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余渝水区给传统制造业插上数字化翅膀
一块块通红的钢坯从热炉里火热“出炉”,随着飞转的辊道迅速“钻”进三连轧机,通过智能化生产线,经粗轧、精轧、卷曲等几道工序后,一卷卷亮如镜、薄如纸的钢卷被“吐”了出来……这是发生在新余市山龙带钢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的一幕。这家企业去年刚被评为全省“5G+工业互联网”应用示范企业。在办公楼管控中心的两块巨型LED显示大屏上,车间里各个生产工序的运行状况也被尽收眼底。“别看生产线上就几个工人,产量可没减少。我们在热轧设备上安装了十几个不同功能的传感器,相当于装上了‘智慧大脑’,可以在线检测温度、速度、张力、厚差等关键参数,随时跟踪设备运行状态和生产动态数据变化。”该公司董事长助理何卫华介绍说,通过导入智能化系统和数字化改造,车间实现了智能管控,生产周期缩短了10%,节省人工成本5%,产品成材率提高了8%。近年来,渝水区抢抓数字经济机遇,以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为主抓手,推动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5G等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大力实施“互联网+”“人工智能+”“5G+”赋能行动,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激发“数字经济”新活力,打造渝水高质量发展“强引擎”。为加快数字经济发展,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渝水区出台《关于推进工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实施意见》、《渝水区传统产业优化升级“百企技改”奖补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区财政每年安排万元产业基金用于企业转型升级。“瞄准‘1+2+N’现代化产业体系,渝水区搭建了区块链+带钢供应链、工业互联网大数据平台、新余经开区大数据管理平台、锂电云平台、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平台、科技云平台等6个工业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带动了余家企业‘上云用数’,打通了上下产业链,促进了上线企业提质增效。”区工信局相关负责人说。截至目前,全区累计建成5G基站多个,打造出一批“5G+工业互联网”试点项目,建成全省第一个工业互联网联合实验室、全省第一个5G+数字工厂、全省第一个基于区块链的供应链项目、全省第一个工业互联网大数据平台,全区数字经济创新涌动活力迸发。(中国江西新闻网记者黄思农/文)
上一篇文章: 公示20192020年度新余市城乡妇女 下一篇文章: 江西新余市26乡镇3年的变迁2020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yushizx.com/xysly/96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