架各有一坡面,前后封护墙上端没有屋盖,前后皆设有为天井,天井皆连接着封护墙。
现在说说西江村民居的建筑构架
从建筑构架上看,西江村民居大多是抬梁式与穿斗式相结合的构架,中跨为抬梁式,以扩大空间;两个山面为穿斗式,以节约木料,并增加山面的抗风能力。
西江村民居的天井与天花
这里的建筑同样出于扩大空间的目的,采用了始创于明代的卷棚天花和垂莲柱,轻快美观,简洁素雅。垂莲柱分布在进深短、面阔宽的横扁形天井四角。
这里的天花在空间层次分布上错落有致,有的民居天花分为三层,最下一层是靠近天井进深方向的天花,再上一层是靠近天井面阔方向的天花,这两层天花皆是井口天花。然后通过轩顶(卷棚顶)过渡到中堂的天花。
这是西江村介绍文章,收录于末学作为副主编参与编撰的《凝固的乐意——新余古建筑实录》(6年2月江西科技出版社出版)
有的民居从天井四周,经轩顶到中堂的天花层次却逐层降低,与前一种民居的天花相反,在轩顶与中堂天花之间又设置了四块呈矩形的狭长的天花。天花图案分栏而设,用棂条拼成了十字嵌方、套方纹、宫式纹、八角嵌圆纹。
本人自费出版的《新余旅游文化研究》由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于年11月出版,其中收录了关于西江村的介绍。
狭长天花向中堂天花降落衔接处,形成了一个立面的楼厢,其立面的花板采用了套方纹漏雕图案。有的民居也在天井与中堂的天花之间设有楼厢,楼厢正面也设置了许多分栏的花栏,每栏图案不一,有方格海棠纹、宫式纹。前者方格为底纹,中间嵌海棠结子。
而在楼厢底层悬空的枋板的不同位置,采用剔地雕法雕有奔鹿纹和吉祥花纹的扇面形开光图案。有的花板以壁柱分为三栏,中间是棂条拼成的方格纹,方格纹的中间嵌一个海棠结子,左右两栏为井口字纹。有的楼厢花板图案为方格纹和套方纹,从楼厢横梁上垂下一绳,绳端系有灯架,为堂内夜晚放灯照明之用。有的楼厢高如阁楼,素面无纹,只是正中用棂条拼成了透空回形窗。
现在说说西江村民居的特色装饰
在西江村民居中,最富特色的装饰是天井后墙砖雕图案和傅氏祠堂的龙形牛腿。
倚墙而建的后天井砖雕“祥光?广歛”四个楷体字
首先,在倚墙而建的后天井中,或是在中厅与厨房相隔的天井之中,有的民居在天井靠壁上布置有美妙的砖雕图案。例如:有的砖雕正中为右起横书的“祥光?广歛”四个楷体字,“?”指高屋,“广歛”指大屋,“祥光?广歛”意思是说祥瑞之光淋浴在高大的屋宇之中。“祥光?广歛”字牌四周饰有砖雕图案框,上框为双凤翔舞图案,即双凤隔着仙桃或桃尖形物展翅盘舞,双凤的凤首背向扭首,俯视着两端。左、右边框中则分别站立着一位头戴展脚幞头、身穿交领官袍的长髯老者,手捧记事备忘的笏板,面带一丝似有似无的微笑。
下框的底部为象征河水的长流水纹样,下框两头各有一尾翘首吐沫的鱼儿,中间偏右处饰有摩竭纹,该纹旧称为“鱼龙变化纹”、“鱼龙纹”,它的头部象龙,长鼻上卷,鼻下两卷须,口大张,獠牙外露,长舌,眼圆睁,眼后螺旋羊角绕一小牛耳,头顶至颈粗状鬃毛,鱼身鱼尾。摩竭纹被认为是河水之精,是中印文化交流时随佛教一起传入中国的,这说明房屋主人或建房人是深受佛教文化影响的。由于天井是采集落水之处,在其靠壁砖雕上布置摩竭纹,也是最恰当不过了,这也反映了西江村民潜意识中对水的崇拜,对生命之本的反思。
西江村傅氏祠堂的龙形牛腿
其次,西江村傅氏祠堂的龙形牛腿也很有特色。傅氏祠堂是西江村现存最古老的建筑,残破不堪,但其天井四周屋檐下的龙形牛腿展示了这所建筑深厚的历史底蕴。所谓牛腿是由代替檐下斗栱的撑栱发展而来的,撑栱毕竟只是一根木条,它和立柱之间总保留着一块三角形的空白,为了加强檐下斜撑的装饰作用,有的用雕花木板填充在三角空白处,并且逐渐地二者连接在一起成为一个完整的构件,于是棍状的斜撑成了三角形块状的构件。为了与撑栱相区别,而把这种三角形块状构件称为牛腿。
圆形开光图案中,雕有如鸟虫书一般的装饰字
还有,西江村民居也会用文字做装饰,虽然使用量不如南安哲山古村多,但很有特色。例如有的西江民居枋板上开光图案中,雕有如鸟虫书一般的装饰字,笔划圆转而有力量,笔划头尾有如意之头。
现在说说西江村民居多姿多彩的大门
西江村民居的大门千姿百态,质地多样,品种丰富。既有石门、砖门,又有木门以及多种材质混合垒砌的大门,还有各种款式、各种雕饰的大门。
有的民居在正屋大门前隔一段距离还设有门楼
有的居居非常讲究环境布局,在正屋大门前隔一段距离还设有门楼,起到扩大进出空间的作用,只可惜后来倒塌了。
大门上端的门罩
有的大门建有门罩,门罩集审美与防雨功能为一体,门罩以阴阳盖瓦形成的屋檐两端升起,象鸟展双翼一样,呈反弓之弧状展开,具有灵动飘逸之感,其檐下以平砖顺砌错缝之法砌有数层青砖。由于屋檐呈弧形翘起,以致中间的砖层薄,两端的砖层厚,砖层之下又以青砖做成三层菱角牙子叠涩,以此叠涩出檐,层层外挑。叠涩之下又以平砖顺砌法砌有三层青砖,其下又用青砖将10个壁柱仿造成了木结构中丁头栱的形状。
木质门额的漏雕图案为扇面形五福捧寿纹开光图案
有的民居门的外框是石制的,门额却是木头的,门额采用了漏雕图案,正中为扇面形五福捧寿纹开光图案,图案中心是圆形的篆书寿字,周围环绕五只蝙蝠。门额两端为卷草纹。介于五福捧寿图案与卷草纹之间,各有一只捣药的玉兔,玉兔都面向中心的五蝠捧寿图案,形成了一个均齐式对称图案。
雕有蔓草太极图纹的石质门楣
有的民居采用了石质门楣,门楣内侧附加了石雕饰件,饰件平面朝下,雕有蔓草太极图纹。
木板门扇上装有木质门钹
门楣上的回形透窗上系挂了姜太公的傩面面具
还有的民居木板门扇上装有木质门钹。它的立面为圆角梯形,该面雕有卷草纹和四瓣朵花的横二方连续纹样,而它的正面(即平面)为圆形,饰有剔地雕加线刻的菊花纹,花纹中间衔有铁质扣环。此外,西江村民居大门门口都附加有厌胜辟邪的装置。例如有的民居在其木门之上的回形透窗上,系挂了姜太公的傩面面具。有的大门门楣上悬有照妖镜。
现在谈谈西江村民居的主要槅扇装饰。
在西江村民居中,雕刻最精美的图案都集中于槅扇之上。从纹饰的内容来看,槅扇装饰可分为三个系列,每个系列的槅扇又包括了许多主题风格相同或相近而其他纹饰稍异的不同槅扇。
首先,说说槅心底纹为夔龙拐子嵌花纹的槅扇系列。
槅心底纹为夔龙拐子嵌花纹的槅扇系列
这类系列槅扇的上绦环板(也叫上夹堂板)为卷草梅瓶纹、瑞禄图等图案,槅心为夔龙拐子嵌花纹。在夔龙拐子纹槅心的中部,有一长方形开光图案,图案由八仙系列和瑞兽系列组成,每两仙装饰一个开光图案,中绦环板(中夹堂板)为刀马人和风景画雕刻以及各种吉祥图案,
多栏的冰梅嵌方纹图案的窗栏板
而中绦环板之下的窗栏板皆是多栏的冰梅嵌方纹图案。该图案是以棂条拼成冰竹纹,棂条上大多附着半朵梅花结子,中间则嵌有长方形,使整个窗栏板有点象灯笼框的做法。这里的冰竹纹是由竹纹演化而来的,用它作为门窗装饰寓意清风亮节,竹报平安。
这类槅扇虽然是同一系列,但图案又稍有差异。例如:有的槅扇上绦环板雕有麒麟与鹿的纹样,麒麟代表祥瑞,以鹿与“禄”的谐音,组合为《瑞禄图》。有的槅扇上绦环板为缠枝瓶花纹样,中间为一插花梅瓶,瓶与“平”同音,象征平安。此外,这类槅扇绦环板上的刀马人雕刻最为奇妙,既结合了戏剧舞台场景及道具,又展现了古代骑战场面,
《长刀战双雄》的刀马人雕刻绦环板
绦环板的《双戟对长枪》的刀马人雕刻
例如有的绦环板饰有《长刀战双雄》的刀马人雕刻;有的绦环板则饰有《双戟对长枪》的刀马人雕刻。
现在谈谈槅心底纹为金钱如意纹的槅扇系列
槅心底纹为金钱如意纹的槅扇系列
双龙拱寿纹绦环板
该系列槅扇的上绦环板为双龙拱寿纹。其中双龙为草龙纹。整个图案仿照经典的双龙戏珠纹而加以变化,表现在龙身与缠枝卷草的合二为一,中间的宝珠也变成了团寿纹,为绝对均齐式的单独纹样。该系列槅扇的槅心为金钱如意纹双排直棂窗,窗的中段横置有一块小花板,花板中间为一个花形结子,花的两边都是缠动有力的卷草纹,透雕的花板也是绝对均齐式的单独纹样。
《麒麟现瑞、福在眼前》绦环板
再看它的绦环板,雕有《麒麟现瑞、福在眼前》之纹,该纹为平衡式单独纹样。雕刻画面中的麒麟与蝙蝠相向而动,麒麟位于绦环板中间偏左之处,它的前面有一条云气,与之相对的是右面的蝙蝠,蝙蝠展翅向左飞动,前面有一条弯曲起伏的如意带,带子上穿了两枚铜钱,在这块绦环板的右上角的左下角,分别有一座云气下的小山和树边的小山石,加上麒麟与蝙蝠的合理摆放,使得绦环板整体上呈现出一个平衡式的布局。
现在说说槅心底纹为金钱如意嵌花形结子的槅扇系列
槅心底纹为金钱如意嵌花形结子的槅扇系列
这个系列的槅扇,它的上绦环板都是均齐式单独纹样,为卷草纹或龙花拐子纹。它的槅心为直棂窗,窗的中段横置一块小花板,花板为缠枝花卉纹或披柳纹,花板上下各有金钱如意嵌花形结子直棂窗。槅心的上、下两排直棂窗中心部位有一个不大的圆形开光花形结子,其他部位分布着许多更小的花形结子,犹如满天星斗。这些花形结子嵌在两根相邻的棂条之间,相邻的两排花形结子都隔棂错开,使得略显呆滞的直棂窗变得生动起来,又使得花形结子间既有对称之美,又有层次的变化。
《祥麟威凤》绦环板图案
该系列中的一种绦环板图案——《祥麟威凤》将艺术之美与文化之意完美结合,它的雕刻画面左边,有一只麒麟张口迈步向前,右面则有一个威风凛凛的凤凰,振翅腾尾,左足独立,右腿弯向腹部,麟与凤所朝方向一致,表现了画面的和谐与动感。
现在谈谈西江村民居中的其他槅扇、花罩装饰
在西江村民居中,其他不成系列的槅扇、花罩装饰也很多,也展现了它们独特的风姿。
绦环板雕刻《麟吐玉书、欢天喜地》图案
例如绦环板雕刻《麟吐玉书、欢天喜地》图案。该绦环板右边一个麒麟,口吐玉书,喻好运降临;左边一只獾,与麒麟相向而视表示欢乐到来。
绦环板雕刻《麒麟献瑞,喜上眉梢》
又如绦环板雕刻《麒麟献瑞,喜上眉梢》,在雕刻画面中,右侧为麒麟玉壁,麒麟头扭向右边,看着右上方的玉壁,寓意祥瑞;左侧为一只回首向左的喜鹊站在开有三朵梅花的梅树上,三朵梅花紧紧簇拥在一起,呈现倒梯形结构。整个画面寓意取喜鹊的第一个字“喜”,取其意而用之,梅梢与眉梢同音而取其意,人逢喜事精神爽,喻喜事到就笑逐颜开。
末学亲笔撰稿的《新溪西江古村落》介绍文章,收录于末学作为副主编参与编撰的《新余文物与考古》(年11月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这里其他种类的槅扇也很多。例如有的民居在次要房屋上采用了一马三箭窗的形式。一马三箭窗是直棂窗的一种,西江村民居的一马三箭窗不同于标准的一马三箭窗,它融入了自己的创造,除了在直棂上、下部位各横置三根棂条外,它在纵列直棂高度的中段位置增加了五根横置的棂条。此外,还有棂条拼成的拐子龙纹嵌花形结子的槅心以及套方嵌花纹槅心。
另外,西江村民居室内装修也很不错,在厅堂与厢房的门道之上往往使用几腿罩的形式。特别是它的中厅,这是民居中的重要位置,中厅中间的两扇中门一般不开,遇有重大、隆重的活动才开,所以一般又在中门两侧各开一个小边门,作为平时穿行的重要出入之口,这一带的装饰也是非常重要的,
冰竹嵌梅捧瓶纹几腿罩
有的民居在中厅两侧边门上设置了冰竹嵌梅捧瓶纹几腿罩,这种几腿罩中间为扇形开光结子,结子中间立有一花瓶,开光图案两边皆是棂条拼成的冰竹嵌梅花结子的图案。用冰竹梅作为纹饰有着独特的文化意向,冰竹寓意冰清玉洁、高风亮节!梅花,是中国的四君子之一,本就是用来比喻圣人的品德的事物意象,由于梅花傲雪而放,在高冷孤寒中灿烂而坚强,具有孤芳清逸、凌霜斗雪的气质,所以被用来形容傲骨之人。进而代表了传统中国人的品德追求。
双凤回首相顾纹几腿罩
还有一种几腿罩是双凤回首相顾纹几腿罩。凤鸟位于两侧,回首向中间相望,有顾盼之情。凤鸟是古代传说中的百鸟之王。雄的叫“凤”,雌的叫“凰”,总称为凤凰,它是中国文化的图腾之一,而且它是楚文化的重要象征,它空灵清雅,飘逸高绝!常用来象征祥瑞,凤凰齐飞,是吉祥和谐的象征。
最后说说西江村的新溪南风酒
新溪自古酒文化发达,很多村庄都会酿造南风酒,新溪南风酒因酿酒季节刮"南风"而得名,久而久之,便形成了当地独特的农家白酒。南风酒浓烈、甘香、爽口而有余香,别有韵味,其香闻之清雅、饮后浓郁、回香独特,其味入口醇甜绵柔、味感绵长。被称为"新溪茅台南风酒"。无论是送礼,还是招待亲朋好友,抑或是制作保健药酒,南风酒都是非常好的选择。
原料入桶
蒸桶密封
相传新溪南风酒有六七百年的历史,现而今整个新溪乡懂得南风酒酿造技术的师傅不足十人。每年五月底六月初,是新溪百姓酿造南风酒的黄金季节。但最具特色,酿酒历史最长,酿酒师傅技术精湛的还数西江古村。
南风酒是以稻谷为原料,以纯种小曲或传统酒药为糖化发酵剂,经培菌糖化,在缸中发酵后,再经蒸馏而成的酒,采用的是古老传统制酒工艺。酿制南风酒流程十分繁琐,从准备到酿制要6个月的时间。南风酒酿制过程如下:
柴火蒸酿
将头一年12月酿制米酒中的酒取出,剩下酒糟封缸保存至5月份,严格按比例投料把好各道工序,一百斤糯米配6斤谷壳(酒曲),用酒曲发酵1至2个星期,等到刮南风后进行蒸馏;
蒸酿前,把酒缸、酒瓮、饭甑等蒸酒器具洗净晒干,选上好的谷壳,将留存好的酒糟按比例倒入谷壳,及时搅拌均匀;
将拌好的酒糟与谷壳倒入饭甑中进行蒸馏,盖上甑盖,放入竹漏,并用棉布把桶的四周边沿塞严实,以防蒸汽泄露,再放入两根水管,保持活水循环一进一出;
出酒
品酒
20分钟后放入酒坛盛酒。酿酒期间不能随意打开盖子看,否则会大大影响酒的口感。大约40分钟后,饭甑中特制的小口就会流出清澈的美酒了。
南风酒具有闻之清雅、入口醇甜浓郁、饮后醇香绵柔、口感独特等特点,尤其是前40分钟出的头酒,特别醇香浓厚、味道清甜且好喝不上头。能品尝这头酒的人一定是视为最尊贵的客人。俗话说,好酒不怕巷子深。新溪南风酒以其传统制酒酿造独特工艺,以其酒味醇正、口感清香、回味绵柔等特质,不仅在当地广受欢迎,而且在云南等地打开了市场,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新余市政协文史资料第19辑《非遗图典:新余文化密码》关于南风酒非遗技艺的记载(年9月由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清香浓郁的新溪茅台——南风酒,让人品出的不仅是那份清香,更是当地百姓的勤劳朴实和热情好客。现如今,规模酒企雄霸酒品市场,农家自酿的美酒变得越来越少。但欣慰的是,新溪南风酒酿造技艺于年列入《新余市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新溪有美酒,酿在南风天。新溪这缸古老的、生态的和醇香的南风老酒一定会代代相传、香溢四方
作者介绍:
聂朋,字智影,博客、论坛昵称为虚空夜点头或虚空粉碎。这是一个被认为对文化和艺术颇有感觉的心灵独立之人;一个永远在路上的思索者。既是一个体制外的画者,又是一位业余摄影人。大学毕业后,先是在博物馆工作二十年。在此期间,先是调入市委党校从事历史教学,返回博物馆工作后一度借用到江口风景区(仙女湖前身)开发办负责宣传工作,后又到政协文史委工作十余年,曾任文博系列副研究馆员、副馆长,现为江西新余市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副主任,兼任省旅游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省作协会员、市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副会长、市政协常委、新余学院客座教授。长期从事文史、古建筑、古代服饰、历史名人及传统文化的探讨或研究,兼及旅游调研、风景策划、景点命名、景区评估及文史资料工作,擅长影视评论及文化散文的撰写。曾以副主编的身份参与《凝固的乐章——新余古建筑实录》、《新余历代名人》、《新余古今人物》、《新余文物与考古》、《古今联赋话新余》、《非遗图典——新余文化密码》等新余政协文史资料专辑的编撰工作,并自费出版《新余旅游文化研究》一书。近年又热心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普及与宣讲工作。曾在南昌师范学院、江西工程学院、新余学院机械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等单位宣讲《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在新余电视台旅游文化频道《仙女湖讲坛》录播了20余集关于新余历史文化的讲座。在新余明德书院讲授《中国历代服饰图样解析》和《禅宗文化漫谈》,受到广泛好评。对历史和文化特别是传统文化有独特的见解,对旅游开发有自己的主张。由于多年的沉淀积累、现今的有感而发甚至是刹那的灵光一现,都将会在“虚空夜点头”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yushizx.com/xysms/75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