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新余交通
70年,新余!
一部交通发展史,半部新余城市发展史。从蜿蜒曲折的“羊肠小道”,到平整宽阔的柏油路;
从出行基本“靠双脚”,到现在的“抬脚上车”;
从曾经的交通不便,到如今的畅通无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新余的道路交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公路成网,火车飞驰,天堑变通途。
今日聚焦70年来新余的交通成就,一起来看看↓↓↓
新余素有“赣西明珠”之美称。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市围绕构建安全、便捷、无缝衔接交通运输体系中心,积极探索交通运输发展的新思路、新理念、新措施,着力调整交通运输结构,拓展服务功能,提高发展质量,提升服务水平,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日新月异,成为引领我市各项事业快速发展的“先行官”。
路网纵横
绘就立体大交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我市公路基本是坑洼不平的土路,城市与乡村之间没有便利的交通设施,交通不畅,群众的出行很不方便,主要靠步行或自行车。直至上世纪80年代初,新余公路基础设施还比较落后,公路等级标准低、路况差、密度小,没有高等级公路,等外公路占比大。全市每年有万吨货物无法进出,交通一时成为制约新余经济发展的巨大“瓶颈”。要致富,先修路。一直以来,我市紧抓交通改革,坚持“交通先行”的指导思想,创新思路,多元布局,公路、铁路、水路“三路”并进,逐步探索出一条交通大发展的路子。目前,全市公路总里程达.公里,基本形成了以高速公路、国道及省道为骨架,县、乡和村道为支撑,功能结构完备的公路路网体系。中外合作修建清宜公路,首开全省地市引资修路先河。赣粤、沪瑞、大广三条高速公路和四条省道在新余交汇,成为全国城市中少有的高密度高速公路通过的城市,构建了新余与“长珠闽”对接的5小时经济圈。国道线(分宜段)
近年来,我市的铁路及水路建设也焕发出勃勃生机。年9月16日,江西境内首条高速铁路——沪昆客专南昌至长沙段正式开通运营,新余北站(高铁站)正式运营,标志着本市进入高铁时代。新余市境内已建成的铁路共有国家铁路2条(沪昆客专和沪昆铁路)、地方铁路线2条(上新铁路和分文铁路),总里程.3公里,其中高速铁路里程约63公里,铁路网密度达公里/万平方公里。蒙华铁路新余段50.33公里,年8月接触网热滑试验成功,具备行车条件,预计年10月1日通车。年,全市拥有客运船舶41艘,完成水路旅客运输量45.3万人,旅客周转量万人公里,同比增长1.34%和1.45%。沪昆高铁(新余段)畅通天下
紧跟改革大步伐
一路通,则百业兴。跟随改革开放的脚步,全市路网迎来质的飞跃,交通运输更是“一日千里”。年,全市客车49辆,货车辆。时至今日,全市共有客运企业11家,公交企业16家,出租车企业6家,货运企业家,驾驶员培训机构25家。年,全市拥有各类营运客车辆(其中公交车辆),营运货车辆,完成货物运输量万吨,货物周转量万吨公里,同比增长14.18%和9.55%,年末全市民用轿车保用量辆,其中个人轿车保有量辆,较好地满足了经济发展、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运输需求。
九龙湾大桥
目前,全市共有各类物流企业近余家,其中公路运输型物流企业家、铁路7家、水路2家,其它为仓储配送、信息服务等物流企业。国家4A级物流资质企业4家。近年来,我市物流总量迅猛增长,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全市现有物流园区(中心)10个(已建成1个、在建5个、规划待建4个)。
近年来,人们的认知发生巨大的变化,尤其是在出行方式上。从城市公交、城际公交、城乡公交、出租汽车到公共自行车,推动了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目前全市共有城市公交线路42条,城际公交线路2条,城乡公交线路42条,渝水区实现了城乡公交全覆盖,全市符合条件的建制村通客车率达99.7%,出租车辆(其中分宜辆)。年,在“共享经济”的浪潮下,我市采取PPP模式建设覆盖主城区的公共自行车系统,在主城区布设自行车站点个,投放公共自行车辆,极大地提升了广大市民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提档升级
迈上发展新台阶
近年来,我市的交通运输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高速铁路、高速公路、普通国道到村村通水泥路,境内路网纵横交错,从公共自行车、公交车、出租车到遍地私家车,出行方式超乎想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变强,我市基本实现了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构建,初步形成了贯通南北、连接东西、通江达海的陆水立体大交通格局。余新公路
随着新一轮改革春风的吹来,环城路、四好农村路建设及新宜吉六县跨行政区转型合作试验区建设、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等项目、方案正在推进,我市的交通运输业又迎来新一轮的大跨越、大发展。环城路项目作为我市复市以来投资最大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也是近3年最重要的民生工程。项目总里程为57.3公里,总投资约38.3亿元,按照一级公路双向四车道标准建设,预计年上半年基本建成,将极大改善城区交通通行能力,届时环城路将成为串联高新园区、下村工业平台、高铁新区、渝水区、仙女湖风景区的“大动脉”,新余城区面积将扩大到平方公里,实现城市道路和环城公路高效畅达,建立城区“环形+放射”型的道路交通网络。“加快‘四好农村路’建设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是落实党中央关于农村公路建设重要指示精神的务实举措。”全市交通运输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充分认识“四好农村路”建设工作的重要性,按照《新余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的实施意见》和《新余市公路路域环境及交通秩序综合整治工作实施方案》,通过完善监管体系、人才保障、资金等方面多措并举全面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实现了“八个无”目标,营造安全有序、文明和谐的公路路域环境。
年5月28日,《新宜吉六县跨行政区转型合作试验区建设合作宣言》发布,我市交通运输迎来新的发展契机。在设施联通上,将着力推动新余通往上高、樟树、峡江等地的干线公路升级改造,构建出“环形+放射”型的公路路网格局,将六县区市“圈”成一个城市,构成“半小时交通圈”。新余之变首先是交通的巨变新余的发展首先是交通运输的快速发展新余小康,交通必须先行初心不改未来可期小新说
70年前
人们用脚步丈量土地,带起一身泥泞
70年后
一条条笔直宽阔、四通八达的公路
跃动着畅达快捷的发展节奏
相信未来
新余将迈向更加辉煌的篇章
觉得不错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yushizx.com/xysmj/61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