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余古今人物介绍之一习凿齿

新余历史名人介绍

习凿齿(-年,另说-年、-年),字彦威,号半山,东晋著名史学家、文学家。襄阳(今湖北襄阳)人,因秦苻坚之乱,举家南迁,避居万载书堂山,再徙新余白梅村,定居于此。

习凿齿曾被权臣桓温辟为从事、西曹主簿,因反对桓温的篡逆图谋,旋降为户曹参军,后任荥阳太守,最后解组归里巷。曾力邀著名高僧释道安到襄阳弘法。亦在我国佛学史上产生一定影响。其晚年经历存在争议,一说曾被苻坚征召,于长安会面,后仍回襄阳;襄阳为晋室收复后,习凿齿被征以国史职事,未就而卒。另说习凿齿因不屈于苻坚逼用,为避杀身之祸而隐遁江西新余白梅。

习凿齿精通玄学、佛学、史学。主要著作有《汉晋春秋》、《襄阳耆旧记》、《逸人高士传》、《习凿齿集》等,其中《汉晋春秋》是影响深远的史学名著。

人物生平

交游桓温

习凿齿,家族殷富兴旺。世代为乡里豪绅。习凿齿年轻时就颇有志气,博学多闻,以文章著称。荆州刺史桓温召为从事,江夏相袁乔十分器重他。

永和二年左右,桓温升迁习凿齿为西曹主簿,关系亲密,待遇优厚。此后,习凿齿多次升迁担任别驾。桓温出兵征战,习凿齿有时行军有时留守,所任职务,常常处在机要之位,任职理事颇有功绩,擅长写书信论议,桓温十分器重信任他。当时著名的清谈文章之士韩伯、伏滔等皆与习凿齿交情深厚。后来习凿齿奉桓温之命出使至京师,时任丞相司马昱(即后来的简文帝)也十分敬重他。返回荆州后,桓温问:“丞相会稽王是怎样的人?”习凿齿答道:“生平所未见。”这与桓温旨意大为不合。习凿齿因此被降职为户曹参军。

荥阳太守

永和十二年(年),桓温收复荥阳。当初,习凿齿与两位舅舅罗崇、罗友皆为州从事。及至习凿齿迁职为别驾,其职位在二位舅舅之上,习凿齿多次为舅舅向桓温陈请升职。桓温到后来被习凿齿激怒后,便提拔他的两位舅舅相继为襄阳都督,却任命习凿齿为荥阳太守。

兴宁元年(年),荥阳又被前燕攻占。习凿齿至迟在此前应已离职,返回襄阳。桓温之弟桓秘也颇有才气,素来与习凿齿相好。习凿齿免去郡守之职后返回襄阳,给桓秘写信。信中追思诸葛亮、庞统、邓攸、等古人的风采,并与桓秘共勉道:“此一时彼一时也,怎知今日之才不如从前,百年以后,我与足下不会被后人视为平庸的刘景升吧!”

与习凿齿相关著作

史学成就

尊汉正统:明朝榜眼张春说:“(习凿齿)作《汉晋春秋》五十四卷,谓晋虽受魏禅而必以承汉为正,此乃千古纲常之大论也。”《四库总目提要》则总结三国正统之争,说:“其书(《三国志》)以魏为正统,至习凿齿作《汉晋春秋》,始立异议。

考证孔明:习凿齿对诸葛亮深怀敬仰之情。他曾专程去襄阳城西的隆中凭吊过孔明故宅,并撰写了《诸葛武侯宅铭》,其中记载了孔明旧居的情景。此外,在《汉晋春秋》中,习凿齿收入了《后出师表》,因此对后来考证《后出师表》的真伪,提供了有力的佐证。

历史评价

桓温:然徒三十年看儒书,不如一诣习主簿。

刘义庆等《世说新语》:①习凿齿史才不常。②于病中犹作《汉晋春秋》,品评卓逸。

刘知几:至习鉴齿,乃申以死葛走达之说,抽戈犯跸之言。历代厚诬,一朝如雪。考斯人之书事,盖近古之遗直欤?

轶事典故

桓温有野心异志。将蜀地一位通晓天文术数的占星人请来,夜里握住他的手询问国家命运气数的长短。桓温对占星人的回答不满意,过了一天,送给星人绢一匹,钱五千文。占星人便急忙找到习凿齿,请他帮忙料理后事。习凿齿问其缘故,占星人说:“桓公赐绢一匹,是让小人自缢,给钱五千,是置办棺材之费。”习凿齿说:“足下差一点因误会而死!足下曾听说过干知星宿有不杀之义吗?桓公这是用丝绢跟足下开个玩笑,赐钱是供路途费用。这是让足下离开回乡而已。”星人大喜,第二天天一亮就去辞别桓温。桓温询问离去的本意,星人以习凿齿之言作答。桓温笑道:“习凿齿担心足下因误解而死,足下倒是因误解而得生。然而这真是三十年白读儒书,不如一问习主簿。”

扫码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yushizx.com/xysxw/616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