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新余新能源材料会议日程及大会嘉宾报告
会议时间与地点
会议定于年8月9日-11日(9号全天报到)
在江西省新余市北湖宾馆召开
邀请嘉宾及大会报告
1、中国工程院多吉院士
2、中国工程院张文海院士
3、中国工程院周克崧院士
4、中国工程院桂卫华院士
5、中国科学院/发展中国家科学院南策文院士
6、江西省政府领导
7、工信部原材料司领导
8、中国有色金属学会领导
9、新余市市委、市政府领导
10、中国科学院/发展中国家科学院李亚栋院士
报告方向:贵金属单原子催化工业化的机遇与挑战
11、清华大学/江西理工大学徐盛明教授/副校长
报告方向:锂离子电池材料回收利用的若干新进展
12、榆林学院许云华校长
报告方向:榆林氢源基地建设构想
13、南京大学胡征教授
报告方向:从碳管到碳笼一一材料设计及能源应用
14、郑州大学邵国胜教授
报告方向:固体电池关键材料的理论设计与实践
15、中南大学李新海教授
报告方向:燃料电池发展机遇与挑战
会议内容
分会场设置
1、锂离子电池及材料:
分会场召集人:钟盛文、黄国勇、张卫新
支持单位:江西理工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合肥工业大学
分会场报告:
(1)江西理工大学钟盛文教授
报告方向:动力电池快充技术研究进展
(2)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黄国勇教授
报告方向:微/纳米结构锂电负极材料的导向合成及电化学行为
(3)合肥工业大学张卫新教授
报告方向:高比能量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的设计、制备与性能调控
(4)湘潭大学王先友教授
报告方向:锂硫电池多功能催化层的构筑及性能
(5)华中科技大学杨辉教授
报告方向:高容量电极材料中的电化学-力学耦合问题研究
(6)湖南大学梁逵教授
报告方向:硅炭负极材料及其补锂研究
(7)中南大学吴飞翔教授
报告方向:ConversionCathodesforRechargeableLithiumandLithium-IonBatteries
(8)华中科技大学霍开富教授
报告方向:高比能锂离子电池合金负极材料的设计及储能性能研究
(9)辽宁科技大学安百钢教授
报告方向:基于多界面结构的大倍率锂离子电池硅负极研究
(10)南京工业大学吴宇平教授
报告方向:如何提高锂电池的核心安全问题
(11)江西理工大学李小成教授
报告方向:高比容量高循环稳定性硅炭负极材料的界面设计与优化
(12)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李振兴副研究员
报告方向:铜基纳米结构的设计及在电催化中的应用
(13)江西理工大学杨辉副教授
报告方向:瓜尔豆胶基碳材料:组分,结构调控及储能应用研究
(14)绍兴文理学院黄俊杰副教授
报告方向:高循环稳定的Si/C负极材料的制备、调控及性能
(15)江西理工大学陈军副教授
报告方向:层状酞菁大环共轭体系的设计及其储能性能研究
(16)河南科技学院李元超副教授
报告方向:聚阴离子磷酸盐正极材料的可控制备及界面调控研究
(17)江西理工大学姚文俐副教授
报告方向:高镍三元正极材料的掺杂及改性研究
(18)厦门大学谢清水副教授
报告方向:锂离子电池合金型负极的可控制备与储锂性能
(19)新余学院李水根副教授
报告方向:长寿命磷酸亚铁锂正极材料的制备
(20)新余学院吴闰生副教授
报告方向:高容量锂离子电池技术及发展概况
(21)顺德职业技术学院黄钊文讲师
报告方向:新型高容量磷基复合负极材料的核壳结构设计及性能研究
(21)东北师范大学李艳飞学生
报告方向:原位法在NiO
NiO/NF自支撑材料中构筑夹层用于高面积比容量锂离子电池(持续增加中)
2、金属锂及固态锂电池:
分会场召集人:吴飞翔、刘芳洋、王任衡、邵国胜
支持单位:中南大学、中南大学、深圳大学、郑州大学
分会场报告:
(1)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李峰研究员
报告方向:碳纳米材料在锂电池应用
(2)上海大学施思齐教授
报告方向:融合不同精度算法的固态电解质离子输运问题研究
(3)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李宝华教授
报告方向:金属锂负极设计策略及固态电解质研究进展
(4)苏州大学郑洪河教授
报告方向:金属元素共掺杂制备快离子导体复合尖晶石镍锰酸锂
(5)深圳大学王任衡研究员
报告方向:对甲基苯磺酸异氰酸酯(PTSI)作为锂离子电池功能电解液添加剂的研究进展
(6)华南理工大学熊训辉教授
报告方向:锂二次电池金属锂负极的改性研究
(7)中南大学郑俊超教授
报告方向:MXene/Ge/Sn复合材料的储锂性能研究
(8)澳门大学汤育欣博士
报告方向:In-situElectrochemicalReactionMonitoringinBatteriesElectrode
(9)中南大学贺振江教授
报告方向:富锂锰基材料的“多重-联动”改性研究
(10)河南工业大学张猛教授
报告方向:功能化复合结构在二次电池中的应用
(11)北京理工大学杨文副教授
报告方向:锂硫电池中多硫化合物快速转化及固态锂硫电池
(13)中南大学/安徽威格路新能源张永柱教授
报告方向:安全固态锂电池的制造和PACK应用-锂电池安全性的终极解决方案
(14)中南大学王接喜教授
报告方向:喷雾热解制备锂/钠离子电池材料
(15)华中科技大学曹元成教授
报告方向:面向柔性显示终端的高性能柔性固态电池关键材料与技术
(16)上海大学陈双强教授
报告方向:多孔碳基复合材料在锂/钠电池中的应用
(17)湖南大学刘继磊教授
报告方向:石墨的电化学储钾机制和特性研究
(18)西安交通大学宋江选教授
报告方向:高比容硅基负极用粘结剂的结构设计及其性能研究
(19)中南大学张明瑜教授
报告方向:SynthesisandEnergyStoragePerformanceofMetalSelenideElectrospinningNanofibers
(20)厦门大学瞿佰华副教授
报告方向: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的可控制备及电化学性研究
(21)浙江理工大学叶方敏副教授
报告方向:高比容量硫化锂的制备及其电化学储能应用研究
(22)湖南大学丁元力教授
报告方向:动力锂离子电池关键材料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23)香港城市大学曾志远博士、助理教授
报告方向:基于锂插层技术的材料制备、功能化应用及其机理研究
(持续增加中)
3、金属-空气电池及燃料电池:
分会场召集人:廖世军、张涛、梁风、龙剑平、向中华
支持单位:华南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昆明理工大学、成都理工大学、北京化工大学
分会场报告:
(1)华南理工大学廖世军教授
报告方向:MOFs衍生单原子掺杂高性能燃料电池阴极催化剂研究
(2)成都理工大学龙剑平教授
报告方向:高比能量锂-氧气电池正极材料的构筑研究
(3)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张涛研究员
报告方向:碘基氧化还原电对在锂氧气电池中的界面电化学研究
(4)内蒙古大学王勤教授
报告方向:过渡金属基电催化纳米材料的金属掺杂与缺陷调控
(5)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王要兵研究员
报告方向:CO2电催化材料的制备及其在Zn-CO2电池中的应用
(6)北京化工大学向中华教授
报告方向:Pyrolysis-freeCovalentorganicpolymersforelectrocatalysis
(7)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张利强教授
报告方向:锂电池电化学反应机理原位电镜研究
(8)南京大学何平教授
报告方向:锂-空气电池金属锂/电解液(质)界面反应调控与性能
(9)南京工业大学陈宇辉教授
报告方向:金属-空气电池中正极媒介体反应的研究
(10)中南大学唐有根教授
报告方向:铝空气燃料电池的产业化研究
(11)华中科技大学王得丽教授
报告方向:有序金属间化合物电催化剂的结构设计和形貌调控
(12)江苏大学苏华能教授
报告方向:高温膜燃料电池电极开发与性能研究
(13)华南理工大学彭新文教授
报告方向:生物质碳结构调控及电化学性能探索
(14)南昌大学袁凯教授
报告方向:碳基氧还原电催化剂活性位点调控
(15)昆明理工大学梁风副教授
报告方向:混合系钠-空气电池基础科学问题研究
(16)天津理工大学刘喜正副教授
报告方向:真实空气中金属-空气电池凝胶电解质研究
(17)南京工业大学廖开明副教授
报告方向:柔性可充准固态金属空气电池的电极及电解质设计
(18)成都理工大学舒朝著副教授
报告方向:锂-氧气电池充电化学:问题及解决策略
(19)深圳氢雄燃料电池公司熊云总经理
报告方向:氢燃料电池研发进展与产业化挑战
(20)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王佳伟副研究员
报告方向:能源界面现场谱学电化学研究
(21)新余学院金虹副教授
报告方向:金属-氮掺杂碳凝胶高效氧还原电催化剂研究
(22)新余学院罗永平副教授
报告方向:DMFC阳极催化电极的构建及其电催化性能研究
(23)北京化工大学梁鑫副教授
报告方向:单原子效应促进的DMFC电池关键电极材料的性能研究
(24)北京工业大学赵晨辰助理研究员
报告方向:水系金属-空气电池关键电极材料研究
(25)安徽大学陈平教授
报告方向:基于杂原子掺杂碳的燃料电池电催化剂的制备与性能
(26)东华理工大学陈健发学生
报告方向:P,Se双掺杂MoS2纳米片的合成及其析氢性能研究
(持续增加中)
4、钠离子电池及关键材料:
分会场召集人:潘安强、郭少华、吴兴隆、蒋阳、李雪
支持单位:中南大学、南京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合肥工业大学、昆明理工大学
分会场报告:
(1)中南大学潘安强教授
报告方向:高容量电极材料优化设计及其电化学储能行为研究
(2)东北师范大学吴兴隆教授
报告方向:柔性钠/钾离子电池的设计与研究
(3)合肥工业大学蒋阳教授
报告方向:几种钠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的可控合成及其储钠机制研究
(4)武汉理工大学尤雅教授
报告方向:层状过渡金属氧化物正极材料表界面衰减机制及稳定化策略研究
(5)中国地质大学王欢文教授
报告方向:柔性准固态钠离子混合电容器的可控构筑
(6)合肥工业大学许俊教授
报告方向:层状结构MoX2纳米片储钠性能研究
(7)湘潭大学杨利文教授
报告方向:微纳结构钛基负极材料的构筑及其储锂/钠性能研究
(8)中南大学纪效波教授
报告方向:基于黄铜矿的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研究
(9)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王宝研究员
报告方向:纳米结构氧化物中空球在二次电池中的应用
(10)南京大学郭少华副教授
报告方向:钠离子电池氧化物正极阴离子氧化还原机制研究
(11)广州大学范浩森副教授
报告方向:Controllablepreparationofmetal郑州白癜风治疗中心郑州白癜风治疗中心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yushizx.com/xystc/53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