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余红色故事和廉洁文化展播一代名儒梁

渝钤大地,人杰地灵,红色故事与廉洁元素交相辉映!让我们一起走进新余红色故事和廉洁文化展播,在历史与传承中汲取不竭的精神力量!

一代名儒梁寅的“为官之道”

夫子堂

一代名儒梁寅的“为官之道”

市纪委搜集整理

或许很多人都听过“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也被这样一种风骨气节所折服。然而,就在我们新余,也有这样一位“陶渊明式”的人物,他就是今天故事的主人翁——梁寅。

梁寅画像

梁寅,渝水区下村镇梁家村人,他自幼家贫,自学成才,精通五经,是元末明初的经学家、著作家、教育家。明朝初年,朱元璋征召天下名儒修述礼乐,年逾六旬的梁寅被征任,礼乐修成之后,皇帝想让他留京做官,他却毅然决然地放弃了这条封妻荫子的阳光大道,回到老家从事教育事业,并在家乡创办了石门书舍,后来发展成为了石门书院,正是他几十年如一日坚守在荒山野岭的学馆中著书育人,使得四方慕名求学者络绎不绝。

石门簪缨堂

梁寅虽然不愿意做官,也没有做过官,却深谙为官之道。这种道,是他领会了古圣先哲的谆谆教诲,历览了历代清官廉吏的作为,洞察了元明交替之际的黑暗,总结出来的“金科玉律”。有个学生向他请教从政之道,梁寅告诉这个年轻人,从政为官不过是要守住“清”、“慎”、“勤”三字而已。这就要求国家公职人员要清正廉明,谨言慎行,勤政为民。然而,短短的为官“三字符”,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不易。

邻县刚进入仕途的一个后生向梁寅请教“天德”、“王道”该怎么理解,梁寅不假思索回答道:“言忠信,行笃敬,天德也;不伤财,不害民,王道也。”意思就是说,做官执政为人,应当忠实诚恳,言而有信,恭敬勤勉,踏实认真地为国为民办事,不糟蹋国家的钱财,不侵害百姓的利益,就是讲“天德”、行“王道”。

梁寅寝堂

梁寅生活的年代,处于元蒙的野蛮统治最为黑暗混乱的衰败阶段,吏制腐败、强梁横行、冤狱遍地、饿殍盈野。诸如梁寅这一类有良知的正直儒生,即便是不能投身义军,也不会为统治者进一言一议、写一歌一赋。为洁身自保,他们更多地选择了隐迹山林,传道授业,埋头著述,了却一生。

醴溪古柿子树

梁寅在理学上的造诣颇深,他以孔孟“明人伦”为核心,继承程朱,被喻为程朱理学的继往开来者,通过教育实现“天德王道”之治正是他的毕生追求。他终生教学、诲人不倦,把一生精力都消磨在烛照他人的学馆之中。他向往清廉无贪的政治环境,对贪官污吏充满了愤恨,这样一位看似文弱、清贫处世的儒生,却有着正义之士的铮铮铁骨。

修身养性中,他保持清静平和、淡泊雅致,体现出了孔孟之道的中庸哲学和为人处世的道学修为。著述立言中,他勤勉不惰,持之以恒。据《新喻粱石门先生集》《石门梁氏族谱》记载,梁寅的著作有《周易参考》《春秋考义》《尚书纂义》《礼记辑略》《诗经演义》等等。

夫子堂明代柱基

梁寅一生以儒为业,隐而不仕,敏而好学,博识多才,潜心学问,著作等身。他几乎将全部的生命献给了教授诸生、培养人才的教育事业。虽没有惊天地泣鬼神的丰功伟业,也没有指点江山的雄文大作,但却不失为一个心高志洁、淡泊名利、同情黎庶、重教育才的一代名儒。

石门梁氏族谱及弟子金幼孜、黄子澄等题词记录

他的弟子遍布赣水流域,其中最为著名的有金幼孜、黄子澄和练子宁等,皆是明朝的忠良之臣。梁寅的“清、慎、勤”为官三字符、“石门训子歌”、“宗礼”等优良家风门风,不仅为其弟子门生,也为子孙后代乃至今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往期回顾

勇斗阉党的“天官”钟炌

蒋老的“惊人遗产”

“胶漆之交”背后的廉政故事

新余革命先驱罗日光

审核:钟鹏

编辑:黄敏强

投稿邮箱:yjx

.







































白殿疯病医院哪家好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最好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yushizx.com/xysms/1994.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