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接力新余17处文保单位上榜第六批江西
新余
除了有深厚的人文文化底蕴
还有浓厚的建筑历史
即便在历史长河里饱经风雨
如今仍能从新余的
一房、一柱、一瓦、一砖
感受到浓郁的
文化底蕴和华丽而不失淡雅的韵味
日前,《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六批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发布,根据《通知》公布名单,我市共有17处文物保护单位被列入第六批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走近文物
此次入选第六批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的17个文物保护单位,有古文化遗址、古建筑、古墓葬、近现代重要史迹与代表性建筑。
历史的脚步虽已走远,它或许带走了曾经的鲜活,却留下了或深或浅的印迹与或多或少的遗存,这些遗存有的或许已被发掘,有的或还隐于时空,走近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了解并认识这些浸染历史精华的珍贵文物,追寻它们的身影,跟随它们的指引,让我们“穿越时空”,领略它们独特的魅力。
(一)古文化遗址
1、斜里遗址
斜里遗址位于渝水区珠珊镇洋津村斜里村。为夏代台地型聚落址。年发现,出土直内石戈和泥质红陶挂黑衣陶觚等遗物。出土泥质红陶挂黑衣陶觚、泥质灰陶豆、泥质灰陶簋、罐、鬲足及泥质挂黑衣陶片,以及石凿等。斜里遗址是江西较早发现的夏代文化遗址,它的发现打破了夏文化不过长江的传统论断,具有重大的考古学意义和历史价值。
2、彭家山遗址
彭家山遗址位于高新开发区水西镇周家新村属典型的台地遗址,年3月调查发现,现场采集石器有斧、常形锛、小型锛等;陶器有浅盘鼎、豆等;陶质以夹砂红陶和灰陶居多,器足有扁凿式、凹面式、侧扁式;纹饰有方格纹、网结纹等。该遗址以新石器晚期文化遗存为主,商周文化遗存为辅。遗址的发现对研究拾年山文化和研究袁河流域、赣西地区及至江西新石器时代文明史具有重要价值。
3、南京城墙砖窑址
明代城墙砖窑址位于新余市分宜县芦塘村。分宜县芦塘明代城墙砖窑址创烧于明洪武年间(—)。砖窑主要生产地位于分宜县芦塘村,向北绵延至宜春市袁州区宋家村,至少分布3公里,其中散布百余个城墙砖窑。这些砖窑按白泥土的分布设窑址,窑炉分上、中、下三层,昼夜挑灯烧制。明代城墙砖窑址是迄今为止国内唯一保存完整的明代城墙砖窑址,经过分析,位于赣西的袁河两岸优质的制砖土质及便利的运输条件,是上千个砖窑设立于此的主要原因。
南京明城墙
(二)古建筑
4、新余孔庙
新余孔庙,位于新余市城区魁星阁路。始建于唐大历八年(年),历经兴废,清乾隆三十四年(年)重建。原为新余古代学宫所在地,后来专为祭祀孔子及儒家贤人的场所。现存建筑面积平方米,庙宇式砖木结构,坐北朝南。中轴线南至北依次为大成门、东西两庑、大成殿、廨舍。新余孔庙从始建时间看,排在中国孔庙名录第九位,历史悠久。建筑结构规整,布局严谨,对研究中国孔庙历史和教育史有重要意义。
5、余庆堂
余庆堂位于渝水区水北镇黄坑村。清代道光年间祠堂建筑,坐东朝西,砖木结构;墙壁下为夯土筑,上半部为清水空斗青砖砌;内为抬梁式构架,两面夹封火山墙,硬山顶,双坡屋面,天井处为单坡屋面,地铺青砖。以余庆堂为中心的中国传统村落——黄坑村古民居群是江西地区具有代表性的传统古村落。对研究传统村落的选址、格局、风貌和祠堂文化,具有一定意义的代表性和典型性。
6、飨褒堂
飨褒堂,又名怡庵公祠,介桥二房祠堂。位于分宜县分宜镇介桥村。飨褒堂属中国传统村落——介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代权相严嵩的老家。因此对历史名人研究和清代宗祠文化提供了实物资料。
(三)古墓葬
7、习凿齿墓
习凿齿墓位于分宜县洞村乡枣木山。清乾隆四十六(注:公元)年重修,墓址座北朝南。墓于年重修。习凿齿于公元年由鄂入赣,定居新余白梅。习凿齿也就成了白梅乃至江西习氏开基之祖。此后,习氏子孙繁衍生息,从这里走出新余,走出江西,再迁河南、陕西等地。因此,习凿齿墓作为历史名人研究的实物,对研究习氏迁徙及至古代人口迁移有重要作用。
(四)近现代重要史迹与代表性建筑
8、傅抱石故居
傅抱石故居位于渝水区罗坊镇北岗樟塘村。清代民居建筑。年2月,为避战乱,抱石先生携妻儿老小来到老家,在此居住达半年之久。
9、水西红三军指挥部旧址
水西红三军指挥部旧址位于高新区水西镇沙陂村。年10月—11月初,红一方面军向袁水流域转移,并在罗坊召开红一方面军总前委与江西省行委联席会议。期间,彭德怀率领的红三军团指挥部驻扎于此。因此旧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罗坊会议与兴国调查会旧址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研究红三军团在新余的革命活动情况提供佐证。旧址为廖氏宗祠,清代祠堂建筑,座西朝东,砖木结构,是一栋南北风格结合的建筑,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10、中共花桥党支部旧址
中共花桥支部旧址位于仙女湖区九龙山乡棕形里。年10月,新喻县第一个中共党支部在此成立。此后,此地成为湘赣苏区九龙山革命根据地的中心。作为新喻县第一个中共党支部,它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极其重要的历史见证,也是我党领导地方人民进行革命斗争,争取民族独立的重要实物见证,具有十分重要的革命历史价值。
11、下保农民暴动旧址
下保农民暴动旧址(含暴动会议处-何德贤宅和暴动地-下保牌楼)位于渝水区良山镇下保村。该旧址是由下保农民暴动举行地旧址和暴动会议地旧址二部分组成。下保革命暴动旧址为清末始建,三开间过亭式建筑,砖木结构,座南朝北,青瓦屋面,两面坡屋顶;下保暴动会议旧址于清末始建,砖木结构,座西朝东,青瓦屋面,两面坡屋顶。
12、儒延坊肃反委员会旧址
儒延坊肃反委员会旧址位于分宜县钤山镇苑坑片田心村大坑自然村。当时儒延坊区由吉安儒林、延福、坊廓三个乡组成,也包括分宜县钤山镇田心村大坑自然村一部分。年初,苏区政府开展了肃反运动,而儒延坊肃反委员会旧址就是当时儒延坊区用来关押、审讯人员的地方。旧址为杨氏祠堂,始建于清朝,抬梁式砖木结构。
13、中共分宜临时县委旧址
中共分宜临时县委旧址位于分宜县钤山镇苑坑片田心村道堎上自然村。年,中共湘赣省委决定,撤消北路特委,成立中共分宜临时县委,县委属中共赣西特委北路行委。旧址又名胡家祠堂,此建筑建于清朝,坐西朝东。
14、北伐军仰天岗战场遗址
北伐军仰天岗战场遗址位于仰天岗。年9月13日至16日,国民革命军第二军、第三军与北洋军阀5省联军总司令孙传芳第一方面军邓如琢部,以仰天岗为主战场,激战3昼夜,北伐军重创敌人,击毙俘北洋军邓如琢部两万余众。北伐军取得了自广东出师以来的首战告捷,共产党代表李富春参与了战斗的组织、指挥。战斗中有余名官兵和多参战农民壮烈牺牲。
年,江西省国民政府在仰天岗山麓曾建有“国民革命军北伐战争新喻之役阵亡将士纪念碑”,年被毁,碑体存于新余市博物馆。北伐军仰天岗战场遗址现有狗熊坡和樑山脑遗址两处。
15、上海劳动妇女战地服务团旧址
上海劳动妇女战地服务团旧址位于渝水区珠珊镇横板桥村。建筑原为清代民居。上海劳动妇女战地服务团组建于年9月,是全国抗敌慰问总会上海分会会长何香凝派其秘书胡兰畦与上海青年会劳工夜校成立的。
年4月,上海劳动妇女战地服务团随中国军队19集团军总部到达新余,开始了在新余长达18个月的抗日活动。组织发动抗日群众,鼓舞国民党官兵抗日斗志,维护国共合作统一战线。
16、上高会战中国军队第19集团军总司令部旧址
渝水周家上高会战中国军队第19集团军总司令部旧址位于渝水区珠珊镇潭口周家。年4月,为进行南昌保卫战和备战长沙保卫战,中国军队第19集团军总司令罗卓英率总部到达新余,至上高会战进行前,一直驻扎于此。中国军队第19集团军,是抗日战争正面战场的重要力量。因此旧址是中国抗战史重要的历史见证。
17、钤岗上高会战中国军队阵亡将士墓群
钤岗上高会战中国军队阵亡将士墓群位于分宜县钤山镇万年桥西。年2月,中国军队第9战区军监部87医院驻分宜县城西门,第15卫生大队3个担架队驻洞村和西茶,分宜县城成为上高会战的后方基地和指挥部,上高会医院医治,医治无效的官兵都葬在钤岗山麓,共70多座。其中包括74军51师上校团长陈铭。当时墓园旁建了一座“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年被毁。
文物保护单位
是古代科学技术信息的媒体
对于科技史和科学技术研究有着重要意义
近年来,新余市大力加强文物保护工作,成立了传统村落和古建筑文化遗产保护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加大了文物保护资金投入,加强了层级申报,全市文物发掘及保护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果。今后,新余文博部门将进一步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工作方针,落实各项保护措施,确保文物安全,为推动新余传统文化发扬传承做出应有贡献。
小新说
如果这些你都还没去看过
那么,周末约着去看看吧~
时光流逝,
这些在新余大地上曾经留痕的文化遗产,
不仅见证了这片土地曾经的肥沃辉煌,
经过风雨洗礼,
更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物质、精神财富,
让千年文脉涌动,
光辉文明生生不息。
转发接力
让我们共同守护传承!
来源:新余日报综合
供稿:记者莫宇龙通讯员邵俊利
整合、编辑:王莉值班主任:陈玉霞
投稿邮箱:xinyuapp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yushizx.com/xysly/68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