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余党建颐养之家工作经验入选第二批

全国白癜风十佳医院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mbbdf_zx/k2k5je2/

近日,第二批全国农村公共服务典型案例发布仪式在北京举行,我市“党建+颐养之家”工作经验成功入选,是江西省唯一入选的案例。

近年来,新余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主动应对人口老龄化趋势,以党建为引领,在农村全面推行“党建+颐养之家”,为农村留守老人、独居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等服务,让老人在家门口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这一农村养老新模式,解决了留守老人的生活困难,实现了农村党建和民生工作的双丰收,打造“党得民心、老人舒心、子女放心”的“三心”幸福工程。截至目前,全市个行政村建成个颐养之家,入家老人名,实现了所有行政村和有需求老人全覆盖。

党建引领是关键一招

年12月,市委明确提出“但凡有需求的行政村,建设颐养之家,完善养老服务保障”目标,将颐养之家建设列入年重点民生工程,印发《关于在全市农村推行“党建+颐养之家”工作的指导意见》,形成市县指导、乡镇领导、村级主导的工作推进模式。

市委主要领导亲自审定颐养之家建设有关规定,市四套班子领导带头挂点,县(区)、乡镇、村三级党组织书记全力推进。并明确由组织部门牵头,多部门共同参与颐养之家建设。

村“两委”主抓是致胜之法

充分发挥村“两委”主导作用,广泛汲取基层的智慧和力量,激发村“两委”四两拨千斤的内生动力。

着力打造强政治、强能力、强管理、强自律、强素质的“五强”村支书队伍,对“五强”村支书给予政治关爱,畅通晋升渠道,不断提升村支书工作能力,充分调动村支书工作积极性,确保“颐养之家”有人抓。

按照项目化管理、标准化建设、一体化推进、社会化运作、惠民化目标,推动颐养之家从有形化建设向无形化管理转变。项目化管理即像抓工程项目一样抓颐养之家建设,倒排工期、责任到人。标准化建设即统一场所标准、设施标准、用餐标准、管理标准和收费标准。一体化推进即发挥小市好统筹优势,推行颐养之家、晓康诊所、幸福书屋、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四位一体”建设。社会化运作即不过分依赖政府,或交给市场,或调动社会力量。惠民化目标即把老人和子女满意作为检验颐养之家成效的最根本标尺。

严控成本是头等大事

把颐养之家定位为普惠性养老,注重实用性,不搞“高大上”。千方百计降低运行成本,让基层承受得起,老人负担得起。

采取“政府补助、村级配套、社会捐助、老人自缴、自我发展”模式,每个行政村一次性投入10万元,由市、县(区)、乡三级按4:4:2分担建设经费;按每人每月元标准,老人自交元,市、县(区)两级财政各补贴50元,乡、村两级50元。目前全市共筹集颐养之家建设和运行资金1.1亿余元,其中财政资金余万元,社会捐助余万元。

尽可能降低建“家”成本,如将闲置场所改建为颐养之家。据统计,全市颐养之家有38%为集体闲置房,13%为无偿捐赠房,49%为租用闲置民房。尽力减少生活开支,米、面、油等大宗生活品由市级层面定点配送;颐养之家建有“小菜园”,入家老人就近种菜,自产自用;鼓励老人自治,节省管理开支。

广泛参与是重要补充

引导党员干部、志愿者、群团、商会、乡贤等共同参与颐养之家,有钱出钱、有物出物、有力出力。

党员干部带头。出台《全面提升“党建+颐养之家”工作十条》《全市挂点联系“党建+颐养之家”工作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明确各级机关、事业单位挂点联系一个村,倡导市县乡村四级干部到颐养之家走访慰问,营造全社会尊老爱老氛围。

志愿服务参与。全市有32.4万人注册志愿者,个志愿者服务组织,平均每4人中就有一名志愿者。

商会积极推动。积极引导商会参与颐养之家建设,累计捐款多万元。在商会带动下,每逢春节等传统节日,各类乡贤都回老家捐款捐物。

“三心同向”是目标愿景

颐养之家建设得到群众的普遍认可,全市行政村颐养之家数量最多的有6家,人气最旺的多达86人,真正做到党建与民生同向共进,实现了党得民心、老人舒心、子女放心。

颐养之家解决了群众最关心、最切身的养老难题,提高了群众对党的认同感和满意度,实现了党的建设、社会治理和民生工作的同频共振。

入家老人一日三餐有人管,身体不适有人问,紧急情况有人帮。老人在颐养之家一起吃饭、聊天、看戏,就像一个大家庭,精神生活有了依托。

村里有了颐养之家后,年迈父母的生活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子女没有后顾之忧。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yushizx.com/xysxs/1113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