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百科bull1516中国共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党的历史,关乎党的根基、党的形象、党的生命,也关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正确对待党的历史,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实现党的执政使命的必然要求,是应对意识形态领域挑战、抵制西方敌对势力西化分化图谋的必然要求,是开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局面的必然要求,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命运前途。

为了引导帮助广大党员学党史、信党史、用党史,促进党史教育可观可感、入脑入心、见行见效,杭州公司党工部推出《党史教育·百科系列》,每期选择1-2个题目进行剖析和解读。

1月5日 毛泽东针对红四军第一纵队司令员林彪的右倾悲观思想给他写了复信(即《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信中批评那种不愿做艰苦工作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错误倾向,指出只有中国工农红军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才是半殖民地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和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重要因素,星星之火,必将燎原。那种先争取群众然后再举行全国武装起义夺取政权的理论,是于中国革命的实情不适合的。毛泽东在这封信中,总结各个革命根据地的经验,发展“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开始形成了以农村包围城市,在农村地区先建立和发展红色政权,待条件成熟时再夺取全国政权的关于中国革命道路的理论。这是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武装夺取政权理论的重大发展。   2月6日-9日 红四军前委、赣西特委和红五、六军军委在江西吉安陂头召开联席会议(通称二七会议),毛泽东出席了这次会议。会议确定党的任务是深入土地革命、建立革命政权和发展工农武装。会后,根据这次会议的决定,将赣西、赣南特委合并为赣西南特委,刘士奇为书记,并建立了赣西南苏维埃政府。   2月 周逸群、段德昌等在湖北省洪湖地区领导的中央独立师(1929年底由鄂西游击总队改编而成,师长为段德昌),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扩编为红六军,孙德清任军长(不久因病离职,由旷继勋继任),周逸群任政治委员。   3月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推动下,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在上海成立,会上鲁迅作了题为《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的重要讲话。后来又成立了左翼文化界总同盟。左翼文化工作者及其各种组织,对于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扩大共产党的影响,反对国民党法西斯文化专制主义和文化“围剿”都起了重要作用。   4月 根据中共中央指示,中共鄂豫皖边特委会成立,郭述申任书记;并将原分属于鄂豫边、豫东南、皖西地区的红十一军改编为红一军,许继慎任军长,曹大骏任政治委员兼前委书记;6月,成立了以甘元景为主席的鄂豫皖特区苏维埃政府,标志着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正式形成。后来,红一军与蔡申熙、陈奇等领导的红十五军合编为红四军,旷继勋任军长,余笃三任政治委员。   5月 东江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东江苏维埃政府。同时,组成以古大存为军长的红十一军。   5月 毛泽东在江西省寻邬(今寻乌)县邀集有关方面代表开调查会,并写了《寻邬调查》。10月底,又对兴国永丰区做农村社会调查,写了《兴国调查》。毛泽东先后所作的大量农村调查研究工作,为党的土地革命政策的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调查研究思想。   5月 毛泽东针对红四军党内存在的教条主义错误倾向,写了《调查工作》(即《反对本本主义》)一文,强调“我们的斗争需要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必须同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这篇文章,初步论述了党的实事求是、独立自主和群众路线的基本思想。   5月中旬 中共中央在上海召开全国红军代表会议。会议讨论军队内党的组织、政治委员制度、士兵委员会和政治工作等问题,并决定各地红军要相对集中,主要战略区域的红军要合编成军团。这次会议对红军的发展和建设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月,中共中央和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央执行委员会在上海主持召开第一次全国苏维埃区域代表大会,讨论红军的组织和苏区建设等问题,并通过《政治决议案》、《土地暂行法》等文件。这两个会议也有一些“左”的错误,提出了无条件地扩大红军、继续宣传土地国有等主张,并认为目前苏区的主要危险是右倾保守观念和“富农路线”,主要任务是进攻城市。   6月11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在上海召开。这次会议通过的由李立三起草的《新的革命高潮与一省或几省的首先胜利》的决议,对于中国革命形势、性质和任务等问题提出了一整套的错误主张,标志着以李立三为代表的“左”倾冒险错误在党中央占了统治地位。这次会议的决议,运用和发展共产国际过分夸大资本主义总危机“第三时期”理论和其他一些“左”的理论,片面夸大国内统治阶级的危机,过高估计革命力量的发展,否认中国革命和世界革命发展的不平衡性,否认中国民主革命的长期性,混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界限,并且不切实际地提出争取以武汉为中心的附近省区的首先胜利,进而在全国推翻国民党政权,建立全国革命政权的“左”的“策略总路线”。不久,李立三等人制定了以武汉为中心的全国总暴动和集中全国红军进攻中心城市的冒险计划,幻想能够“会师武汉”、“饮马长江”;随后又将党、团、工会的各级领导机关合并为准备武装起义的各级行动委员会。这个“策略总路线”推行的结果,使城市工作、各地红军和根据地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失。   6月 根据中共中央指示,红四军、红十二军和红六军(7月改称红三军)在福建汀州(即长汀)整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一路军,朱德任总指挥,毛泽东任政治委员。不久,红军第一路军改称为红军第一军团,成立了中共红一军团前敌委员会,毛泽东任书记。全军团共有两万余人。红五军和红八军,在湖北大冶合编为红三军团,彭德怀任总指挥,滕代远任政治委员,并组成中共红三军团前敌委员会,彭德怀任书记。7月,由湘鄂边工农革命军第四军改编的红四军与红六军在湖北公安会师后,组成红二军团(红四军改称红二军),贺龙为总指挥,周逸群为政治委员,并组成了中共红二军团前敌委员会,周逸群任书记。9月,鄂西特委改为湘鄂西特委,中共中央派邓中夏任二军团政治委员、前委书记和特委书记。同时成立湘鄂西苏维埃政府。   7月27日 红三军团趁国民党湖南省政府主席、第四路军总指挥何键部兵力追击张发奎、李宗仁部的机会,迅速攻占长沙城,十天后被迫退出。8月23日,红一军团在湖南浏阳永和市与红三军团会合后,组成红军第一方面军、中共红一方面军总前敌委员会和中国工农革命委员会。朱德任总司令,毛泽东任总前委书记兼总政治委员和中国工农革命委员会主席。红一方面军成立后,根据中共中央指示,再次攻打长沙,因两次攻城不克,遂移师江西,攻占吉安,扩大了赣南、湘东的红色区域。7月下旬,根据中共中央指示,赣东北革命根据地的红军正式组成以周建屏为军长,吴先民为代政治委员,胡庭铨为前敌委员会书记的红十军。赣东北革命根据地后来进一步发展为闽浙赣革命根据地。   9月24日-28日 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召开六届三中全会。会议前在瞿秋白、周恩来等主持下,根据共产国际的指示,已纠正了部分“左”倾错误。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批评了以李立三为代表的“左”倾错误,停止了李立三等组织全国总起义和集中全国红军进攻中心城市的冒险行动。这样,就在中共中央结束了以李立三为代表的“左”倾冒险错误的统治。   10月下旬 红一方面军总前委和江西行动委员会在江西省新喻县(今新余县)罗坊召开联席会议。会议根据国民党军队即将开始向中央苏区“围剿”的实际情况,决定红一方面军不再去进攻大城市,而是东渡赣江,退到根据地内作战,以便打破敌人的“围剿”。会议通过的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一方面军及江西党的任务的决议,强调红一方面军在作战时要灵活运用战略战术。10月30日总前委会确定“诱敌深入”的作战方针。   10月 共产国际执委会向中共中央发出《关于立三路线问题的信》。信中称中共六届三中全会是“调和主义”。王明等在10月底先于中共中央得知这一信件的内容之后,乘机打着“拥护国际路线”、“反对立三路线”、“反对调和主义”旗号,要求彻底改选党中央的领导机构。   11月1日 红一方面军总部下达“诱敌深入赤色区域待其疲惫而歼灭之”的命令,红一方面军移师赣江东岸,随后又向根据地中部退却。12月16日,蒋介石纠集十万兵力,对中央苏区开始进行第一次军事“围剿”。30日,红军在毛泽东、朱德指挥下取得了龙冈战役的胜利,毙伤俘敌近万人,缴获各种武器九千多件,并活捉国民党军第十八师师长张辉瓒。接着,红军乘胜追击,又在东韶歼敌一个多旅,缴获各种武器二千多件。至此,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这次“围剿”。   11月上旬 国民党军队采取“分区重点围攻,步步为营,逐步清剿”的方针,开始对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大规模“围剿”。到1931年的下半年,洪湖地区的军民在湘鄂西特委的领导下,先后进行了3次反“围剿”的斗争,使红军的武装力量得到了发展。   12月上旬 国民党军队近十万人,对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开始举行第一次“围剿”。到翌年春,红军采用避强击弱和“群众战争的战略战术”,经过一系列战斗,共歼敌数千人,胜利地粉碎了敌人的这次“围剿”。3月,红四军转入进攻,在双桥镇又歼敌五千余人。

 1月7日 根据共产国际的指示,中国共产党六届四中全会在上海召开。出席会议的除中央委员、中央候补委员22人外,还有全总、海总、铁总党团、团中央、苏维埃准备委员会以及白区党的基层组织的代表,共37人。共产国际代表米夫出席了会议,并不断使用组织手段控制会议的进行。会上,王明(陈绍禹)等在米夫的支持下,以“执行国际路线”、“反对立三路线”、“反对调和主义”为旗号,虽然也批评了李立三的一些“左”的错误,但却指责以李立三为代表的错误是在“左”的词句掩盖下的“右倾机会主义”,提出一系列比李立三冒险错误还要“左”的错误观点。会议通过《中共四中全会决议案》,补选了中央委员和改选了中央政治局:李维汉、贺昌退出中央委员会,增补王明、沈泽民、夏曦等九人为中央委员;瞿秋白、李立三、李维汉退出中央政治局,新选王明、任弼时、陈郁、刘少奇、王克全五人为政治局成员。1月10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决定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由向忠发、周恩来、张国焘组成。通过四中全会,王明等人实际上掌握了中共中央的领导权。从此,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错误统治全党达4年之久。六届四中全会及其以后的中央,一方面提拔了一些“左”倾教条主义者和宗派主义者到中央的领导岗位,另一方面过分地打击了犯立三冒险错误的同志,错误地打击了以瞿秋白为首的所谓犯“调和路线错误”的同志,并在“反右倾”的口号下,打击了何孟雄、林育南和李求实等。不久,何孟雄等被敌人逮捕,他们在狱中坚贞不屈,英勇就义。   1月 四中全会后的中共中央进一步要求在苏区内“以最大的决心”反对取消派、“AB团”(该团是1926年冬在南昌成立的反革命组织。次年4月初在革命力量打击下即行解体,当时,党中央对这种状况是不了解的)等。在此之前,党中央就提出加紧反对取消派和广泛地开展肃反工作。从1930年上半年开始,中央苏区开展对所谓“AB团”的斗争,12月发生了“富田事变”。1931年2月,中共中央给红一方面军总前委、江西省委、各特委、各地方党部的指示信中,再次强调“为着肃清AB团与一切反革命派而斗争”,并决定派中央代表团前往中央苏区全权处理“富田事变”问题。接着,鄂豫皖、湘鄂西、闽西等根据地,也进行了反改组派、“AB团”和社会民主党(在中国从未建立过)等的斗争。由于缺乏经验,错误地进行反“AB团”、社会民主党等的斗争,混淆了敌我矛盾,使肃反扩大化,许多优秀干部和群众遭到杀害,造成了严重后果。   1931年底,周恩来到达中央苏区,任苏区中央局书记。翌年1月7日主持召开苏区中央局会议,作出《关于苏区肃反工作的决议案》,着重批评了肃反工作中的扩大化错误,并提出了改进措施。以后,肃反扩大化的趋势有所抑制。   1月15日 根据六届四中全会前中共中央的决定,中共苏区中央局在江西省的宁都县小布成立。党中央指定周恩来、项英、毛泽东、朱德、任弼时、余飞、曾山及湘赣边特委一人、共青团中央一人为委员,周恩来任书记。在周恩来未到职前,暂由项英代理书记。1931年8月30日,党中央作出《关于中央苏区党组织问题的决议》,决定由周恩来、项英、毛泽东、任弼时、王稼祥、顾作霖、邓发、朱德八人为苏区中央局委员,毛泽东代理书记,10月,经中共中央正式批准。11月初赣南会议后由项英代理书记。   1月27日 罗章龙等因在中共六届四中全会后非法成立“第二中央”、“第二省委”、“第二区委”、“第二工会党团”等组织,进行分裂党的活动,被开除出党。   2月10日 王明的《两条路线》(后改称《为中共更加布尔塞维克化而斗争》)小册子正式出版。翌年3月,王明在莫斯科加以修补后再版,广为散发。这本小册子,实际上是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的总政治纲领。   2月 中共中央政治局和共产国际远东局共同为全国苏维埃第一次代表大会起草了五个文件,即土地法、劳动法、经济政策、红军决议案、苏维埃组织法。在这些文件中,提出了许多过左的政策,如规定地主“不得有任何分配土地的权限”、“富农”可以分得较坏的“劳动份地”、“限制资本主义的发展”以及提出过高的劳动条件和工资要求等。2月17日、19日,中共中央分别给鄂豫皖边特委和赣东北特委发出指示信,要求贯彻执行。   2月27日 毛泽东依据2月8日中共苏区中央局通告第九号《土地问题与反富农策略》的精神,以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总政治部主任的名义写信给江西省苏维埃政府,确定了土地改革后农民对土地的所有权,并指出所以这样规定,“是民权革命时代应该有的过程,共产主义不是一天做得起来的”,只有实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阶段所必需的政策,“才是真正的走向共产主义的良好办法”。   3月中旬 国民党军队十余万人,采取“追堵兼施”的方针,对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开始组织第二次大规模“围剿”。红军采用灵活机动、避实击虚、各个击破的战法,经独山、浒湾、桃花等战斗,到5月底,共歼敌五千余人,胜利地粉碎了敌人的“围剿”。   3月开始 六届四中全会后的中共中央,派夏曦到洪湖;派任弼时、王稼祥、顾作霖组成中央代表团到中央苏区;派张国焘、沈泽民、陈昌浩到鄂豫皖;派曾洪易到赣东北,等等。以开展所谓“反右倾”斗争,“改造各级党的领导”,进一步推行“左”倾冒险主义。3月下旬,湘鄂西中央分局成立,夏曦任书记。5月12日,鄂豫皖中央分局成立,张国焘任书记兼鄂豫皖军事委员会主席,取得了鄂豫皖党政军的领导地位。   4月 蒋介石调集二十万兵力,任何应钦为陆海空军总司令南昌行营主任,采取“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战术,对中央苏区开始进行第二次“围剿”。红军在毛泽东、朱德指挥下,采取集中优势兵力,先打弱敌,在运动中各个歼灭敌人的方针,从5月16日至31日,十六天内,由东固、富田向东转战,连续打了五个胜仗,横扫七百里,歼敌三万余人,缴枪二万余支,粉碎了国民党的这次军事“围剿”。   5月9日 中共中央作出《目前的政治形势及党的紧急任务》的决议,强调改造苏区各级领导机关,号召白区党组织发动群众,必须在“五卅”当天于上海、南京等大城市举行示威或飞行集会,不这样做,就是“极可耻的取消主义与逃避主义”。这是王明“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在实际工作中的进一步贯彻和发展。   7月 蒋介石调集三十万兵力,并亲任总司令,采取“分路围攻,长驱直入”的战术,兵分三路对中央苏区开始进行第三次“围剿”。红军三万多人在毛泽东、朱德指挥下,采取“诱敌深入”、“避敌主力,打其虚弱”的战略方针,由闽西北出发,绕道千里,回师赣南兴国,从8月7日至9月15日,先后在莲塘、良村、黄陂及老营盘等地共歼敌三万余人,缴枪一万四千八百余支,胜利地粉碎了敌人的这次“围剿”。   9月18日 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沈阳。东北军张学良奉蒋介石“绝对不抵抗”命令,让东北军大部撤至山海关内,只有一部分奋起抵抗。随后几个月内日军即占领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九一八事变激起全国人民的抗日怒潮,各地人民纷纷要求抗日,反对蒋介石国民党的不抵抗主义。上海学生罢课、工人罢工,平、津、沪、穗等地学生纷纷奔赴南京请愿,要求国民党政府对日宣战。蒋介石在11月30日发表演说,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方针,一方面“围剿”主张抗日的红军,一方面镇压抗日爱国运动,逮捕和枪杀爱国学生。11月29日,秘密杀害爱国人士邓演达。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影响下,东北各种群众抗日武装直接同日本帝国主义展开了英勇斗争。12月19日宋庆龄发表时局宣言,指责蒋介石国民党“以反共为名来掩饰它对革命的背叛”,“过去北洋军阀所不敢做的事,都在‘党治’的名义下,毫无顾忌地做出来了”。这时,上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也开始改变政治态度,要求蒋介石国民党在政治上“改弦易辙”,停止反共内战政策。一些具有爱国心的国民党军队将领也反对不抵抗主义,要求抗日。在全国抗日反蒋浪潮的冲击下,以及反国民党统治集团争权夺利的斗争,蒋介石再次采取以退为进的策略,于12月15日宣布下野。   9月 王明决定去莫斯科,担任中共中央驻共产国际代表团的负责人,经共产国际批准,由秦邦宪(博古)、张闻天(洛甫)、卢福坦(翌年被捕叛变)等人组成的中共临时中央政治局在上海成立。临时中央政治局揭露了九一八事变以后日本的侵略和国民党的不抵抗主义,号召全党同工农下层小资产阶级群众结成抗日反蒋统一战线,发动和领导群众开展反对日本侵略者和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武装斗争。但是临时中央继续推行和发展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错误政策,夸大国民党统治的危机,极力主张红军夺取中心城市;强调日本进攻苏联的可能性,把“武装保卫苏联”作为头等重要任务,忽视中间阶级的抗日民主要求,把中间派别看成“最危险的敌人”。因而对当时的抗日民主运动未能给以正确的领导。   9月22日 中共临时中央发出《中央关于日本帝国主义强占满洲事变的决议》。决议提出党在目前的中心任务是加紧组织领导群众开展广大的反对日本帝国主义暴行的运动;同时提出日本帝国主义的军事行动“是最露骨的反苏联战争的序幕”,要求广大群众为“反对进攻苏联和苏区,拥护苏维埃,武装保卫苏联,反帝国主义的强盗战争而斗争”。   10月 红二十五军成立,军长旷继勋,政委王平章,辖第七十三师、第七十四师、第七十五师。   11月1日-5日 在中央代表团主持下,中央苏区的党组织在江西瑞金召开第一次代表大会(赣南会议)。会议虽然肯定了“中央苏区是获得了伟大的成功”,红军粉碎国民党军三次“围剿”是“开辟了战争史中的新纪元”,但又认为在执行“国际路线”中犯了许多严重的错误,把毛泽东的正确主张指责为“狭隘的经验论”,“富农路线”和“右倾机会主义”,强调“要集中火力反右倾”,反对“游击主义”,开始排挤毛泽东在中央苏区对党和红军的正确领导。   11月7日 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红四军与红二十五军在黄安县七里坪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徐向前任总指挥,陈昌浩任政治委员。从11月至1932年6月,红四方面军成功地运用围点打援、迂回包围、近战夜战等战术,连续发起了黄安、商(城)潢(川)、苏家埠、潢(川)光(山)四个战役,共歼敌约六万人,使敌人的第三次“围剿”计划破产。这时红四方面军发展到四万五千余人。   11月7日-20日 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瑞金召开,通过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劳动法》、《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土地法》、《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关于经济政策的决定》等重要文件,宣告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并选出63人为中央执行委员。25日,组成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也称中国工农红军革命军事委员会),以朱德为主席,王稼祥、彭德怀为副主席。27日,中央政府执行委员会举行第一次会议,选举毛泽东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项英、张国焘为副主席。   12月14日 在红军反“围剿”胜利的影响和全国抗日反蒋浪潮的推动下,有中共地下党工作的国民党第二十六路军一万七千余人,在赵博生(共产党员)、董振堂、季振同、黄中岳率领下,于江西宁都举行起义,加入红军,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团,由季振同任总指挥,萧劲光任政治委员,董振堂任副总指挥兼第十三军军长,赵博生任参谋长兼第十四军军长,黄中岳任第十五军军长,何长工、黄火青、左权分别任三个军的政治委员。   12月29日 共产国际关于反帝斗争问题致电中共中央,认为中心口号是“武装民众进行民族的革命战争,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反对一切帝国主义,争取中国民族的解放与独立,统一中国”,并提出“民族革命推翻国民党是反帝国主义民族革命战争胜利的先决条件”。

本期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本期编辑:许康

本期统筹:亓百星

党工部

赞赏

长按







































临沂白癜风医院
北京白癜风是怎样引起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yushizx.com/xysmj/3573.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