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率先建立起网格化民生通道,新余这

暖冬时节,行走在渝水区鹄山乡的村里田间,远处蒙山层峦叠嶂,近处徽派民居井然有序,眼前村民其乐融融。近年来,鹄山乡以“建美丽鹄山”为落脚点,在全市率先建立起网格化民生通道,对集镇环境进行整体改造提升,采取吃住医娱一体化模式促颐养之家建设,描绘出一幅新时代美丽乡村精彩画卷。

---------

构建网格化民生通道群众满意率%

---------

▲网格员黄勤花陪贫困户到卫生院办理医疗报销手续

近日,鹄山乡74岁的贫困户习秋连遇上一件暖心事儿。因子女常年不在家中,自己年事已高又患有肢体残疾,残疾证的相关办理让他犯了难。网格员黄勤花了解情况后,主动上门帮他理清资料,送到相关部门,证件办理成功后,又“送证”上了门,让习秋连足不出户就办好了残疾证。像这样暖心的事儿,鹄山乡几乎每天都在发生。

▲网格员义务为老人量血压和为民代办事项

为从根本上解决好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年新班子到位,鹄山乡就在全市率先建立起网格化民生通道,每个村委配备一名网格员,积极为群众开展新农保、新农合、计划生育、五保、低保、党组织关系转接、民事调解等各项民事代办服务。截至目前,全乡网格员累计为民代办事项多达5.2万余件,其中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户办理民事代办余件,收到群众反馈意见建议余条,群众满意率达到%。

▲乡、村干部按照包片情况走访联系群众

鹄山乡党委书记胡林敏介绍,按照“界定清晣、管理方便、责任明确、上门服务”的原则,该乡依托现有农村基层组织结构,建立四个层面的服务网格。即全乡设一个总网格,每个村委为一个网格,每个网格再根据乡、村干部包片情况划分成若干片区,每个片区再划分成若干子网格,共划分为9个网格、31个片区、72个子网格、名乡村干部走访联系户家庭,实现全乡所有家庭全覆盖。同时,设立了网格化便民服务办公机构,每个村委聘请一名懂电脑操作、有一定群众基础、善沟通交流的本地村民为专职网格化服务员,并投入10多万元为每名便民服务员配备一间办公室,配置电脑、打印机、电话、办公桌、电子血压器等设备。

▲网格员深入村民家中,了解群众的帮扶诉求

网格化民声通道便民服务员每个月(大村委每两个月)辖区内所有农户要走访一遍,尤其是贫困户,乡、村委、组干部和专职便民服务员深入村民家中进行走访,解决村民提出的帮扶诉求,同时将印有网格员联系电话的卡片发至每家每户,便于走访联系对象特别是在外来务工人员能随时反映诉求或咨询、办理相关业务。在走访过程中,通过家庭基础信息采集表、重点人员信息采集表、民事代办登记表、社情民意登记表和征求意见登记表,每家每户建立了“家庭档案”。在办理各类补贴、调解矛盾纠纷时,可在短时间内调阅档案,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让工作开展得心中有底、有理有据、有证可查。

随着该项工作长期、持续、深入地开展,乡村干部经常性地深入群众家中,与村民促膝长谈,畅聊家长里短,村民提出的诉求得到快速高效解决,党群关系更加密切。

---------

人居条件显著改善农民生活展新颜

---------

农村环境清新优美,集镇市场规范宽敞,生产生活条件改善,是广大群众所盼、所思、所向。年年初,为重新塑造边贸集镇形象,鹄山乡突出重点、统等全局,不断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以货运通道通车为契机,彻底解决货车途经集镇所带来的问题,对鹄山集镇形象进行整体改造提升。

▲正在改造中的鹄山集镇

记者在该乡集镇看到,平整宽敞的沥青路面两旁是整齐的徽派风格建筑,集镇农贸市场的招牌大气美观,市场内摊位规划整齐有序,美丽乡村雏形已经初现。鹄山乡综治专职副主任简少华向记者介绍,以前本就不宽敞的集镇常有货运车辆往来,不仅造成拥堵、损坏道路,扬尘也十分严重,给周边村民的生产生活环境带来严重影响。随着投资近万元、全长6.1公里的蒙山大道的建成通车,货运车辆一律不途经集镇,集镇改造拆除了原有破损水泥混凝士路面,铺设沥青路面,对1.5万平方米的道路重新改造。集镇沿街建筑统一风格,做到建筑风格、广告牌设立风格统一。新建开张的集镇农贸市场占地面积约平方米,设置有64个经营摊位。同时,改造集镇雨污管网,实行雨污分流;加大集镇绿化面积,重点打造集镇绿色生态居住环境;完善集镇附属设施建设,例如路灯、停车位和垃圾桶等基层设施的建设,项目预计年底全面完工。“以前,集镇道路损坏严重,两旁的房屋也破败不堪,走起路来还得小心翼翼。”鹄山乡村民黄满根颇有感慨地说,“现在,路变宽敞了,货车不走集镇了,空气都好多了。路边摆摊的小商小贩也都规范到农贸市场,环境变好了,买菜都方便多了。”

▲鹄山广场

与黄满根有着同样感受的还有村民唐枚兰。今年,占地平方米的鹄山乡集镇广场正式竣工,约米的游步道完工,村民们终于有了休闲娱乐好去处。“以前每天下班回家后都不知道能去哪、去干吗,挺无聊的。”唐枚兰说,“自从集镇广场建成后,家里老人们饭后都会约上邻里去散散步,我还买了个篮球,休息时就去打打球。最高兴的就是孩子们了,可喜欢去广场玩了。”据介绍,集镇广场现配套有篮球架2个,乒乓球桌2个,太阳能路灯16盏,3A旅游公厕一个。广场集党建宣传、廉政建设和体育设施于一体,极大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成为群众休闲时的活动场所。

---------

建设“三心”颐养之家,打造农村养老民生工程

---------

▲鹄山村委颐养之家

今年5月29日,占地面积平方米,绿化面积近0平方米,建有两层,有62间房间的鹄山乡颐养之家正式开伙。不到半年时间里,老人就住满了。11月27日,记者在该颐养之家看到,老人们或在院子里散着步,或坐在自己房间前与“邻居”一起晒着太阳。到了饭点,便一起在食堂用餐,日子过得自在惬意。这是鹄山乡着力打造老人住得舒心、吃得放心、过得开心的“三心”颐养之家的一个缩影。

▲乡领导和颐养之家老人一起用餐

在9个行政村全覆盖的基础上,鹄山乡通过吃住医娱一体化建设模式,着力扩大颐养之家的有效覆盖率,建立11个颐养之家,为位“入家”老人提供一日三餐、精神慰藉、休闲娱乐等服务。让农村老人们既不脱离自己熟悉的家园,不改变原来的生活习惯,又能得到更好的照顾,真正做到老有所养、老有善养。

▲窝里村委颐养之家

走进鹄山乡颐养之家,这里书桌、衣柜、热水瓶等日常家具、用品一应俱全,每个房间还配备有独立卫生间,房间宽敞明亮,在房门上都仔细地贴上了姓名、年龄,甚至附上了“房主”的照片,可见用心之细。该颐养之家管理员告诉记者,下一步,还打算在颐养之家内部开展评比,比出老人之间的“邻里友好户”“卫生清洁户”等,让老人们生活更美好,环境更称心。

▲鹄山中心幼儿园志愿服务队到蓝塘村委颐养之家开展文艺表演志愿服务活动

老人袁爱英入住该颐养之家几月有余。除了日常吃住,她最爱干的事儿就是去到“亲情聊天室”,和自己在外务工的子女视频聊天。原来,为了让老人和子女能够随时互动,颐养之家专门配备电脑,安装聊天摄像头。同时,还设立娱乐室,配有空调,还有书籍和棋牌供老人休闲娱乐。志愿者服务队定期为“入家”老人开展医疗保健、精神关爱、法律援助等爱心敬老服务。鹄山中心幼儿园志愿服务队每月到各个颐养之家开展文艺表演志愿服务活动,进一步丰富老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颐养之家老人与子女亲情聊天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抓住乡村两级重点工作的核心,以党建工作为抓手,围绕做好民生服务的典型,打造美丽鹄山的雏形,抓好产业的转型。”胡林敏说,“首先是充分利用好这几年颐养之家和民事代办工作积累的经验,不断探索,大胆实践。其次是要提升理念,抓好由矿山企业向生态产业的转型,以建设美丽鹄山集镇、美丽鹄山乡村为目标,将鹄山建设成为干净、宜居、文明的生态小镇,进一步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来源:新余日报

记者:聂姝敏

编辑:吴彦樾值班编辑:谢丹

投稿邮箱:xinyuapp

.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价格
上海治疗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yushizx.com/xysmj/5144.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