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新余2分钟最新事关新余市

天气预报

聚焦新余

1、最新!事关新余市暑期校内托管服务新余市教育局关于开展暑期托管服务的通知

县(区)教体局、高新区社会管理局、仙女湖区社会事业局,市直各校:

  为扎实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着力缓解暑期学生看护难问题,引导和帮助学生度过一个安全、快乐、有意义的假期,根据教育部和省教育厅有关文件和会议精神,我市决定于年暑假期间探索开展中小学生暑期托管服务和校内托管服务。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总体要求

  全面落实十九大精神,牢固树立人民为中心的新发展理念,充分利用学校资源优势,帮助家长解决暑期孩子无人看管、无力辅导等困难,鼓励有条件的学校积极开展学生暑期托管服务工作,增强教育服务能力,增加人民群众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

  二、服务对象

  各暑期托管学校根据属地教育行政部门安排,面向本学区(片区)学生提供暑期托管服务,做到应开尽开、应教尽教。暑期托管服务面向确实有需求的家长和学生,优先满足双职工家庭需求,由学生家长自主自愿报名参加,不得强制或变相强制要求学生参与。

  三、服务内容

  (一)基本托管服务。学校为学生提供学习和运动场所,开放自习室、图书馆、阅览室、运动场馆、劳动教育基地等资源,并组织工作人员带班,提供一些游戏活动、文体活动、阅读指导等服务,确保学生活动安全有序。

  (二)素质拓展服务。学校在暑期托管时可开展体育美育科技等高水平团队训练、开设体艺科技类兴趣课程、组织社团活动和综合实践等,还可以组织中小学走出校园,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校外综合实践教育活动,进一步增强学生综合素质。

  (三)培优补差服务。学校可适当组织学科基础较弱的学生进行补习辅导,对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进行拓展学习,但不上新课,更不超前教学。严禁整班集体补课。学校不得组织学科培训和集体授课、讲授新课,严禁违规补课。

  参加了学校俱乐部的学生也可参加学校暑期托管服务,但不重复收费。

  四、组织实施

  (一)由各县区制定本区域实施方案,以县区为主组织实施。可以以校为单位进行组织,也可以以区域为单位确定托管服务承办学校,按就近原则学生可以跨校参加托管服务。提倡选取场地充裕、场馆设施齐备、硬件条件较好的学校提供托管服务。鼓励利用好当地青少年校外教育综合实践基地、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乡村少年宫等青少年活动场所。

  (二)各县区可统筹安排学区(片区)内教职工志愿参与并给予适当补助,还可充分利用退休教师、社区干部、大学生志愿者、家长志愿者、具有资质的社会专业人员等社会力量参与,但不得引入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参与。鼓励各县区教育行政部门与高校主动对接沟通,将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与学生暑期托管服务有机结合。

  (三)在成本分担、教师取酬方面,市直学校、高新区、仙女湖区参照《关于做好渝水区中小学学生校内课后服务工作的实施方案》(渝教体发﹝﹞28号)文件执行,分宜县参照本县的课后服务政策执行。遵循公益普惠原则,并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建档立卡学生免收托管服务费用。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抓落实。县区教育行政部门和市直各学校要提高政治站位,迅速行动,出台暑期托管工作方案,因地制宜盘活各类资源,结合实际开放托管服务,解决家长暑期看护孩子困难。制定参与托管服务教师工作量核算标准及待遇发放标准,严禁超课时、超标准、超范围发放。

  (二)加强宣传促和谐。县区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主动向家长宣传告知暑期托管的开展项目、时间安排、收费标准等,并向家长发放告知书,明确家长接送途中的监管义务,避免出现接送途中的安全事故。同时,积极引导家长关心重视孩子暑假生活,尽量抽出一定时间,加强亲子陪伴、交流互动,使孩子的暑假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县区和市直各校要主动做好政策解读和正面引导,争取社会、家长、教职工理解,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三)抓好安全除隐患。县区和市直各学校要高度重视并落实好学生安全工作,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各项要求,实行校园封闭管理。暑期托管正值高温,各学校要充分考虑高温天气因素,合理安排托管时间,防止学生中暑。有暑期维修及校建项目的学校,要安排专人值守,确保学生安全。

  (四)动态监测保质量。建立暑期托管服务动态监测机制,各县区教育行政部门和市直各学校每周四上午下班前,要将《新余市暑期课后服务和校内托管服务开展情况表》(见附件)盖章后交基教科室。市教育局将通报各地各校进展情况,以推动暑期托管工作落到实处。

  联系人:谢南彬

附件:新余市暑期课后服务和校内托管服务开展情况表

新余市教育局

年7月16日

扫描下方   7月17日-18日,全市晴天到多云,大部分地区有阵雨或雷阵雨。

  7月19日-22日,全市多云,局部地区有阵雨或雷阵雨。

  1.防范强雷电、短时强降水、雷暴大风等带来的危害。17-22日我市雷雨天气增多,请注意防范强雷电、短时强降水、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对农业生产、旅游、交通、构建筑物、户外活动等带来的不利影响。

  2.继续做好防暑降温工作。我市大部分地区高温天气仍将持续,水电供应处高峰期,有关部门需继续做好调度与保障工作;户外作业应采取必要的防暑降温措施,并尽量避开午后高温时段。

  3.继续做好预防溺水安全工作。夏日炎炎又正值暑期,为溺水事故高发期,各有关单位和部门需继续加强防溺水等安全巡查,切实做好儿童防溺水安全教育,预防溺水事故的发生,确保人身安全。

  4.做好双抢安排和农业抗旱。各地应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yushizx.com/xysly/8549.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