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驱动引领新余文化产业高速发展
创新驱动是文化产业发展的灵魂。作为工业城市的新余,在推进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始终坚持创新驱动,不断实现创新突破,通过强化政策引导扶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等措施,文化产业呈现高速发展的良好局面,产业规模迅速壮大,发展后劲显著增强,为经济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发挥了重要作用。
产业增幅全省第一“三上”企业迅速壮大
经济进入新常态后,增速下行压力加大,但我市文化产业实体经济依然保持高速发展。年全市文化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6.90亿元,同比增长22.17%,增幅居全省第一,实现增加值24亿元,占GDP比重2.67%;年全市文化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1亿元,同比增长49.49%,增幅居全省第一;年1-7月份,据初步统计,全市文化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9.05亿元,同比增长22.31%,实现增加值16.2亿元,占GDP比重3.7%。从近几年数据发展来看,我市文化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速明显高于GDP增速3-6倍,文化产业发展进入提速发展快车道。
在产业发展高速增长的同时,我市“三上”文化企业也成长迅速,逐渐充当了行业主力军的作用。年,全市“三上”(规模以上制造业、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规模以上服务业)文化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只有34.14亿元,占全部文化产业比重为47.9%;年,“三上”文化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增加到47.51亿元,占全部文化产业比重为54.67%;年,我市“三上”文化企业达到32家,其主营业务收入达到了80.95亿元,占全部文化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近三分之二,比重达62.3%,比上年增长70.39%,高于文化产业平均增速20.9个百分点。
传统行业稳步推进新兴业态异军突起
近年来,我市充分利用传统文化产业的优势资源和产业基础,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助推工业经济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年,文化用品的生产、工艺美术品的生产、文化产品的辅助生产等传统文化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合计为84.44亿元,同比增长22.78%,占全部文化产业比重65%。新兴文化业态快速发展,年,文化信息传输服务、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动漫网游、数字出版等新兴业态高速增长,同比增长53.1%,高于全市平均增幅4个百分点。今年上半年,据不完全统计,我市多媒体、网络文学、网络广播影视、数字出版、动漫游戏等新兴文化业态更是成长迅速,同比增长56.7%,远高于文化产业平均增速30个百分点以上。初步形成了传统产业发展升级、新兴文化产业加快发展的格局。
在新兴文化业态快速发展的同时,我市文化产业与科技的融合度也进一步提升。年,我市70余家文化制造业企业中,有研发和创意设计服务活动的企业仅为13家,占文化制造业的比重仅为18.5%;年,增加到了27家,占文化制造业的比重上升为38.57%,且主要集中在照相及器材制造业、工艺美术制造业、电子设备制造等传统文化企业,表明我市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广度深度大大提升。
产业招商捷报频传项目建设风生水起
近年来,我市紧紧依托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赣港经贸合作活动、赣台经贸洽谈会、中国(江西)国际麻纺博会、江西分宜(泉州市)文化产业招商推介会、江西渝水(北京)文化产业专题招商会等专题招商,组织开展新余(长沙)、(上海)等一系列“走出去、引进来”对外文化交流等活动,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如:新余庆泉工艺品有限公司,去年12月前往福建泉州招商,今年5月建成投产,年底主营业务收入有望突破万元以上;还有江西尚韵设计彩印包装、新余宝丰包装、新余市福鑫包装、新余永盛包装、新余东方环球影城、新余3D打印项目、仙女湖欢乐大世界等一批文化企业和项目相继开工、建成投产。据招商统计,今年1-7月份,全市文化产业实际进资53.04亿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66.30%,同比增幅7.76%,新引进签约文化产业项目31个,总投资40.84亿元,实际进资9.99亿元,在谈文化产业项目26个。
在大力抓好文化产业招商的同时,我市更加注重文化企业重点项目帮扶和文化资源保护。如:“夏布绣特色文化创意设计与产业化推广”示范项目入选首批国家级特色文化产业重点项目;民间绣活(夏布绣)成功申报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江西瀚皇典影视动漫公司获中央文化产业专项扶持项目及国家科技部专项扶持项目。罗坊红色文化资源保护项目,原中央苏区保护项目,介桥、防里、黄坑古村落文化旅游项目,分宜天幕国际影城项目等获得中央省级各类资金累计多万元。年7月,成功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将获重大项目扶持。江西星漫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被文化部、财政部等部委认定为国家级动漫企业等。
“七仙女”文化享誉四海事业产业相得益彰
年,我市积极对接中国文联民间文艺家协会,通过邀请专家来余论证考察、授课指导、组织撰写申报材料、拍摄电视专题片等形式,成功摘得了“中国七仙女传说之乡”这一“国字号”文化金字招牌,为仙女湖旅游产业注入文化血脉。年,为进一步放大“七仙女文化”的品牌效应,我市又成功举办了中国(新余)七仙女文化高峰论坛,邀请来自国内外60多名知名专家学者齐聚新余,共同探讨毛衣女下凡传说对世界爱情文化发展的重要影响。“中国七仙女传说之乡”的授牌以及中国(新余)七仙女文化高峰论坛举办,大大提升了仙女湖在全国乃至世界的美誉度,促进了仙女文化与旅游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爆热了仙女湖文化旅游市场。
与此同时,我市加大了文化精品战略的实施力度,组织开展以中国梦为主题的文艺创作,推出了一批精品力作。据不完全统计,近2年,我市共有余篇文艺作品获得省级以上奖励,其中获国家级奖项的70多件。如:少儿舞蹈《箱子里的梦》等5部作品荣获中国文联舞蹈家协会举办的第八届全国“小荷风采”大赛金奖和银奖;动画电视连续剧《天工开物——开心岛》获国家优秀动画片一等奖和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雕刻《和平之春》、夏布绣《墨荷》荣获中国文联举办的第九中国民间艺术博览会精品奖;歌曲《责任》获“放飞中国梦、相聚在北京”全国大型音乐展演金奖;微电影《传递爱》荣获亚洲微电影金海棠好作品奖,微电影《家长会》成为全国“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筑中国梦”原创网络视听节目优秀作品;微电影《葡萄熟了》获第三届华东六省一市微电影大赛一等奖等;草玄、犀利哥等一批网络文学作家创作或改编的《武动乾坤》《魅影逍遥》《诸天至尊》等作品点击过亿,销售收入突破万元;新引进的文化企业——江西源尚传媒有限公司,正抓紧拍摄大型留守儿童系列剧《期盼的眼睛》等。文化作品的繁荣,奠定了“文化作品”向“文化产品”转变的基础,为促进演艺业、书画业、影视业等文化业态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中秋福利来了!点击阅读原文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yushizx.com/xysxs/7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