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新余市场监管部门四项行动强攻营商一
中国质量新闻网讯今年以来,江西省新余市市场监管局对接营商“一号改革工程”,对标省内国内“双一流”,创新举措,提档升级,深入实施四项对标提升行动,争一流,创特色,出亮点,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高位起步、强劲开局、成效明显。
实施企业开办对标提升行动
线上“一网通办”。依托“一照通办”网络平台,将企业登记、印章刻制、申领发票及税控设备、社保登记、医保登记、公积金登记、银行预约开户等7个企业开办事项整合至该平台,实现开办企业全流程“7个事项并成1个环节、2小时办结”,跑出企业开办“加速度”。
线下“一窗通办”。在各级行政服务中心建设“自助服务区”和“开办企业服务综合窗口”,推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集成服务”。申请人一次性提交所有材料,综合窗口人员经审查认为符合受理条件的,将申请材料流转至相关部门审批。相关部门根据职责实施审批,多部门联合办理事项由最终环节审批部门负责归总核验并转交综合窗口,并向申请人一次性发放营业执照、公章、发票等,让企业办事不用求人、办事爽心暖心。
专家“线上评审”。江西东鹏新材料有限公司因扩大业务范畴,急需新增氢氧化锂生产项目,急需办理工业产品许可证,按法定工作日,受理、专家评审、发证三个环节办下来至少要一个月,又正值疫情,遇到南昌专家不能来现场的难题。急企业之所急,不仅开通绿色通道,专人全程指导,还采取专家线上评审的方式,帮助企业仅用6天时间,就办好所有手续,拿到证照,为企业抢占国内市场赢得宝贵时间。该公司专门写信致谢,中央电视台重磅报道。
实施知识产权对标提升行动
专利总量成倍增。年1-5月,全市专利授权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45件,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4.65件,同比增长0.56件,同比增幅达13.7%。
平台建设填空白。成立新余仲裁委知识产权仲裁中心,填补机构空白。在各县区设立知识产权工作站,在高新区成立锂电行业知识产权联盟,在渝水区法院成立知识产权巡回法庭。
质押融资解企难。首次尝试“商标+专利”知识产权混合质押贷,牵线搭桥,帮助赣锋锂业将自有的商标和专利权,通过“商标+专利”混合质押融资,自年以来,相继获得5亿元银行贷款,有效破解融资难题。
实施市场监管对标提升行动
部门联合抽查显效力。按“应联尽联、应合尽合”的原则,已制定部门联合抽查计划76个,参与部门多达32个,同比分别增长32.5%和.6%,部门联合抽查在双随机监管事项中的占比达21.9%,联合抽查主体占比增至10%,检查频次减少30%、户均检查时间缩短一半,减轻企业负担,激发创业活力。1-5月,全市新增市场主体户,同比增长35.2%。
分类监管显威力。各地、各有关部门在制定“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抽查工作计划时,将市场主体信用风险分类结果作为参考依据,执行差异化监管措施,合理确定、动态调整抽查比例和频次,低风险企业无事不扰比例达50%,但问题发现比例由过去的49%提高到72%,监管精准性明显提升。
免罚清单显情怀。对无心之过、初次犯错,多采取教育等方式,先给予纠正机会,让执法既合法合规又合情合理,展现执法温度,彰显为民情怀。截至目前,共有30余家企业受益,累计免罚余万元,最大限度减少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影响。
实施争创“双一流”行动
出台一个文件。制定《年新余市市场监管局对标“双一流”优化营商环境五十条措施》,出台50条提升举措,责任到科室,任务到人,每月一调度,每季一通报,凝聚形成争创“双一流”的强大合力。
打响两个品牌。第一个品牌是“一照通办”改革。上线跨部门“一照通办”网络平台,将16个部门的83个行政审批事项个子项全部纳入,在行政审批部门之间破除壁垒、资源共享,实现涉企行政许可“一个平台、一链提交、一网通办”,打造出证照全链条联审联办的“新余样板”,成为叫响全省乃至全国的营商品牌。第二个品牌是“1+N”跨部门联合抽查。在全省率先试行“1+N”部门联合双随机抽查新模式,即每个行政执法部门至少要发起一项部门联合随机抽查,参与多部门联合随机抽查,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变“九龙治水”为“统一作战”,根治“重复检查”“执法扰民”问题,打造无事不扰的营商新品牌。
签订三个责任书。召开优化营商环境“一号改革工程”推进会,颁发企业开办、知识产权及市场监管三个营商环境优化升级“一号改革工程”责任书,在年全省营商环境评价中,企业开办指标拿第一,知识产权、市场监管两项指标进全省前三。(江西省新余市市场监管局彭小毛)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yushizx.com/xystc/89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