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墓志铭揭开新余尘封的历史
了解新余古代地方官,除了参阅州县志外,各种古籍著作及文物也是重要的补充资料,其中存世或出土的墓志铭作为勒刻在石碑、存放于墓中的个人历史档案,具有非常独特的参考价值。《大唐故文林郎新喻县丞胡府君墓志铭》(藏石于洛阳千唐志斋,高、宽各44厘米,共19行,字)为我们掀开了些许历史的尘封。墓主是唐初新喻县丞胡俨,他的事迹不见于旧县志中,其他古籍中也暂未见相关记载。
上一篇文章: 新余有趣主题餐厅大搜罗总有一间适合你 下一篇文章: 新余华瑞圣欧顿酒店欢迎您
《大唐故文林郎新喻县丞胡府君墓志铭》
胡俨(公元-年),字长威,安定临泾(今属甘肃省镇原县)人。安定胡氏是中国古代著名的门阀世族,自两汉至唐代八百余年显达不坠,有“天下胡氏出安定”的说法。胡俨的曾祖姑母是宣武灵皇后胡氏(北魏宣武帝的妃子,孝明帝生母),曾临朝听政,执掌朝事,以后父胡国珍为首的胡氏家族,皆尽享荣华富贵。后来家族逐渐衰微,但仍以门阀世族数代为官。胡俨的曾祖胡邕是北魏的南青州刺史,祖父胡永历任东莱、东平、雁门三郡太守,父亲胡质在隋时曾任燕州司户参军、巴郡司功书佐等官,入唐后任北澧州司法参军。
胡俨的曾祖姑母是宣武灵皇后胡氏,北魏政坛一位很著名的女性
胡俨自小气宇不凡,好读诗书,不逾礼法。长成后“以孝廉举授登仕郎”,取得任官资格,这与他的祖辈以门阀世族身份任官,有了很大的区别。随即在唐高祖武德五年(公元年)以文林郎的职衔被朝廷选任为袁州新喻县丞。
其时,李唐江山刚刚稳固,朝廷政治总体清明,百姓摆脱了战乱之苦,负担也减轻了不少。胡俨虽然只是县丞,但作为县令的副手,承担着非常重要的职责。
古籍上的新余县衙
他在新喻县的任官事迹,墓志铭是这样描述的:“毗赞一同,政敷百里,惠风嘉咏,远肃迩安”。他襄赞县令,认真处理县政,推行政务,方圆百里内的新喻县民得其惠政,纷纷称颂,百姓安居乐业。胡俨在新喻居官整整十年,却在唐太宗贞观五年(公元年)六月在卒于任上,得年四十六岁。次年九月安葬于河南邙山。
胡俨的墓志铭传递了两个重要信息,即新喻县名比旧县志所载的唐天宝元年(公元年)至少早了多年,胡俨比旧县志所记的最早地方官杜臻早了多年,这大大丰富了新余历史文化的内容。编辑:陈广宇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yushizx.com/xysly/6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