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女湖区非遗节目精彩亮相新余市首届民俗文
6月11日下午,主题为“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振兴传统工艺”的新余市首届民俗文化节在市文化馆文化广场开幕。仙女湖区充分利用辖区民间特色文化资源,精心组织传统舞蹈观巢推车灯、传统音乐观巢十样景、传统美术昌坊剪纸等省、市级非遗项目参加节庆展演展示,为市民朋友送上了一份丰厚的“传统文化大礼包”。
下面,就来瞧一瞧活动现场吧!
仙女湖代表队威武!瞧我们火爆的活动现场~~节目一:观巢推车灯先由2人抬出“茶花”置于场上
接着4个花女手提花篮舞步上场,歌舞一番
正当热闹之时,挑花人快步登场,做一番身段表演后,向远处招呼观众此时,2部“彩车”踏着“釆花”舞步上场,众人以“茶花”为中心转动,动作整齐,舞姿优美,男唱女和,女唱男和,民间小调,委婉动听,情趣横生。全舞“出灯”、“花灯进门”、“双采茶”、“十个月领春”、“十个月釆茶”五个环节,真真切切地反映了民俗民风,为老百姓喜闻乐见。
节目二:观巢十样景“十样景”即由小鼓、大锣、唢呐、铛铛、大?、小?、笛子、高胡、二胡、板十种乐器合奏场景。演奏时,小鼓手(左六)先敲板,再敲鼓,循环敲打一次发出“夹咚夹咚”声后,锣、铛、?、笛、胡、唢呐等全部跟上,锣鼓铿锵,笛胡和鸣,唢呐扬声,铃?点缀,那优美的旋律、抑扬的节奏、飞扬的激情,让人由衷感慨传统文化的魅力。“十样景”始于明末清初,曾盛极一时,一度成为了结婚、乔迁等喜事的必演节目,也曾在全省农民艺术节和全球旅游小姐形象大使冠军总决赛文艺汇演中大放异彩,年被列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节目三:昌坊剪纸昌坊剪纸非遗传承人昌新保现场展示剪纸艺术《龙马精神》《金猴送福》昌坊剪纸艺术始于南宋末年,每逢过年过节,人们把它当作纳福求安,避瘟驱邪,崇尚神灵的“压胜物”。随着现代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的不断改变,昌坊村民又把剪纸当作表达生活和情趣的手段,以喜庆祥和、幸福美满、事事顺畅为题材的剪纸作品成为人们的精神寄托,用来表达美好的追求和愿望,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年,昌坊村荣膺新余市“剪纸艺术村”称号;年,昌坊剪纸被列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yushizx.com/xysxs/1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