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看这是画家大咖眼中的新余
用画笔展现时代变化
——访中国美协会员、江西省美协顾问唐晓“以前我在江西工作过,也曾经来到过新余,但是像这样深入新余乡村写生却是第一次,让我感触很深。”中国美协会员、江西省美协顾问唐晓对记者说,“新余这几年的变化很大,不光是基础设施建设的变化,还有人们精神面貌的变化,在人们灿烂的笑容中能够感受出,他们现在正在经历着幸福美好的生活。”
唐晓罗坊大港亭写生画作唐晓说,来到新余的这几天他发现,走到哪里几乎都有村文化广场,墙上有老百姓都能看懂的宣传画,村内有供村民锻炼身体的健身器材。“这些举措不但很接地气,还处处体现着政府服务群众、引导教育群众的用心。”“有相同,又不尽相同。每个地方又都因地制宜、各有特色。”唐晓说,有的村把文化遗产保存保护得很好,到处都是古建筑,做到了文化传承;有的村又致力于传统农业转型和脱贫产业发展,增加村民收入,带动全村脱贫致富,让人们都过上好日子。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效都激发了他的创作热情,让他很有创作灵感。
“‘聚焦脱贫攻坚’写生创作万里行活动能够让我们有机会、有条件走进最鲜活的生活当中,了解老百姓的生活现状,亲身感受变化,是让人很受教育和鼓舞的。艺术作品就是要面向生活,用画笔画出脱贫攻坚的好政策,画出老百姓进入小康生活这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展现出老百姓生活的满足与喜悦,反映出时代变化。作为画家,我也会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来服务群众,服务社会,这也是我们的社会责任和使命所在。”唐晓说。
延续抱石精神描绘美好画卷
——访上海美协副主席陈琪“我是第一次来到新余这个城市,在这里,能够感受傅抱石先生家乡的山水人文,描绘一草一木,亲身体会脱贫攻坚好政策给人民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全国的著名美术家们互相学习和交流,我觉得‘聚焦脱贫攻坚’写生创作万里行活动举办得十分有意义。”接受采访时,上海美协副主席陈琪对新余的城市发展和写生活动的举办都很有感慨。
陈琪告诉记者,他对傅抱石先生非常崇敬。“傅抱石先生当年就呼吁传统创作转型,带领着全国的画家下基层,走了两万多里,一路上描绘祖国的大好河山。大家边实践边创作,形成了一大批反映美丽山河的好作品,成就了一个时代的山水画创作。”陈琪说,在他看来,“聚焦脱贫攻坚”写生创作万里行正是对傅抱石先生精神的一种延续。
陈琪写生画作“艺术源于生活,是和生活紧密相连的,要用艺术手法去表现出更火热的生活。比如说葫芦、火龙果这些在生活中常见常吃的东西,如果不深入了解它背后的故事,它身上所赋予的意义,是很难进行艺术创作的。但亲身来到产业基地,了解它是扶贫产业的成果,了解它今年大丰收,了解它是村里的‘希望’,这就是不一样的体验,这就是最鲜活的东西,这就是创作的源头。”陈琪说。
接下来,美术家们在新余所创作的作品还会在北京进行展览。陈琪表示,通过手中的笔让更多的人知晓和了解新余的自然风光、产业成果和脱贫攻坚成效,既“高大上”又“接地气”,这就是文化艺术与基层生活最好的融合。
传承抱石精神讴歌伟大时代——访宜兴画院院长杭中吉
万水千山总是情,一笔一墨绘乡村。
连日来,和省内外其他美术家一道,来自江苏宜兴的画家杭中吉用手中的笔墨反映我市乡村脱贫攻坚、美丽乡村、生态文明工作成就,反映有关乡村脱贫攻坚工作所带来的巨大变化,反映新余人民脱贫致富的幸福感与获得感。一路走来,一路画。杭中吉被眼前的真情美景所感染,奋笔创作,孜孜不倦,体现了一个外乡艺术家对新余的深情厚爱。
杭中吉说,新余与江苏有着很深的渊源,“国画大师”傅抱石来到江苏国画院任院长,通过发起“祖国山河写生创作万里行”活动,号召全国各地的美术家行程约三万里,穿行于祖国的西南、西北和东北等省份,用他们的笔抒写祖国山河的新变化,反映新中国建设的新成就,通过走近生活、贴近实际的现实主义创作,推出了一大批有影响力的绘画精品力作,讴歌了伟大的时代和人民。这次活动,不仅奠定了傅抱石先生在中国美术界的地位,也让江苏国画院在全国美术界中斩露头角。
杭中吉辉江写生画作感召于这位国画大师的艺术创作精神,杭中吉不远千里来到新余,只为一睹处于时代变化中的新余风采。写生采风过程中,他倘佯于村民家中、田间地头,围绕新余乡村的风土人情、脱贫攻坚实践、农民朴实生活等内容进行了大量的创作,通过绘画作品展现新余乡村美丽的自然风光和淳朴善良的民风。作为一个老艺术家,不顾酷暑,杭中吉几番深蹲于新余的美丽乡村,无非是对傅抱石先生人格的敬仰和对于艺术精神的传承与追随。
“艺术创作,最根本的问题是搞清楚为谁创作、为谁立言,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杭中吉对记者说,一个艺术家只有真正地深入到生活中,才能创作出让人民佩服和喜欢的作品。更重要的是,艺术家们要更加观照现实,聚焦现实生活,画出反映中国当代社会发展进步和人民蓬勃向上精神面貌的作品,这样才能于愧于这个时代,无愧于人民艺术家的灵魂。
画说新余扶贫情系美丽乡村
——访宜兴画院画家李龙宝
感召于“国画大师”傅抱石先生的艺术精神,李龙宝受邀踏上渝钤大地,一睹新余乡村特别是脱贫之后的乡村风貌。与此前对江西革命老区的初步印象不同的是,在他的眼中,新余的乡村面貌完全是另外一种新模样,一排排整齐划一的小洋房,村里四通八达的硬化沥青路,还有村里的扶贫产业兴起以及满园的瓜果飘香,都给他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这些变化,得益于党中央的好政策,也得益于新余各级党委、政府带领群众一年又一年地实干。”李龙宝说。
几天来,李龙宝先后奔赴红山、大港亭、辉江、穑诞等村落,参观了有关村落精准扶贫之路的展板和展馆,聆听了许许多多动人的脱贫故事。他穿梭于新余的美丽乡村当中,用画笔描绘了绿水青山、村庄农户,聚焦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新变化,创作出多幅有灵魂、有温度、接地气、反映新时代的精品力作,热情讴歌了我市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取得的新成就。李龙宝对记者说,来到新余这片陌生的山水,通过采风写生和学习交流获得了许许多多创作灵感,激发了创作动力。
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我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今年,又是傅抱石先生发起的祖国山河写生创作万里行活动走过60周年的年份。在这次“聚焦脱贫攻坚”写生创作万里行活动中,中国美协、江西省文联和新余市组织美术家们深入脱贫攻坚一线,积极将文艺创作工作融入到脱贫攻坚的伟业中,用画笔描绘脱贫攻坚中翻天覆地的变化和脱贫群众奋发图强的感人事迹。他说:“通过这次活动,将更加坚定以人民为中心的艺术导向,用实际行动来书写美术家们服务人民群众的新篇章。”
产业有特色环境很优美
——访中国美协会员、江西师大傅抱石研究所所长刘文辉“今天到金鸡布村来采风,耳闻目睹这个村庄还是不错,比如村庄环境很优美,扶贫产业也很有特色,听村干部介绍,这里种的草皮都销到雄安新区,老表种的茶叶市场上供不应求,这些都很不简单。这也充分说明我们各级干部在脱贫攻坚方面是下了功夫,做了实事。所见所闻令人振奋,无疑将激发艺术家的创作灵感,创作出一批接地气、有分量的绘画作品。”采访时,中国美协会员、江西师大傅抱石研究所所长刘文辉如是说。
作为一名艺术家,刘文辉用专业的眼光、从美学的角度审视村庄后认为:金鸡布村打造得还是很好的,包括农民房屋建设形式、颜色、造型都比较统一。村干部还特别提到这个村村民家装的空调不多,这足以说明村里生态环境好温度还是比较适宜的。能有这么好的环境,这决非一日之功,都是大家努力奋斗的结果。
刘文辉告诉记者,这次到村里主要是想通过画笔来大力宣传村里的脱贫攻坚成效,宣传这里的特色,村里主要有几个特色:首先是这里的农村面貌有特色,第二个是这里的产业有特色,第三个是这里的周边环境有特色,有古建筑、古桥、古树,这些对于艺术家来说,更能激发起创作兴趣。因此,在创作中,我会先整体地了解一下村里的状况,发现最好的素材,创作最优秀的作品,展现时代风貌。
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精品力作
——访江西省美协原主席、画家蔡超
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脱贫攻坚决胜之年,江西是文化大省,同时也是全国脱贫攻坚主战场之一。在这个盛夏时日,中国美术家协会、江西省文联和新余市委、市政府共同主办这么一次写生创作万里行活动,用画笔描绘绿水青山、村庄农户,聚焦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新成就、新变化,以及扶贫干部攻坚克难、劳动人民昂扬向上的精气神,意义特别重大。
几天来,蔡超和其他美术家一道走访了渝水区罗坊、姚圩、人和的几个村落,走访了当地的扶贫村,参观了产业发展基地和脱贫之后的乡村新面貌,用画笔描绘这一方山水的新变化,古朴村落的新面貌和脱贫群众的新生活。“我们感觉,在党的政策春风吹拂下,新余的农村不仅更美了,农民们特别是贫困群众的精神面貌更是有了很大的改观,大家都在拥抱新时代,都在奋力拼搏走进我们的小康生活。”蔡超说。
蔡超红山村写生画作作为画家,蔡超曾多次去过贵州的山区。此次赴余写生创作,给他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姚圩镇少数民族扶贫村——红山村。多年前,这里的居民从贵州的深山老林移民过来。村民们跟他说,这里的生活与原来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原来住的房子简陋得不能再简陋,下面养猪,上面住人,搬到新余来感觉就完全像一个家了。虽然刚来时很辛苦,但在党和政府的关怀和帮助下,日子越过越红火,大家一起携手走进了小康。
蔡超一路走,一路画,印象较深的还有新余乡村的产业兴旺了,每到一个地方,端上来的水果都是村民们自己种的,有葡萄、火龙果,还有翠冠梨,形形色色,品种多样,最直接的感受就是农民的生活真的变甜了。走进村里,他还有一个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农民的房子变漂亮了,很多村庄规划得很好,有点像江浙一带的新农村了。
蔡超对记者说,他们这次来余,就是想通过写生创作活动,反映脱贫攻坚“两不愁、三保障”成效,反映新余脱贫攻坚、美丽乡村、生态文明工作成就,反映新余脱贫攻坚工作所带来的巨大变化。60年前,傅抱石先生在全国美术界发起写生创作万里行活动,创作了许多反映祖国建设成就、讴歌伟大时代的精品力作,这是傅抱石先生在中国绘画史上留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习近平总书记曾寄语文艺工作者,“要繁荣文艺创作,坚持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相统一,加强现实题材创作,不断推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他想,类似今天这样的活动,是艺术家们不断增强“四力”、贴近生活、讴歌时代的一次非常好的实践,这也是艺术家们必须完成的历史使命。
来源:新余日报
编辑:孙晨皓
小编推荐
要大变样了!新余这里已全面启动建设15个创建项目!附列表!公开!新余这些企业被行政处罚!江西查处24名违规高考考生美丽乡村入画来——全国美术家走进金鸡布村、防里村采风预览时标签不可点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yushizx.com/xysmj/67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