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新余油茶产业发展形成新格局
近年来,为提升林业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加快实施油茶富民工程,新余市将油茶产业列为增收致富绿色产业,因地制宜,造管并举,给予政策、资金、技术多方扶持。
一是出台油茶产业发展规划。将油茶作为打基础、管长远、惠民生、促进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产业。先后出台《新余市20万亩油茶基地建设规划》《新余市高产油茶等七大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规划》《关于进一步加快油茶产业发展的意见》《油茶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等规划和文件,从地形、土壤等方面条件出发对全市油茶产业进行科学规划。将渝水区东、北片区划为油茶主栽区,并在水北镇琴山村统一规划万亩高产油茶示范基地,政府在基础设施、土地流转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引导产业集聚,提升产业发展的规模化、专业化水平。目前该市东、北面的几个乡镇油茶面积已达5万亩。
二是加大财政补助力度。财政预算列支补贴,统筹林业项目资金,市、县两级财政分别建立了油茶产业发展专项基金扶持油茶产业发展。目前,对新造油茶林市级补助元/亩,县级也按照一定比例给予配套补助。近年来,市财政配套补助资金多万元,累计争取国家、省油茶产业发展补助资金多万元,并争取金融信贷支持,缓解企业、贫困户的资金压力。
三是开展良种繁育与推广。利用亚林中心的优势,为高产油茶发展提供科技支撑,选育了适应性强、稳定性好、产量高、抗病虫害强的18个优良无性系作为良种,长林系列油茶苗在全国高产油茶种植区栽培使用,74%的种苗来自我市。
四是探索油茶栽培管理技术新模式。开展“新余人才日”活动,组织专业技术人才深入油茶种植基地现场,向油茶种植户传授环割技术原理、环割时间、环割位置、技术要领等。在全市重点建设10个油茶标准示范园,抽调20名队员组建了油茶整形修剪技术服务队,邀请省油茶专家对服务队队员进行了油茶整形修剪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强化培训。
五是大力开展科技帮扶。近年来,市、县林业部门举办油茶栽培技术培训班和送科技下乡活动30余次、培训种植户和林农多人次,开通了电话(网络)咨询、免费发放科技图册和油茶农事月安排等相关资料2万余份,抽调38位专业技术人员对接29家林业企业,指导油茶种植企业和农户开展点对点帮扶。
六是强化油茶育苗工作。规范种苗产销,严格良种使用,保证发展优质种苗。仅年,该市渝水区民生高产油茶苗木繁育基地、分宜县诚信油茶良种培育有限公司等11家省级油茶良种育苗单位共生产苗木.66万株,面积.47亩,培育长林4、40、53、3、18号等无性系品系,为我市油茶产业发展提供了优质种苗保障。
七是完善产业体系建设。凝聚油茶产业发展合力,政府、协会、企业、林农各司其职,采取“企业+基地+农户”“企业+合作社+农户”“公司+村集体+基地”等方式,引导林农参与油茶产业种植。目前,市油茶产业协会现有会员余人,涵盖种苗、栽培、加工、科研、管理五方面。通过推广“长林系列”品种培育和栽培,扩大发展油茶的种苗、栽培、加工、销售等整个油茶产业链。赣岭茶油开发有限公司投资0万元,自主研发了首条油茶果加工生产线,该生产线含油茶果分选、茶籽壳初选、立体螺旋烘干、多层回转烘干、循环加热炉等全套油茶果加工设备,每小时可加工鲜茶果30吨。公司现有茶油食用油系列、茶油化妆品系列等4大系列20多个品种,赣岭茶油公司的“原香茶油”荣获年农交会参展产品金奖。
目前,新余市有油茶林面积40万亩,其中高产油茶林面积19.5万亩,有省级油茶重点企业3个、面积0亩以上的油茶企业4个、面积亩以上的油茶经济合作组织(基地、林场、合作社)20个、面积亩以上的油茶种植户71个;建设市级油茶栽培标准示范园10个。年产油茶籽1.14万吨、茶油0.24万吨,油茶产业产值11.1亿元,初步形成了油茶种植、生产、精深加工一体化产业。
精彩推荐权威发布新华指数8月上半月全国油茶籽精炼油(压榨一级)价格指数小幅上涨广寄生首期清理工作准备验收,红花油茶森林公园首期工程将立项新茶油与老茶油的区别
信息内容来源于网络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宣传中国油茶,并不代表我们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转载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
合作请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yushizx.com/xysxs/65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