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迁难看新余这个街道办怎么巧打感情牌h
1月2日晚上11点55分,对渝水区袁河街道办棚户区改造工作来说,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经过连续三个晚上持续做工作,夏家管理处严某在搬迁补偿协议上签上自己的名字,这标志着袁河街道办“征迁清零”行动迈进了一大步。现在严某和别人聊起棚改时,他一直喜笑颜开,可谁知,他竟是整整扛了多天才签订搬迁协议的“最牛钉子户”。
截至目前,袁河街道办7个村小组拆迁户户,已完成丈量户,已签协议户,已拆迁户,其中4个村庄已全部完成。
▲严氏夫妻在晚上11点55分签订协议
棚户区改造
顺民意得民心
严家拆迁户严某,之前对政策不理解,有抵触情绪,甚至把政府告至法庭。每次干部上门做工作时,严氏夫妻的情绪都很激动,扬言要当“钉子户”。棚改工作人员上了几十次门,苦口婆心地讲政策、讲大局,可依然不为所动。
“群众有群众的诉求,我们不全力解决,今后群众怎么会信任我们?”一边是刚性的政策规定,一边是群众觉得利益受损,如何两全其美?棚改项目总指挥周海勇不等不靠,积极想办法。当了解到严某妻子刘某的侄子陈海宾就职于罗坊镇,周海勇积极联系陈海宾。从此,陈海宾几乎每天带领着棚改干部一直走动姑姑家,成了严家的常客。严某的90多岁母亲在房子拆迁后,难找到房子租。工作人员跟老人聊天,把老人当做自己的亲人,给老人找了住所,帮老人搬家,最终用真心诚意感动了老人,也感动了严氏拆迁户,最终签下了协议。
▲严某上诉状及撤回上诉状
由民做主
攻克拆迁难题
棚改工作开展以来,快速推进,既离不开工作人员的付出,更离不开棚改家属的配合与支持。年皮划艇奥运冠军杨文军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例子。杨文军的岳父刘某是袁河街道办望城管理处盆塘村村民,老两口大半辈子都居住在这里,当工作人员入户测量时,老人故土难离,对政策不理解,有点抵触情绪。棚改工作人员了解到其女婿是奥运冠军杨文军后,多次联系他本人,讲解征拆迁政策。在了解到棚改惠民政策后,杨文军多次从南昌到新余与棚改工作领导小组成员上门做思想工作,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在长达半个多月不间断思想攻坚下,最终做通岳父的思想工作。在签约的当天,奥运冠军杨文军还从南昌带一家老小到新余,陪岳父一起签协议。岳父刘某感慨地说道“我是被你们的工作态度、工作热情以及工作的责任心而感动,你们持之以恒的做我工作,为我想办法,从不发火,听我牢骚,你们辛苦啦”。
▲奥运冠军杨文军到棚改项目工作室了解政策及岳父签订协议
以人为本
让拆迁充满人情味儿
拆迁是一项民心工程,以人为本是关键。“不能就拆迁而拆迁,要高度重视百姓的合理诉求,尽可能化解历史遗留问题,绝不能再造成新矛盾。”周海勇说道。每份协议的背后意味着一份信任与无声的嘱托,更意味着一份责任。袁河街道办棚改项目部一直秉承在棚改居民房屋搬迁时推出一项温馨服务的理念,免费为被征收户拍一张旧居照片,留作纪念。
年10月,袁河街道办第一次在盆塘村推出此项服务,棚改项目部工作人员在项目部大门上贴出了一张告示,上写:“如有住户要与旧居留念合照,请到项目部登记。”得知有免费与旧居合影的机会,申请免费拍照的被征收户不少。为了保留被征收户与旧居的记忆,工作组特别联系了相关人员,为他们提供免费拍照服务,与老房子合影,与左邻右舍合影。得知棚改项目部提供合影服务,村民陆陆续续的来到旧居合影。“有了这张照片就有了纪念,以后也可以给翻出来看看。”刘大伯说道。现在,陆陆续续还有拆迁户来到棚改项目部登记拍照。
1
2
3
4
▲棚改项目部工作人员提供村民与旧居合影温馨服务
“越努力越幸运”,这是袁河街道办棚改项目部干部口中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很多征迁户下班晚,我们就在他家门口等,不分昼夜也要把工作做好,啃难啃的“硬骨头”,做有温度的征迁人。”棚改项目部总指挥周海勇说道。
▲棚改项目部工作人员工作日常
棚改项目自启动以来,袁河街道办事处紧扣棚改惠民生的主题,明确责任、强化措施、狠抓落实,扎实推进棚改项目建设。从一户到一村,逐一击破,从“点上突破”到“面上开花”,取得阶段性成效。棚改工作人员守在一线,勇于担当、攻坚克难,秉持爱心服务、细心宣讲、耐心答疑、真心考虑的服务理念,用“四心”换取棚改群众的放心和开心,深深感化了每一户拆迁群众,用真心和汗水换来了群众的支持和配合。他们用沾满泥土的双脚行走在为民的路上,用自己的双手为老旧房居民推开幸福的大门。
来源:渝水区袁河街道办事处供稿:陈思云编辑:唐齐王莉值班编辑:谢丹投稿邮箱:xinyuapp.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yushizx.com/xysxs/57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