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突传大消息,1100家上市公司疯狂抛
时间刚进入九月,北京楼市就传来了一个足以让翘首以盼的刚需客们欢呼雀跃的大消息!
这一次,楼市真的要变天了!
01
北京楼市传来大消息
9月1日的经济参考报电子版版面上,有这样一则新闻:
经济参考报是新华社主管主办的一个报刊,是中国最早的全国性经济类报纸。
从新闻的内容,我们可以获知:8月北京二手房市场签约套,新建住宅套。另外,北京部分二手房价格相比最高点时已经有接近20%的下调。
作为一个近万人口的城市,二手房住宅成交占85%的房地产市场,套的成交量已经是历史低谷。
如此说,北京楼市成交量真的已经进入冰点期了。如果你觉得仅凭中原地产一个平台的数据还不足以说明问题,那再来看看北京市住建委的数据。
上图是北京官方公布的数据,可以看出,尽管各平台间成交量有些许出入,走势统计是一致的。
北京8月份的成交量只有去年高峰期3月份的不到1/4,成交量已经进入冰点。
再看房价。
数据告诉我们,北京的二手房价格虽然没有如愿暴跌,但确实已经被控制住了,且在3月以后出现了阴跌。
3月,正好是年全国两会在北京召开的时间,两会以后,全国各地又进行了一波政策轰炸。
02
还有一个大消息刚刚袭来:中国上半年有超过家上市公司在卖房子!这不仅给楼市带来巨大的抛盘,还向楼市传递了利空的信号。
Wind数据显示,家上市公司在半年报中披露了投资性房地产数据,其中,家持有的投资性房地产环比一季报减少。减少1亿元以上的公司13家,超过10亿元的公司3家。
换句话说,披露了投资性房产情况的上市公司中,77.8%的公司是在卖房子!
这对于楼市投资客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
上图是红豆股份半年报披露的资料,可以看出,这家上市公司清空了去年同期价值9.55亿的“投资性房产”,方式是“出售控股子公司的股权”。
上图是中联重科的报表,上半年公司处置了价值多万元的“投资性房产”,这类资产被彻底清空。
除上述两家公司外,天坛生物、远大控股、天夏智慧、山东药玻、西部矿业、晨鸣纸业,这些公司的投资性房产,也被清零。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上市公司突然大举卖房子?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
1、随着国家不断出台房地产调控政策,相当一批上市公司认为房地产投资价值在下降,不看好这类资产未来的升值空间。
2、上市公司有市值维护的需要,卖掉或者转出低效率资产,可以提高净资产收益率等重要财务指标,还可以让公司轻资产化,符合当前的市场口味。这对于未来公司股票上涨,或者是再融资,都有好处。
超过家上市公司卖房子,这不仅给楼市带来巨大的抛盘,还向楼市传递了偏空的信号。至少说明一点:市场对楼市的看法出现了巨大的分歧。
03
有消息人士的称,此轮楼市调控,可能会超乎很多人的想象,中央会通过两个方面来做。
目前的第一个政策手段已经验证,就是在全国搭建起统一的租赁平台,引导租售并举,解决低收入人群的住房问题。另一个政策手段,即是从银根上收紧。目前已经在路上,未来还会进一步收紧。
应该说,第一个作为楼市调控长效机制,是长远之计,需要尽快抓取时间搭建。
第二个则是杀人见血的断头刀,如果短期一下子收紧过度,容易引发踩踏和金融危机,甚至是硬着陆。所以,调控会尽量做到温水煮青蛙式的逐步收紧,尽量软着陆,慢慢挤出泡沫。
对普通投资者而言,不至于休克;但对贪婪又执迷不悟的投资者来说,银根一旦没有在预想的时间内放松,资金链就会断裂下。
在限贷的大环境下,很多银行开始做消费贷,所以这几个月来消费贷异军突起,不过资金最终还是流入了房地产,现在已经引起了监管层的注意。房地产调控,必须有金融调控配合,围追堵截,下一步就是要收紧消费贷款了。
其实这段时间,银行已经收紧了房贷,放款时间普遍要四五个月到半年。这么长的放款时间,短期内内对房企没啥影响,因为余粮充足。但时间长了,房企现金流受影响也扛不住。而消费贷款,现在也是提高了贷款门槛,有选择性的去发展优质客户。
现阶段,没人相信房价会跌,也没人相信政府会真心来调控房地产。所以连很多刚需,都在跟金融机构咨询如何做高评高贷买房。但这种做法太过激进,如果你的现金流超过你的每月负债,信贷再紧点,你的压力就大了。
04
随着“只租不售”、“租购同权”“共有产权房”等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政策推出,逐步落地,从年开始,楼市真的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变化。这是历次调控都不曾出现过的现象!
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这是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违背这个铁的法则,即使一时赚到了快钱,但早晚是要赔回去的。
对这个事情,讲得最直白的,是马云。马云在杭州举行的全球峰会上发表主题演讲说到:未来房子如葱。马云说,过去8年内,中国的房价整体上处于大幅上涨的状态。8年后,中国最便宜的东西可能就是房子。
房价虚高的现状显然不适合社会的发展,必须控制!实力经济带来的红利,已经不足以撑起这个泡沫了!
对这个事情,讲得最直白的,是任正非。正如任正非所说,世界是循序渐进的,不能去炫耀锄头,而忘了种地!任何的投资,有没有价值,取决于地里种出了什么。不种地,再多的锄头,再精致的锄头也毫无价值,也只是泡沫!
从去年国家开始提出“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以及酝酿建立“长效机制”,再到多地楼市新政出台,种种迹象表明政府决心前所未有。从历史上看,但凡国家下定决心根除的,就一定能根除。
所以,炒房客好自为之吧!
来源:财经观潮
钱都去了哪?——资本也用脚投票文章来源:城市数据团
作者:团支书、阮田
数据团的后台留言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问题:
中国哪些城市更有发展前景?一线城市?二线城市?某些省会城市?某些三四线城市?
评价一个城市的发展机会,其实是个挺复杂的,但我们也可以抽象简化为两个核心问题:
1.人有没有来?
2.钱有没有来?
关于第一个问题,实际上是城市间人口迁徙问题,有关这个问题数据团已经写过很多篇文章了(例如:一线城市严控人口,我们还能去哪?)。今天让我们换个角度,从钱的视角再来盘点一下全国城市的发展机遇。
钱是什么?资本。资本的主体是什么?企业。
因此,如果要研究城市之间钱的流动,我们最需要的就是企业间的跨城市资本流动。我们使用了启信宝提供的全国1.1亿家企业的全样本数据库,搜索了全国近五年(.1-.6)所有企业间的投融资信息(由于数据量巨大,我们本次研究只识别了城际控股型(含全资)的企业间投资,使得本次研究更聚焦在跨城市的重大企业投资关系,以求更好地表征城市对外来产业资本的吸引力,更精准的体现城市在区域层面的吸引力和控制力),做了一个有关全国城市发展机会的小小的研究。
通过建立城际投资的全国城市拓扑关系网络,可以清晰的看到中国的城际产业资本的控制中枢,那就是以“北上深”为中心的城市网络,请看下图:
如果把这些城市落在地图上,我们就可以构建出全国跨城市资本流动地图:
从这张图上,我们可以识别出三个亮点密集的区域: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北京-天津城市群,这三个城市群与成都-重庆西部城市群构成了一个钻石形状。
在钻石之外,仅有星星点点的东北和西部的几个亮点游离;而这颗大钻石内的资本流动,占据了全国资本流动的90%以上。相比较全国人口分布的“腾冲线”,全国资本流动的钻石形状则显得更为集聚。
我们接下来看,钱是从哪些城市流出来的?
近五年对外控股型投资笔数最多的10个城市如下图所示:
在这个榜单上,北京、上海、深圳毫无悬念地包揽了前三名,且在量级上远远超过了其他城市。可以说,北上深通过一笔笔对外投资,引导并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着全国的资金流向和经济命脉。
更有趣的是前三名之后的排序:
第四名,杭州。表现最为亮眼的省会城市,崛起的新一线城市;
第五名,广州。江湖人称“北上广”三兄弟的广州,在对外投资的控制力上已经与另两位兄弟渐行渐远了;
在以上前10名中(接下来上榜的是天津、南京、宁波、苏州、成都),有5名都是长三角区域的城市,可以看到长三角地区资本的活跃程度。
那么,这些钱又流向了哪些城市?
可以看到,吸引外来控股型投资笔数最多的前三名的仍然是北上深。相比投资排名,宁波跃迁至第四名,超过了杭州。而广州则再下降了两个名次。
最值得注意的是,在外来资本流入城市的榜单中,嘉兴挤掉了南京,进入前十名。很明显,相比资本对外输出,嘉兴是一个更受资本青睐的城市。
那么,除了前十名的头部城市之外,全国其他城市的资本流动情况又是怎么样的呢?
根据我们的统计,在全国范围内,如果以投资笔数作为衡量指标,一个城市最大的投资方绝大部分来自以下四个来源:
北京
上海
深圳
该省省会
可见,中国的资本流动基本处于北上深势力与本地势力的激烈争夺中。
据此,我们可以把全国三百余个地级市(含直辖市)划分为两个阵营:若某城市最大的外来投资方为北上深之一,该城市划入“北上深阵营”;否则,划入“本地化阵营”(有极少数城市的最大外来投资方既不是北上深也不是本省省会,但为了简化计算,我们仍然将之划入本地化阵营)。
我们先来看看趋势吧,见下图:
在年,北上深阵营和本地化阵营的城市比为2:8,而到了年,已经接近4:6。
“北上深阵营”高歌猛进,“本地化阵营”节节败退。
我们把这一趋势变化逐年落在地图上,用红色标识北上深阵营,用蓝色标识本地化阵营。可以看到下面这张动图:
可以看到:年,“北上深阵营”的地盘仅仅局限于国内少数相对发达地区,以及各省省会城市;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北上深阵营”的势力范围逐步扩大,东北和内蒙的大部分地区纳入了“北上深阵营”,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中小型城市也逐渐成为“北上深阵营”的一员。
“北上深”越来越强大的资本力量,正在逐步地穿透中国经济的底层——三四线城市。
那么,随着资本输出力量的极化(北上深的资本影响力越来越大),资本输入的城市格局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数据显示:年,90%的控股型城际投资去向了99个城市,而到了年,90%的城际投资只去向了60个城市。
我们来比较一下历年的数据,请看下图:
很显然,资本越来越挑食了!虽然钱越来越多,但却集中到越来越少的城市。
如果选择几个重点行业来看呢?对不起,那将是一幅更加惨烈的画面:
最近5年,全行业90%的城际资本集中在26%的城市里;但假如我们只聚焦科技、金融、文化等高端产业的话,90%的城际资本仅仅投给了9%的城市。
是的,资本挑食,而聚焦高端产业的资本则更加挑食。他们所青睐的城市只有下面区区若干而已:
是的,我们身处一个极化的世界中,并且极化仍在加速进行。但这的确就是资本用脚投票的结果。
那么,在这幅不断极化的画面中,哪些城市还有机会?
我们设计了一张表单,从一个小视角看看那些抓住了也许只是转瞬即逝机会的城市。
这张榜单上,北上深杭宁牢牢占据着最靠前的位置。我们耳熟能详的许多城市,包括广州、成都、苏州、南京、武汉、西安等,也都是top20的常客。看上去,其他城市似乎没有任何逆袭的机会了。
但我们欣喜地发现:榜单上也有一些不那么星光闪耀的城市,比如嘉兴(浙江)、湖州(浙江)、新余(江西),但特别值得一提的则是——伊犁(新疆)。
位处国境边缘,远离发达地区,伊犁为什么能上榜?
这里不展开了,线索其实是一个也许大家都没听说过的地名:霍尔果斯。但正是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城,我们在启信宝里以它为关键词搜索文化业,会跳出+的结果,其中不乏明星企业:
一个特殊的机缘,一个特殊的行业,也许就会成就一座城市。
按照这个逻辑,接下来,我们选出了科技、金融、文化、制造、房地产等五个样本行业,汇总了近5年的数据,按照城市吸引外来投资的总笔数做了一个榜单:
同样的,我们以吸引外地投资占全国比重的增速进行城市排名,得到了另一个榜单:
在这两张榜单中,我们毫不意外地看到了许多活跃的耳熟能详的明星城市,也惊喜地看到了一些并不那么出名的城市。无论如何,这些逆袭的城市,它们代表了在资本极化世界里的机遇与希望。
那么,这份充满希望的榜单里,有你的城市吗?
说明:
1.本文中使用的数据由启信宝提供。
2.本文中使用的企业间投资数据仅为控股型(全资)投资的数据,可能跟全部投资(含参股型)数据所表征的结果所有不同。
3.由于投资金额涉及到企业隐私,本文仅使用了投资笔数来表征投资强度,可能跟投资金额所表征的结果有所不同。
4.由于本次研究的时间精力有限,我们只在地级市的空间层面上进行了分析。
来源:财富观察综合财经观潮、城市数据团
声明:文章不构成投资建议,转载请注明出处。
推荐: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北京治白癜风医院哪家比较好专门治疗白癜风的医院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yushizx.com/xystc/23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