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文化发布喜迎十九大亮点连连看新
为庆祝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落实全省文化发展“”目标,激发全省文化创新活力,加快推进文化强省建设,日前,江西省文化厅向各设区市、省直管县(市)文广新局、赣江新区社会事务局征集争当文化强省排头兵“看特色、看亮点”案例。现将优秀案例分享如下,供大家赏读。
年7月14日,新余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一场新闻发布会,时间不长、干货不少,举办“新余惠民文化消费季”、发放文化消费惠民卡(大礼包)、实施文化消费专项补贴政策、构建文化消费网络平台、促进文化新兴业态发展……今年2月,新余市被确定为国家第一批(第2次)文化消费试点城市,给新余的文化建设带来了很大的鼓舞,这是该市继成功获颁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后,又一次肩负起文化建设领域探路试水、示范引领的重要使命。上述的一系列实惠满满的举措正是新余市借创建国家文化消费试点城市之机向全市人民带来的文化“大礼包”。
新余市创建国家文化消费试点城市新闻发布会
背景缘由
随着人民物质生活的需要逐步得到满足,人们更加注重精神生活需要的满足,对文化活动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文化消费在生活消费中的比重越来越大。近年来,新余市不断促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得到显著提高。随着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文化消费市场正快速进入高潮期,扩大文化消费,不仅是该市推动文化生产、促进文化产业持续走强的内驱动力,更是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提升市民素质、建设文化强市,实现“三区两典范”工作目标的重要手段。
“十二五”以来,在江西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文化厅的精心指导下,新余市文化事业发展得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该市通过大力实施文化强市战略,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抓手,致力于打造文化实力强、文明程度高、科技创新快、生态环境好的区域文化中心城,全市城乡文明程度不断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逐步完善、文化实力显著增强、文化市场不断繁荣、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文化名城形象快速提升,为创建国家引导城乡居民扩大文化消费试点城市奠定了坚实基础。一是扩大文化消费的经济基础较为扎实。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8亿元,比上年增长8.5%,人均生产总值元,增长8.2%。二是扩大文化消费的产业基础较为扎实。年全市文化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亿元,增加值30.1亿元,占GDP比重3.17%,分别同比增长25%以上,高于GDP增速16个百分点。三是扩大文化消费的事业基础较为扎实。年该市被文化部、财政部列为全省第二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城市,通过两年多的创建,年10月该市已经顺利通过验收程序,创建成功。四是扩大文化消费政策优势较明显。年7月出台《新余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了一系列具有可操作性的政策支持,包括金融服务、项目引进、产业培育、园区建设、人才培养等,迎来了文化产业发展黄金期,文化消费的活力和潜能正有力促进文化消费的快速增长。
新余市创建国家文化消费试点城市工作方案
建立四项机制
(一)试点保障机制。组织领导保障方面。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试点工作,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市委宣传部部长和分管副市长为副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各县区也相应成立了由行政负责人为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政府主导的试点格局全面形成。今年以来,该市通过了市领导牵头召开全市动员大会、试点工作推进会等一系列高位推动工作会,在全市形成了浓厚的创建工作氛围。专项经费保障方面。今年1—8月份市财政用于扩大文化消费资金,已拨付到位的有万,其中包括20万元用于文化消费工作办公、宣传、资料印发等费用支出,推行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60万元、开展公益性的公共文化活动40万元、扶持和发展地方戏15万元、打造地方特色大型本地采茶戏《夏布谣》45万元等等。目前,市政府已追加文化消费试点工作经费万元,其中包括中央下拨的公共文化专项资金万元。
(二)责任倒逼机制。一方面抓责任,做到分工明确。该市对照文化部试点工作有关要求,考察借鉴北京、遵义、南京等文化消费先行城市经验,草拟了试点工作任务分解表,明确了各县区和成员单位的工作责任和具体任务。做到横向有指标,纵向有任务。另一方面抓考核,实行奖优罚劣。为了强化考核,该市除着手制定建立一系列工作考核制度外,市委市政府还将文化消费试点工作列为全市四大改革创新重点工作进行督办,列入全市年度绩效工作考核内容,年底将对各项考核情况进行通报,实行奖优罚劣。7月12日,市政协九届五次常委会专门听取了市政府关于该市文化消费试点等工作情况汇报。
新余采茶戏《夏布谣》
(三)全民共建机制。一是宣传发动造氛围。为营造浓厚的试点氛围,将试点工作做到家喻户晓、渐入人心,该市通过召开专门的新闻发布会、制作大型公益广告、悬挂宣传标语、新闻媒体宣传等多种形式,在全市进行高频率、多领域的宣传,使创建工作深入人心。二是部门互动增合力。在申报之初,确定参与的成员单位有文化、税务、金融、发改、商务、工信、旅游、统计等11个部门。在试点工作开展后,市领导从试点实际出发,结合该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考虑,将成员单位由11个部门扩大为27个部门,树立大文化理念,确保在各部门的多方位配合下,形成强大创建合力。该市已建立信息报送、协调沟通和联络员等制度,强化跨部门、跨区域的协同合作工作,通过定期召开协调会解决创建问题,不断强化工作合力。同时根据创建的需要,及时修改下发新的文化消费试点工作方案,确保最大限度发挥作用;三是企业参与试点。创建的关键,在于全民参与。为此,该市把吸引文化企业、市民群众参与创建,实现互惠互利作为工作目标。该市已培育出一批诚信守法经营、热心回报社会的企业,尤其是文化企业。他们愿意通过文化消费试点这个平台,为市民提供方便、提供实惠,同时扩大文化企业自身形象。例如,该市的中国洞都景区,门票零售价格是元,而该公司有强烈意愿参与文化消费试点,并承诺就参与文化消费试点平台的协议价格则是75元,优惠幅度超过50%以上。像这样的文化企业、商户很多,大家对文化消费试点工作的大力支持,也为该市开展文化消费试点工作注入了新活力、新动力,探索了新模式。
(四)“文化消费+”机制。探索文化消费+旅游,该市积极利用仙女湖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和全域旅游示范区的旅游双创契机,积极利用仙女湖风景区、中国洞都景区、凯光植物园等旅游景区的旅游资源,不断充实文化内涵,做大、做优已有的“中国七夕节”“中国七仙女传说之乡”等文化品牌,将旅游景区的门票、演出、文创产品等纳入文化消费试点范畴。8月18日,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中国七夕节特别节目《天下有情人》在该市仙女湖景区举行,市民不仅可以在家门口欣赏到最高水平的文艺演出,还可以亲身参与“爱的告白”等环节的互动直播节目,提升文化消费体验。该市正在通过文化创意的提升,刺激和引导市民的文化消费意愿,激励文化消费行为。探索文化消费+公共文化服务,7月9—10日,该市通过市采茶歌舞剧院的企业化运作模式邀请乌克兰钢琴演奏家在新余城区、分宜县举办2场音乐会,通过设立优惠票和低价票的文化惠民方式,达到培养市民文化消费、培育文化市场的目的。另外,该市拟投资亿元开展的城市升级三年行动计划中,历史文化街区建设及遗址保护以及图书馆、幸福书屋及“文化小馆”建设被市委、市政府纳入计划表,这些都是该市开展文化消费试点工作的内容之一。
新余市参与消费试点城市创建的企业——中国洞都景区
打好“三张牌”
(一)打好“传统文化”牌。年是我国将“七夕”纳入传统文化节日的第一年。作为“中国七夕节”发祥地、“中国七仙女传说之乡”,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余市在创建国家文化消费试点城市工作中,举办了中国(新余)“七夕节”系列活动。系列活动自今年3月启动,一直持续到8月底,包括“爱在仙女湖”影像大赛、爱情诗词大会、“为爱奔跑”微马活动、最美爱情故事大会、央视综艺七夕特别节目、首届七夕姻缘民俗文化旅游节和七仙女文化高峰论坛等七项活动。各地游客可以在仙女湖畔携手品尝新余美食,并肩同游湖光山色,一边领略穿针乞巧、兰夜斗巧、喜蛛应巧等七夕习俗,一边吟诗作赋,在字里行间传达爱意,一个既亲密又含蓄的中国情人节将呈现在世人面前。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中国文化报等中央、省市新闻媒体,宣传了该市打造中国七仙女文化品牌,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做法和经验。挖掘、传承和创新本土文化,推进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从今年起,该市在创建国家文化消费试点工作中,给中国七夕节赋予新的内涵、注入新的文化因子,力争把中国七夕节打造成综合性、唯一性、独特性的文化品牌活动,成为城市的文化印记。
(二)打好“休闲文化”牌。该市在国家文化消费试点城市创建伊始,针对全体市民喜爱的麻将休闲活动,采取正确疏导的方式,把这种休闲文化活动引上健康轨道,努力营造生动和谐、健康活泼的文化氛围,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麻将比赛活动,展示新余市民的新风采,丰富市民精神文化生活,不断提高全体市民幸福生活指数。该市还通过在仙女湖景区举办麻将系列比赛,留住了游客,而且吸引了不少回头游客,促进了全市旅游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三)打好“文化小馆”牌。为国家文化消费试点城市创建工作全域覆盖、无缝对接,结合该市—年城市三年提升计划,拟投入万元,重点抓好了20个文化小馆建设。通过在新余文化数字网、市电视台、新余日报、新余发布等市内主要媒体发布公告,征集小馆参与者,对文化小馆设置了科学准入条件,发挥了文化小馆对促进文化产业跨越发展的推动作用,用市场要素激活了该市文化产业发展的活力。通过政府积极引导方式,采取文化+娱乐休闲、文化+公益培训、文化+书吧、文化+餐饮、文化+众筹沙龙、文化+文艺演出、文化+名家工作室等方式,在城区建设一批“文化小馆”,鼓励城市居民在“文化小馆”内消费。打造新余“书香城市”,建设一批“幸福书屋”公益图书室和“公交”图书馆,提高文化基础设施的使用效率,为居民提供更多文化消费服务,形成新的消费模式。仙女湖旅游股份有限公司举办的“遇仙迹”仙女湖文创产品众创坊活动,江西星漫动漫传媒有限公司举办的全市学生动漫创作大赛,新余森楷科技有限公司组织会员参与的年江西“天工杯”工业设计比赛,江西格欧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举办的“脑暴”设计活动,正成为该市文化创意产业的新引擎。
新余市文化消费试点活动在新余市图书馆举办
创新三项举措
(一)开发文化消费新媒介。通过线上建设公益性文化消费网络平台,线下与银行合作发行“文化惠民卡”或“文化消费信用卡”,实时抓取和导入成熟电商、票务网站等市场化平台,以及和银行签约的文化商家数据,并对有效文化消费提供积分返还或折扣等,从而引导居民通过平台进行线上到线下的文化消费。同时在文化、旅游、体育健身、农业观光等领域推广使用文化惠民卡,扩大文化惠民卡使用范围;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合作联盟KTV商家提供免费服务的方式,拉动社区文化,引导中老年人文化消费意识,丰富中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
(二)促进夜间文化消费。重点打造胜利路、长青路、春龙商业街、历史文化街区、抱石步行街、新钢美食街、步步高、沃尔玛等一批特色突出、运营规范、环境舒适、适合市民夜间文化娱乐的休闲消费目的地,提升新余夜间文化休闲消费层次,推动夜经济向多元化、品牌化、规范化发展。
(三)强化文化消费权益保护。建立健全加强文化产品供给与促进文化消费并重的政府扶持机制,提高对文化产品研发、生产企业的扶持和绩效奖励水平,通过以奖代补,激发文化企业积极性,提升文化企业的服务质量和惠民力度。破解创意设计交易瓶颈,重点扶持江西星漫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的漫画交易平台、新余森楷科技有限公司工业设计交易平台、江西格欧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IP交易平台建设,打造该市创意产业新引擎。健全人才支撑体系。大力引进该市急需的文化产业领军人才,推动该市文化产业跨越发展;建立该市在外文化产业人才数据库,发挥“渝郎回乡”文化产业人才新力量,助推文化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国家级动漫企业江西星漫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启示思考
(一)在新形势下,文化部门可以大有作为。在当今世界,文化和文化产业已成为一个地区综合竞争的一个主要领域。新余市在成功获颁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后,年2月又一次肩负起文化消费试点城市探路试水、示范引领的重要使命。“双国字号”荣誉的取得,为新余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在市委、市政府面前赢得了应有的地位,使市委、市政府对文化高看一眼,厚爱一分。在—年城市三年提升计划中,安排4亿元资金对文化基础实施提升改造,对文化产业实施筑巢引凤工程。
(二)工业城市,文化发展也大有潜力。年2月底,新余市设立了渝水区罗坊镇旅游产业发展基金(以下简称“基金”),总规模意向为25亿元。年8月21日,新余欢乐大世界项目开工奠基仪式在仰天岗举行。该项目依托原新余自然科学博物馆及周边用地而形成的大型游乐园综合项目,以发展文化游乐旅游康疗养生养老事业为总体定位,致力于建设成为集旅游观光、游乐体验、养生养老、康疗、休闲运动、健身等功能为一体的新型城镇化示范区,创建新余文化旅游发展新型经济区。
(三)文化+N融合,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过去谈发展文化产业,总觉得没有抓手,感觉文化产业发展的面太窄。新余市通过文化消费试点城市工作的创新,探索出文化+N融合的文化产业发展之路,特别是通过30个“文化小馆”的建设,做到了文化产业发展工作全域覆盖、无缝对接,对文化小馆的科学定位,发挥了文化小馆对促进文化产业跨越发展的推动作用,用市场要素激活了该市文化产业发展的活力。今年新增文化企业余家,全市文化产业发展呈现蓬勃发展之势。
新余市文化消费试点城市活动——“共筑中国梦读抗战家书”活动公演
来源:江西文化发布
星漫文化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yushizx.com/xysmj/17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