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女文化,新余一座宝贵的文化金矿

在新余,有关神仙的神话传说至少有年以上的历史,早在东晋时期,文学家干宝就在他的《搜神记》中留下了“毛衣女”的篇章,记述了“豫章新喻县(今江西省新余市)男子”和“田中毛衣女”人仙相恋、喜结良缘的美丽故事。

豫章新喻县男子,见田中有六七女,皆衣毛衣,不知是鸟。匍匐往,得其一女所解毛衣,取藏之。即往就诸鸟,诸鸟各飞走。一鸟独不得去。男子取以为妇,生三女。其母后使女问父,知衣在积稻下。得之,衣而飞去。后复以迎三女,女亦得飞去。

从此以后,在新余这方热土上,民间流传、谱谍方志记载的神仙故事、仙女传说丰富多彩。其中,最为精彩的有:观音娘娘下凡八百桥村(在今渝水区良山镇)溪水里浣洗衣服的传说;隋朝新余道士陈大素和四川道士罗太冲,经何仙娥指点,在虎瞰山(在今城南市二中一带)南二十里浮田山熬煮白石炼丹,食服成仙,白日飞升的传说;严嵩孩提时代在洪阳洞(在今仙女湖景区)受银狐仙女启蒙指教的传说……

按照唯物主义的观点,世界上是没有神仙的。但是,唯物史观认为,以神话传说为载体的神仙文化是客观存在的,而且是人类文化和哲学思想的重要源头。在那“天地混沌,宇宙洪荒”的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天智”未开,只能用上帝、神仙、鬼怪来解释大自然中千变万化的现象,来理解天、地、人三者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因此,这种“认知共识”就形成了人类文化来源之一的神仙文化。

新余是全国乃至世界东方“仙女下凡传说”重要的发祥地。民俗文化大家钟敬文指出,《搜神记》中的“毛衣女”不但在文献时代观上占着极早的位置,从故事的情节看来,也是最原型的,至少是较近原型的。日本学者君岛久子甚至认为,“毛衣女”故事的发生地,不仅是中国此类故事的故乡,也是东方此类故事的发祥地。发韧于“豫章新喻”的仙女文化,经过千百年来的传承、生发,成为了神仙文化的重要内容,培育和积淀了精邃的思想内涵。

在封建社会里,人们向往《礼记·礼运》所描绘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大同盛世,追求自由、平等、民主、正义、友爱,向往没有压迫、剥削、税赋、盗窃、战争,没有天灾人祸、生老病死的“桃花源”。在无处寻觅的情况下,先人们就期盼出现“有长年之光景,日月不夜之山川。宝盖层台,四时明媚”的“仙境”。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封建礼教扼杀了多少怨男痴女的真情实爱。“豫章新喻县男子”大胆甚至有些“野蛮”地追求和表白自己的爱情,具有反叛精神的毛衣仙女,违抗“天条”下凡,勇敢接受“新喻县男子”赤热而真诚的爱情。人与仙女相恋的故事,宣示了“新喻人”追求真正爱情的强烈心愿。这种敢爱敢为的男子汉风采“是对男欢女爱的情爱生活的世俗意义和情感意义的认同与肯定”。

“仙女湖七夕情人节”成为仙女文化的一大亮点品牌。

处于封建社会最底层的“新喻县男子”怀着改变命运的强烈愿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赢得了天仙女的爱情,有了幸福美满的家庭;天仙女由于自我的抗争,从九重天宫来到凡尘人世,拥有了自由和真情。故事印证了“世间的每一个个体生命都可以通过自我修炼得道”的至理,鼓动人们打破世俗的观念和传统,选择“具有个体独立自主意识的生活方式”,通过自我追求,自我修炼,自我奋斗,实现心灵之净化,心态之精进,思想之升华,境界之提高,功德之圆满,从而彻底改变自己和家人的命运。

“女性孕育生命、哺育生命,赋予这个世界连绵的生命体”。女性的美丽、优雅、抒情、浪漫、诗意的气质,和美、和平、和顺、和睦、和谐的情趣,淳朴、善良、慈爱、温存、包容的情感,“不是为了自己快乐”,“始终是围绕着美和家园”的牺牲精神,是人类依恋女性的根源。仙女下凡和人仙相恋的故事形象地揭示了这种根源,歌颂了女性的崇高与伟大。

仙女文化之中还蕴含着“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春秋时期,人们认识到“天即自然,天道即自然规律”,孔子讲“天人”,孟子强调“天人合一”,荀子希望“制天命以用之”。“新喻县男子”窃取羽毛衣使天仙女留在人间,是“制天命以用之”;向毛衣女表白爱慕之情,赢得天仙女的芳心,产下了爱情的“结晶”,是“天人合一”的典范。

仙女文化的产生和传承,寄托着先辈们的“自由梦”、“爱情梦”、“幸福梦”,体现了先人们最深层的精神追求。正是这样美好的梦想与追求,驱动着世世代代的新余先民在钤山袁水之间披荆斩棘,辛勤耕耘,顽强生息,抒写了新余辉煌的文明史,给后人创造了山青水秀、富庶殷实、文化昌兴、人丁兴旺的美好家园,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在举国共筑“中国梦”的今天,仙女文化中精华的素养,仍然具有积极的意义。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改革开放如火如荼,仙女湖风景资源的开发利用应运而生。随着仙女湖风景名胜区的建设,仙女文化在新余的发扬光大迎来了历史上最鼎兴、最辉煌的时期。承载仙女文化的仙女湖,成为全国仙女文化诠释、物化最早、最大的平台之一,开了江西湖泊旅游的先河,揭开了新余具有经济意义的旅游业的大幕。一时间,仙女文化成为了新余文化的独特现象,研究、开发、利用、传播仙女文化成为风尚潮流,将仙女文化融注经济和社会活动之中,成为全市民众的共识和自觉。以仙女湖为龙头的旅游业、休闲度假业风生水起,蓬勃发展;仙女湖成了行政区域、街道社区、工商企业、宾馆饭店、商场超市之名称;以仙女湖和仙女文化为商标的服装、刺绣、食品、禽蛋、水果、食油、酒水、家具、日常用品等,应有尽有;以仙女和仙女文化为题材的影视、诗词、散文、小说、歌曲、摄影、雕塑、书画、动漫等文艺作品,百花争艳,姹紫嫣红。《牛郎织女特种邮票》在新余的首发,大型电视连续剧《仙女湖》年春节期间在央视一、八频道黄金时段的集中播放,林南《仙女是外星人吗?仙女传说溯原》的出版发行,代表了国内仙女文化研究利用的最新境界,抢占了国内仙女文化开发建设的领先地位,也为新余增添了知名度、美誉度和亲和力。

美丽的仙女湖,吸引着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仙女文化是祖先留给新余人民的优秀传统文化。我们在响应党的十八大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号召、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文化强市的努力中,要不忘本来,开辟未来。对这座宝贵的文化“金矿”,要善于继承,推陈出新。深入挖掘利用、认真汲取其思想精华和时代价值,“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使之成为涵养新余精神风貌的源泉之一;充分研究开发其特色资源,发展文化产业,培育文化经济。

得名于“毛衣女”的故事,展示仙女文化内涵的仙女湖,应率先垂范,带头坚守对仙女文化的自信和自觉,围绕“神仙文化”、“情爱文化”、“女性文化”,整合、改造、提升现有景点景致,开发融观光型、参与型、体验型和教化型为一体的、在区域乃至全国无以替代的“旅游吸引物”,晋级换代,培育以休闲、度假为主打的旅游产品,打造多层次、大众化、区域性的旅游目的地。“神仙文化”、“情爱文化”、“女性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有博大精深的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从国内景区和旅游市场上看,似乎尚未有人把控这个制高点。

建设人间仙境般的城市,是“仙女下凡地”构建宜居宜生、人寿年丰、安居乐业人居环境的追求。顺应自然,坚持“绿色、低炭、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践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原则,恢复和保护好“五山一湖两河”的生态,使钤渝大地“金壶盛不死之酒,琉璃藏延寿之丹”;光大“新喻县男子”的精神,“制天命以用之”,向太阳和风力索取能源,建设世界级风能、光伏等新能源科研、生产、使用的重要基地;建设“精美特新”森林城市、生态园林城市,使新余处处青山绿水,四季鸟语花香,长见蓝天白云,“桃树花芳,千年一谢。云英珍结,万载圆成”;以人为本,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提高公民思想素质,培育城市人文情怀,提升居民幸福指数。

加大申报力度,争取将“毛衣女的传说”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名录,列入国家民俗文化界认定的“仙女下凡发源地”;组织动员更多更高层次的艺术家、文艺工作者发掘仙女文化的特质,创作出更多像电视剧《仙女湖》那样具有较高的艺术感染力,在全国产生强大影响的各类文艺作品;积极引导和鼓励夏绣、夏布书画等源自新余本土的新型艺术品种以及前景广阔的动漫、瓷绘、网络文学、网络新媒体、包装装璜、广告策划、产品型态设计等创意产业与仙女文化的联姻,让文化特色转化为文化品牌,让文化艺术转化为文化经济;加强对以仙女文化为品牌的食品、日用品、工艺品、纪念品等商业产品的研发、生产、推介、营销的支持、指导力度,鼓励生产经营企业以不同方式联手开拓,抱团发展,使其快速做大、做强、做优雅;鼓励更多的企业产品注册有仙女文化内涵的商标。

微新余







































白癜风吃什么药好得快
白癜风初期的图片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yushizx.com/xysxw/1087.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