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升26名这次南昌扬眉吐气了

白癜风专家坐诊 https://myyk.familydoctor.com.cn/2831/schedule/

你的家乡宜居吗?

日前,

中国健康宜居城市排行出炉!

这个排行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权威发布。

咱们江西4个城市榜上有名!

排名在前十的城市分别是三亚、舟山、珠海、厦门、北京、天津、拉萨、南宁、合肥、惠州。

咱大江西4个城市上榜前名。南昌市景德镇市新余市鹰潭市的排名分别列32位、42位、75位、85位。

专家称,以上城市在城市整体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等方面的经验可供其他城市借鉴。

其实除了这4个城市,近年来,江西还有4个城市也曾登上宜居城市排行榜。

年,中国社科院曾发布《年宜居城市竞争力前名城市》。江西7座城市上榜:

新余(25名)、景德镇(47名)、南昌(58名)、九江(68名)、萍乡(79名)、抚州(90名)、上饶(92名)。

厉害了我的大南昌

进步了26名!

近年来

确实感觉

南昌越来越和谐宜居了!

(请在wifi环境下观看)

气候

南昌空气质量指数位列全国主要城市前列

动不动就是碧蓝的天

空气清新指数爆表

四河八湖,美不胜收的水景与青山绿树

让你每一次呼吸都温暖舒润

水域

南昌的湿地面积达到55%

水域面积达到29.8%

在全国省会以上城市中名列第一

有穿城而过的赣江

碧波荡漾的东湖青山湖

艾溪湖瑶湖等等

南昌是一座名副其实的东方水城

候鸟

跟着候鸟走总没错吧

正是因为南昌优美的环境和气候

才吸引众多候鸟来鄱阳湖过冬

用事实证明了

南昌的气候和环境还是很宜居的~

历史

南昌充满着历史的气息

从八一广场到八一起义纪念馆

从英雄城到革命情结

无不充斥着南昌人民的热情和自豪

这是一座让市民有认同感归属感的城市

颜值

邓超,就问你帅不帅

刘涛,就问你美不美

南昌崽哩子、女崽子都颜值爆表

走在街头太养眼了

在南昌成家立业

实乃美事一桩

美食

炒粉!

瓦罐汤!

米粉肉!

白糖糕!

藜蒿炒腊肉!

......

很多人留在南昌

只为每天都能大饱口福

民以城为家,城以民为本。

优化城市建管,

能改善环境、美化形象、造福市民。

只有把城市作为最核心的平台来经营,

才能增强城市对经济的承载力、

要素的聚集力、对外的吸引力。

今年以来,南昌从群众身边的小事入手,通过推进“上改下”“白改黑”“绿改彩”“阻改通”“老改新”,大力“拆旧”“拆违”“拆破”,实施“治脏”“治乱”“治堵”“治污”“治暗”,打造了宜居宜业、宜商宜游的良好城市环境,使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如芝麻开花一样“节节高”。

南昌艾溪湖湿地公园(资料图)

城市如画风光美幸福!

7月16日,风清云朗。市民刘霞一家驱车来到象湖风景区,享受周末愉快的时光。“这边景色怡人,交通顺畅。周末来这边散步赏景,已成了我们一家人的习惯。”刘霞说。

夏日的象湖,湖面波光粼粼,堤上杨柳依依。景区内高阁、幽林、荷塘相互映衬,美不胜收。前来游玩的人们或步行于五彩缤纷的花径之上,或在湖边的凉亭里休憩,处处演绎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

象湖风光(资料图)

“以前这里水质不太好,配套设施不完善,游玩空间也不大。经过改造后,这里湖水清澈、花香宜人、空气清新,真的特别美!”刘霞告诉记者,象湖“整容”后大变样,象湖东线、南线拓宽了绿地,增加了市民的游玩空间,而且环象湖的游步道全线贯通,还设置了自行车道、人行道,给市民提供了更多游玩的方式。

“我几乎每天早晨都会来象湖风景区逛一逛。”水榭花都小区居民罗天佑告诉记者:“以前茶余饭后,大家都是在家看电视,或约在一起打麻将。现在风景区改造好了,大家都喜欢来这里散步、骑车、锻炼身体,生活方式更健康了。”

记者了解到,为凸显象湖景区“绿肺”地位,提升景区服务功能,南昌启动了大象湖景区改造提升工程,以原象湖景区为核心,向北延伸至抚河,向南涵盖昌南大道以南米,向东囊括了梅湖景区,向西打造亩生态湿地,与赣东大堤风光带共同围合成我市首个“城市景观生态圈”。

象湖风景区游步道(资料图)

如今,象湖风景区15公里游步道已建设完成,市民可以乘观光电瓶车畅游象湖湿地,也可以骑自行车穿行在河畔林阴道上,还可以步行于缤纷灿烂、蝴蝶飞舞的花间,好不惬意。

安居梦圆笑开颜幸福!

“城中有村,村外有城,村外现代化,村里脏乱差”,这是以前我市许多城中村的真实写照。城中村脏乱差、社会治安问题突出,与南昌省会城市的身份极不相符,居民们期盼改造的心情急切。

为改善市民居住条件、提升城市形象,今年4月,桃花路以西城中村改造项目房屋征收工作启动。“我家是一栋三层的楼房,过去感觉生活条件还不算太差。但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村里的房屋愈显破旧,基础设施落后,感觉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了!”西湖区桃花镇一村村民涂世高告诉记者,他几年前就盼着能改善居住环境。

南昌城中村改造项目(资料图)

城中村改造启动后,69岁的涂世高很快签订了安置补偿协议,并及时搬家交房。“我们一家在村里住了四十多年,对这块土地有很深的感情,城中村改造让我既不用远离故土,又能住上崭新、阔气的楼房,我们一家都特别满意!”涂世高说,他带着家人,拿着房屋征收时发放的租房补贴,在青云谱区租了一套两室两厅的电梯房作为过渡房。

“听说,我们那里改造后将建小区,出门就有休闲广场、便利店,生活环境非常好。”涂世高高兴地说。

旧房换新房,基础设施更完善了,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了,城中村改造让群众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市民对城市的满意度自然大幅提升。

治脏治乱人皆赞幸福!

今年6月起,南昌县蒋巷镇环卫所所长应小根上起了夜班。自镇政府把镇上的露天占道夜宵摊点集中到老镇政府大院原址营业后,应小根每天晚上都要和6个环卫工一起,从傍晚6点巡值到晚上11点半。他们的工作就是制止摊主使用音响揽客,将烧烤油烟由用电风扇“一吹了之”改为通过烟囱竖向直排,同时劝导顾客文明消费。

蒋巷镇靠近鄱阳湖,物阜民丰,镇上的夜宵集市远近闻名,特别是在小龙虾、螺蛳、小河蚌集中上市的夏季,南昌县向塘、塘南、泾口、南新和高新区昌东等乡镇,甚至安义、新建的“吃货”都会来蒋巷镇“大饱口福”。进入盛夏,该镇两条主要道路上全是夜宵摊点,从头一天天刚黑到第二天天刚亮,集市上都是灯火通明,好不热闹。

整洁的人行道(资料图)

夜宵集市的自我发展也带来了不少问题。摊主占道经营,直接把烧烤摊、桌椅摆到了马路中间,行人过马路要七拐八弯,汽车来了过不去,“吃兴正浓”的顾客不愿挪位让路,双方你一言我一语后就直接动手,夜宵集市上的打架斗殴事件时有发生。同时,夜宵集市上的噪音不绝于耳、油烟四处飘散,令周边居民苦不堪言。每天清晨,地上一片狼藉,啤酒瓶碎片、烧烤签、一次性餐盒、塑料袋、油污到处都是……

夜宵集市满足了部分人的“口腹之欲”,却影响了更多人安居乐业。6月中旬,蒋巷镇把集镇区域的夜宵摊主召集到一起,组织他们观看夜宵集市乱象的视频,让他们认识到规范夜宵集市经营的重要性。同时,镇政府把原办公大楼拆迁的空地清理出来,建成了夜宵摊点集中经营点,让摊主统一入驻。而在白天,夜宵摊位被用作停车场,以缓解集镇停车难问题。

目前,蒋巷镇所有夜宵摊主都已入驻夜市集中经营点,之前每到夜晚就水泄不通的府前路、府前西路变得整洁畅通。街上不吵了,居民晚上睡得香,早上开门,路上也不再是一地狼藉。而最重要的是,蒋巷镇规划夜宵集市后,该镇的夜宵摊点从之前的11家,增加到了30家,前来消费的顾客也更多了。

生态优先谋新篇幸福!

行走在九龙湖边的栈桥上,桥下喷出阵阵水雾,云雾缥缈宛如仙境,游客们或赏景,或合影,或嬉戏,一派生机勃勃的热闹景象。

“每天都有不少游客到这里来休闲散步。”据红谷滩新区规划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守住城市生态底线,新区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按照“反规划”理念,提前规划九龙湖新城水环境,特别是保护九龙湖湖体。红谷滩新区优先控制湖区生态绿地,保留自然山地、水系,然后再统筹安排开发建设用地,从而使九龙湖新城即使在建设当中,也处处是风景,生态“底色”不会改变。

“在此基础上,我们对城市的绿地系统、水循环系统、交通系统、智慧管网系统、公共服务系统等都做了整体规划,形成了一整套科学完备的城市建设体系,确保了城市建设科学有序,上水平、提品位。”红谷滩新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建设九龙湖新城之初,该区就坚持引导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向新城聚集。目前,南昌外国语高中、初中,南师附小,省妇保,南昌市新少年宫等一大批学校、医院及文化设施建设都在按时间节点加快推进。

据了解,为了让市民更好地享受特色生态,红谷滩新区在打造快速出行交通线路的同时,大力建设低碳出行设施,借鉴国内外发达地区的绿道建设经验,利用优先控制的绿地,建设游览步道、休闲人行道、自行车道等绿色低碳交通系统,供人们休息的公共驿站等公共空间也贯穿其中。不久之后,市民在闲暇之余,可以沿着城市绿道骑行,欣赏沿途秀美风光;也可以沿着社区绿道步行,短时间内抵达家门口的公园。

南昌“和谐宜居”

大家这么看:

万科四季花城小区居民刘明:南昌真的是一座宜居的城市!原本我是一个“宅男”,自从来到南昌工作,看到这里环境这么好,我就加入了“夜跑族”,每天沿着艾溪湖畔夜跑,亲近自然环境,呼吸新鲜空气。

恒茂都会小区居民林淑君:南昌的经济发展越来越快、城市变化越来越大!有些地方过段时间不去,就会有“如隔三秋”的感觉!地铁1号线带活、带美了几个城区,2号线首通段通车后,红角洲、九龙湖片区的发展会更快了。

射步亭小区居民裴小勇:榕门路、子固路启动旧城改造和街景提升工程后,房前屋后是越来越好看了。以前就感觉这是一个居住的地方,没有什么看头,现在时时都有生活在公园中的感觉。

高新社区居民尹院玲:创业路小游园以前是个垃圾场,环境很糟糕。现在建了这个小游园,休闲步道、条形石椅、照明设施、活动广场等一应俱全。环境好,空气清新,附近的老人、小孩都喜欢来这里游玩。

新魏路新华印刷厂宿舍居民黄勇:我感觉变化最大的就是小区的出入口道路更通畅了。原本这条路就很窄,还挤满了摊贩,特别是晚上的时候,很多烧烤摊点占道经营,油烟很大,呛得人流眼泪。现在,执法部门对这些占道摊点进行了取缔,社区对路面油污进行了清洗,路好走了,也更干净了。

昌九小区居民唐莉艳:我以前住在铁路八村,那里房屋破旧、基础设施落后,下水道经常堵塞,导致楼栋间臭气熏天,不少居民家的窗户常年紧闭。去年10月,铁路八村开始实施旧城改造。今年1月份,我们就拿到了安置房的钥匙。现在我住的房子,两个卧室都是朝南的,比原来的老房子更大,小区环境也更好,住着舒服多了。

让城市生活更美好,

是城市建设、发展、治理的价值所在。

只要坚持提升城市环境质量、人民生活质量、城市竞争力,

南昌就能不断开创城市发展新局面,

英雄城的品位和魅力必将进一步彰显,

城市生活也将更加和谐宜居、更加幸福美好!

为大南昌加油!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yushizx.com/xysms/940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