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长沙南昌合肥郑州太原这几个

武汉、长沙、南昌、合肥、郑州、太原是我国中部六省省会,中部地区连接长三角、珠三角、长江中游城市群等经济城市圈,经济地位重要,是中国经济版图中的“腰板”。

年4月5日,《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由国务院批复实施。这是《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00年)》出台后,国家批复的首个跨区域城市群规划。长江中游城市群正式定位为中国经济发展新增长极、中西部新型城镇化先行区、内陆开放合作示范区和“两型”社会建设引领区。随着规划的尘埃落定,长江中游城市群也将迎来“龙腰起舞”时代。

格局初定

武汉、长沙、南昌中心城市地位确立

长江中游城市群承东启西、连南接北,是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全方位深化改革和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点区域,在我国区域发展格局中将占有重要地位。未来,长江中游的“龙腰”地位进一步提升。

长江中游城市群格局

长江中游城市群横跨鄂、湘、赣三省,武汉、长沙、南昌作为省会城市,已经发展成为区域核心城市,三城市以不足1/10的面积,占据长江中游城市群超1/3的经济总量、近1/5的人口和/3的高校人才,未来也将成为城市群的中心城市。

强核阶段

三大中心城市成为各自都市圈的领头羊

年武汉、长沙、南昌在各自都市圈GDP占比

年长江中游城市群各市常住人口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数据来源:CREIS中指数据,   

郑州是河南省省会,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我国中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

南昌市是江西省省会,长江中游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长沙是湖南省省会,长江中游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武汉市是湖北省省会,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我国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科教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

太原市暂未相关批复文件,但国务院年批复的太原市城市总体规划可以作为参考:太原是山西省省会,是以能源、重化工为主的工业基地,华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

从以上可以看出,武汉是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其定位不言而喻,而且武汉是副省级城市。其次是郑州,被赋予“重要的中心城市”职责,合肥、南昌、长沙三者相近,都是区域(长三角、长江中游)中心城市。太原有待国务院进一步批复。

3、比房价:,武汉排名第一,南昌排名第四

南昌和其他兄弟省会城市比起来,各省会城市的房价都是处在怎样的水平?

在上述省会城市房价的排名中,目前房价最高的是武汉,南昌位居第四。

4、比人口增长:郑州增速最快

人力资本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投入要素之一,借鉴先前的研究,我们还是用小学生人数作为人口增长的指标。

中部省会城市小学生人数增减(单位:万人)

中部六省省会小学生人口增长最快的是郑州,其次是长沙。令人吃惊的是,南昌、太原居然是负增长。从数据可以发现,郑州、长沙、武汉人口增长较为明显,合肥涨幅较小,而太原人口微跌,南昌出现了人口流失现象。

5、比资金增长:合肥夺冠、太原垫底

以“金融机构存款余额”作为城市发展资金方面的衡量指标,反映了一个城市对资金的吸引力。

中部省会城市“金融机构存款余额”(单位:亿元)

从数据分析可看出,人口竞争力最差的南昌和太原,在资金竞争力上也是表现最弱。长沙在人口与资金竞争力都表现较为强势。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小学生人数”与“资金总量”有一定的正相关。

房价对比:

在中部的五个省会城市哪个城市的经济总量最大?

哪个城市的居民收入最高?

哪个城市的房价最便宜?

哪个城市买房最容易呢?

是不是收入最高买房就最容易呢?

作为中部崛起战略的五个省份的省会城市,在全国高房价的浪潮中这五个城市的房价又如何呢?

1、房价一直在变动,合肥异军突起!根据最新的房价,从南到北五个省会城市的房价分别是:长沙元/平、南昌元/平、武汉元/平、合肥元/平、郑州元/平。

从7月份房价上看:

1、合肥房价最高;

、长沙房价最低;

3、合肥房价居然比长沙房价贵了5元/平,房价几乎是长沙的两倍。

那么是不是长沙房价一直这么低呢?还是仅仅是七月份房价,原因可能是超低大盘入市的缘故,就像贵州的花果园那样,成交量能占城市成交量的40%以上。

、中部五省会城市10年房价大PK

为了找出中部五省会城市房价差异的原因,整理了过去十年五个城市的房价。

请看下表:

十年前,几个城市房价差别不大,尤其是合肥、郑州、长沙都在三千多,那么几个城市房价是在何时拉开距离的呢?

看看柱状图更能清楚反映出距离在哪年拉开的?

下面是五个城市的房价变动折线图:

图中可以看出:

1、长沙房价一直比较平稳的上涨,但是涨幅不大;

、南昌房价在十年前是处于五个城市第二位的,在年下跌比较严重,年开始上涨,至年达到最高点,而今年还没有年高;

3、武汉的房价在年处于低位,同样都在年出现价格下跌;

4、只有合肥在年出现上涨。

在这十年中,武汉除了今年被合肥超越之外,其余年份一直排在第一位,而郑州的房价在五个城市中除去年外排名第三,仅仅是合肥的位次在发生变化。

去年郑州房价一举超越武汉成为第一,而今年则是合肥超越郑州成为第一,同时因为今年武汉房价涨幅在全国排名突出,武汉房价今年排名第二。

3、中部五省会城市GDP大PK合肥房价上涨那么迅速,是不是和合肥的经济有关呢?而长沙经济是不是不行呢?

一比较经济发展,发现房价和经济发展没有关系——

不同城市房价差异巨大,那么是不是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很大呢?

下图是十年五城GDP变化:

从上图不难看出:

1、五个城市经济总量差别巨大;

、武汉的经济总量一直都是南昌的二倍多;

3、合肥的经济总量和武汉比,差距虽然在缩小,但是之间还是有巨大差异的。

下图是柱状图更能反应出五个城市的差距:

合肥由几年前和南昌差不多的GDP,从年开始逐步和南昌拉开差距,长沙和武汉之间的差距也在拉大。

郑州与武汉的差距也是在年拉开的,并且距离越来越大。

从上图可以看出:

1、在经济危机的那几年,除了长沙之外,几个城市的GDP都在下滑,长沙由于有两大企业——三一重工与中联重科,两家都是生产建筑及路桥设备的,政府推出的四万亿计划,主要投向基础设施,所以长沙没有出现经济下滑趋势。

、在年,武汉一举超越长沙,经济总量从此站上第一的位置。

如果按照经济总量来说应该武汉房价第一、长沙第二、郑州第三、合肥第四、南昌第五。然而现实是合肥居然排名第一,而长沙房价最低。是不是长沙政府有钱而百姓没有钱哪?而合肥则是政府钱虽不多,但是老百姓收入水平高哪?

4、中部五省会城市居民人均收入大PK

下面我们看看五个城市居民人均收入,一看居民人均收入,瞬间目瞪口呆:

看点:

1、十年了,长沙的居民收入一直排在第一;

、合肥的经济收入水平虽然在前些年排最后,最近超越了郑州与南昌,但是差别不大呀,一年还不足一千元;

3、长沙不但是经济总量比较牛气,居民人均收入也是不错的,排名第一,然后房价却不争气,排在最后。

下图是更能够反应五个城市城镇居民人均收入的柱状图,在这里我们清楚地看到,长沙的人均收入在这十年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并且差距越来越大。

从下图可以看出郑州的人均收入01年名次开始发生变化,到现在郑州的名次一直排在最后。

从上述分析中我们不难看出,其实一个城市的房价和这个城市的经济总量及人均收入水平没有关系。那么是不是和这个城市及这个省份的总人口有关呢?

5、中部五省会城市规模大PK我们下面试图比较五个城市的人口、省域人口、城市流入人口及建成区面积。

我们看到其实房价真的和这个城市的城市人口没有关系,长沙的城市人口和合肥差不多,但是房价比合肥低了一大截,而郑州要比合肥人口及城市面积都大,但是房价都没有合肥高。武汉也是同样的,所以城市人口与城市建成区面积并不会天然影响城市的房价。

6、中部五省会城市房屋成交面积大PK

那么房价是不是和这个城市每年的房屋成交面积有关呢?

成交量也不天然反应在房价上。

我们看到其实在五个城市中,合肥的成交量并不是最高的,但是房价却在上涨中。比如长沙,在年曾经拿下全国成交量第一,但是长沙房价一直很低,低到可怕的地步。

7、结语从这上面其实不能反应出各个城市房价缘何差异那么大缘故。纯粹的统计学资料并不能反应出房价高低的原因。

不过现实却是:长沙的经济总量一直不错,虽然这两年被武汉超越,但是长沙的人均收入水平在中部五省会城市中一直排名第一,而长沙的房价却是最低的,所以仅从这个角度上看生活在长沙是最幸福的。收入房价比最高了。

而合肥这些年随着逐步融入长江三角洲经济带,被长江三角洲城市辐射带动,有了不小的发展,但是总体而言,和长沙、武汉、郑州还是没有办法比的。无论是经济总量,人均收入都有一定差距,但是由于从去年开始的房价疯涨导致其房价在五个城市中排名第一,所以今后几年合肥的幸福指数降低是显而易见的。

那么比较长沙与合肥,对于处于中位的郑州来说相对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中部8个省会城市:谁在崛起,谁在衰落

根据正统的定义,山西、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是中国的“中部省份”。由于河南、河北以及山、陕历来并称,所以此次拉进来一起考察。

所以,本文探讨的是郑州、石家庄、太原、西安、武汉、南昌、长沙、合肥一个8个省会城市的发展状况。

人口竞争力

注:表中单位均为“万人”。

从小学生人数上看,郑州的总人口最多,其次是石家庄、西安。但官方的常住人口数字,竟然是郑州第三、石家庄第一、武汉第二。可见,郑州的实际人口要比官方数字高出不少,石家庄也应该如此。

人口增速上看,郑州遥遥领先其他7个城市;其次是长沙,5年间增长小学生人数了3%;石家庄和武汉并列第三,都是15%。

南昌人口竞争力最差,小学生人数在5年里竟然减少了7%,而这期间全国因为计划生育的影响,小学生人数只减少了.5%。其实南昌市区的人口肯定是增长的,减少的主要是郊县。

太原的人口增速也比较差,5年只有3%。合肥因为在年8月参与了瓜分巢湖,所以使用的是年底数据跟年做比较。西安5年增长10%,作为一个省会城市只能算是刚刚及格。

资金竞争力

下面看一下8个城市从年末到年末,其金融机构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以下简称“资金总量”)的变动情况,表中单位是万亿。

从上表可以看出,8个省会城市里,吸金能力最强的是武汉,年末资金总量位居第一,其次是西安、郑州、长沙、合肥。从总量上看,最弱的是南昌、石家庄和太原。

河北是中国GDP位置前六名的省份,全省汇聚的资金总量在年末的时候位居8省第一,但石家庄的资金总量只排到8个省会的第七名,说明石家庄是个弱省会城市。

从过去5年资金总量的变动情况看,合肥位居第一,增长了%;郑州位居第二,增长了%;南昌位居第三,增长了10%;西安位居第四,增长了%。这四个城市都跑赢了全国平均水平91%,其他四个城市在增速上略逊一筹。

省内竞争力

考察一个省会城市汇聚资源的能力,可以看两个指标:一是省会城市GDP占全省的比例,二是“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占全省的比例。

注:表内单位均为万亿元,数据为年的。

从上面表格可以看出,西安和武汉是最强势的两个省会城市,西安汇聚了全省55%的资金,创造了全省3%的GDP;武汉吸纳了全省47%的资金,创造了全省37%的GDP。

石家庄是最弱的省会城市,只吸纳了全省0%的资金,创造了18%的GDP。石家庄弱的原因很简单:河北省包围着京津两大直辖市,石家庄只能辐射河北南部,河北的中部和北部主要跟着北京或者天津混。

太原是个很特殊的城市,它一方面在汇聚资金能力上很强,另一方面在创造GDP上能力很弱。其实原因也很简单,都是因为煤炭。山西经济主要靠煤炭,而产煤大市多在山西北部,创造了山西主要的GDP。但企业和富人们的钱,还是喜欢放在省会城市,消费、调度起来方便。

结论

1、八大城市里,未来最有发展前途的首推武汉。武汉资金增速一般,人口增速尚可,但占位比较好,位于京广线和长江交汇处,可以看做是中国的坐标原点。汇聚资金量位居8城第一,整合省会资源能力也基本上位居第一。

、武汉最大的竞争对手是郑州,郑州位于京广线和陇海线交汇处,在铁路版图上地位高于武汉。目前郑州汇聚的资金总量在8城里居第三,增速第二;郑州人口竞争力强大,过去5年小学生人数增长了30%,是中国三大三小6个人口增长中心之一。郑州背靠河南这个人口、经济大省,未来有较大上升空间。

3、合肥是今年的明星城市,房价快速上涨,丝毫不亚于苏州、南京。究其原因,是因为汇聚的资金增长非常快,居8城市之首。人口最近三年增速也不错,未来仍然可以看好。弱点是经济总量和资金总量仍然偏弱。

4、西安在8大城市里汇聚资金量居第二,增速居第三;人口增速尚可;在省内整合资源的能力比较强。因此,未来西安的发展也可以看好。

5、长沙人口竞争力位居第二,但汇聚资金能力有显著欠缺,过去5年明显跑输大市,从位居8个城市第二沦落到了第四,这可以解释为什么长沙房价涨幅不高。长沙在省内竞争力仅次于武汉、西安。长沙也可以长期看好。

6、南昌在过去5年得了财气,输了人气,未来发展有待观察。

7、石家庄背靠经济大省,人口竞争力不错,资金竞争力偏弱。长期看,作为中国最弱的省会城市,这种局面很难改观,但由于靠近京津,发展前景也用不着担忧。

8、太原正处于经济转型期,人口和资金增长都不理想。GDP在年只有亿元,在8个城市里也是最少的。太原的弱势,在短期内很难改变。

郑州市官方发文:中部六大省会大PK从三产比重看经济潜力

年上半年中部省会城市经济增长动力比较

上半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内外部经济环境和不断加大的经济下行压力,郑州市不断深化供给侧改革,加快发展新兴产业,三次产业结构为.1:46.5:51.4,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五成,达到51.4%,产业结构调整实现新突破,投资结构、消费结构也在改善提升。

但是上半年郑州市经济运行中也存在着经济增长快速下行、工业经济增长乏力、行业发展不均衡等突出矛盾和问题,在当前经济新旧动能转换、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依然面临着较大的下行压力。

本文从产业发展的角度,对郑州市与其他中部省会城市的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和拉动力进行对比,分析各城市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以期找出差距,保持郑州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

一、中部六省会城市的GDP构成及动力比较

(一)GDP总量比较。

年上半年,中部六省会城市共实现国内生产总值.7亿元。郑州市以亿元的GDP总量规模居第三位,占中部六省会城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8.7%;居第一位的为武汉市,上半年GDP完成.9亿元,占中部六省会城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8.3%,高于郑州市9.6个百分点;居第二位的为长沙市,上半年GDP完成亿元,占中部六省会城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高于郑州市3.9个百分点;合肥以.5亿元的GDP总量居第四位,占中部六省会城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3.6%,低于郑州5.1个百分点;居第5和第6位的分别是南昌、太原,GDP总量分别为.9亿元和.亿元,占中部六省会城市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9.6%和7.1%,分别低于郑州9.1、11.6个百分点。

(二)GDP产业构成比较。

从上半年六省会城市的GDP产业构成看,长沙、合肥、南昌的产业结构呈现“二、三、一”型的结构特征,第二产业的比重均超过了50%;武汉、郑州、太原的产业结构为“三、二、一”型,第三产业在经济总量中占据主导地位,第三产业比重也均超过50%,第三产业在其经济发展中的处于主导和优势地位,特别是太原的第三产业比重达到了67.4%。

(三)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比较。

从三次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看,除合肥、南昌的二产贡献率超过三产外,其余中部省会城市的三产贡献率均超过二产,其中郑州达到70%,太原达到67.4%,长沙为55.9%,武汉无具体数据,但从其三次产业构成及增长情况判断,其三产贡献率一定是远超二产。

从第二产业对GDP增长的拉动力看,郑州市第二产业拉动GDP增长.个百分点,长沙拉动4个百分点,合肥拉动4.9个百分点,南昌拉动4.6个百分点,太原拉动.7个百分点,郑州市第二产业的拉动力相对较弱。

从第三产业对GDP增长的拉动力看,郑州市第三产业拉动GDP增长5.个百分点,长沙拉动5.个百分点,合肥拉动4.4个百分点,南昌拉动4.3个百分点,太原拉动5.6个百分点,郑州市第三产业的拉动力仅低于太原和长沙持平(不含武汉)

二、中部六省会城市增长动力分析

按照三次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我们把各城市划分为:

(一)二产强驱动型:二产贡献率超过60%;

(二)三产驱动趋强型:三产贡献率超过60%;

(三)三产驱动趋强型:三产贡献率超过50%或接近50%,三产贡献率大于二产;(四)双驱动型:二产三产贡献率和拉动力相对均衡,具体如下:

郑州市:上半年第三产业增长10.6%,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70%,为三产强驱动型城市;

武汉市:上半年第三产业增长10%,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虽无具体数据,但初步判断贡献率也应超过60%,为三产强驱动型城市;

长沙市:上半年第三产业增长11.6%,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55.9%,为三产驱动趋强型城市;

合肥市:上半年第二产业增长和第三产业的贡献率分别为5.4%和46.6%,拉动GDP增长分别为4.9和4.4个百分点,二三产业发展相对均衡,为双驱动型经济。

南昌市:上半年第二产业增长和第三产业的贡献率分别为51.4%和47.5%,拉动GDP增长分别为4.6和4.3个百分点,二三产业发展相对均衡,为双驱动型经济,但二产的作用强于三产。

太原市:上半年第三产业增长8.6%,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67.4%,为三产强驱动型城市。

从以上判断可以看出:郑州和武汉、太原属于三产强驱动型,三产的贡献占绝对优势,长沙属三产驱动趋强型,合肥和南昌二三产业发展相对均衡,为双驱动型经济。

从以上比较可以看出,年中部六省会城市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都有加强,除合肥南昌外,其他城市第三产业对GDP增长的拉动力都超过了5个百分点,拉动力最大和最小的差距为1.3个百分点;而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六城市间差距较大,最高的合肥拉动4.9个百分点,最低的郑州,拉动.个百分点,差距为.7个百分点,由此可见,郑州与其他省会城市的GDP增速差距主要在二产。

城市规模

我们下面试图比较五个城市的人口、省域人口、城市流入人口及建成区面积。

我们看到其实房价真的和这个城市的城市人口没有关系,长沙的城市人口和合肥差不多,但是房价比合肥低了一大截,而郑州要比合肥人口及城市面积都大,但是房价都没有合肥高。武汉也是同样的,所以城市人口与城市建成区面积并不会天然影响城市的房价。

五、结论

以上分析可见,太原的发展中部省会城市垫底,山西作为煤炭大省,近几年煤炭企业面临转型,其发展形势严峻,希望太原的经济转型成功。武汉作为中部的中心城市,其发展基础良好,发展速度中上,呈现出良好的势头,而且武汉作为科教中心(两所,7所11)和交通枢纽,发展前景广阔。

郑州、长沙、合肥发展比较迅猛:郑州体量大,发展速度也很可观;长沙作为“星城”,连续被评为最具幸福感城市,发展令人期待;合肥虽然基础相对薄弱,但发展势头很好。南昌的发展基础薄弱,增长速度中下,期待南昌有好的发展。

郑州发展比较迅猛,人口众多,省内的凝聚力强,经济基数体量大,城市变化日新月异,又占据着交通枢纽的地位,发展速度很可观。

综合来说,以上城市武汉目前发展前景最好。但是综合其他几方面考虑,近年来借助高铁发展,长沙,郑州,南昌,合肥几个城市也发展后劲十足。整体来看,长江中游城市群尚处于核心城市吸聚周边资源的发展阶段,武汉无论在经济规模、人口流入,还是在产业、交通规划发展上都较长沙、南昌更具优势,未来也将承担起长江中游城市群崛起的重任。

网罗国内展会动态,

打造中国会展行业第一品牌。

——国内会展(PRCEXPO)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爱心捐助
白癜风康复标准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yushizx.com/xysxs/2583.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