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垃圾ldquo超市rdquo开

白癜风患者爱心工程 https://m-mip.39.net/nk/mipso_4892467.html

有人说,垃圾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说的没错,你看这个村子就将垃圾资源物尽其用。到底啥情况?快来围观吧!

个塑料袋换一袋洗衣粉,

15节旧电池换一个学习本,

40个易拉罐换一块香皂……

近日,珠珊镇庄上村委新添了一个特殊的“超市”——垃圾兑换站,村民可用从村头巷尾收集来的塑料袋、塑料瓶、烟头、农药袋等各种垃圾兑换日常生活用品。

走进这间特殊的“超市”,只见门口整齐摆放着的4个绿色分类垃圾箱。“超市”里设有垃圾回收登记区和生活用品兑换区,墙上醒目位置挂有“零存整取”兑换项目表和“累计积分”制度等标示图。在生活用品兑换区内,既有肥皂、纸巾、洗脸盆等生活用品,也有铅笔、笔记本等学习用品。

农村垃圾处理是个老大难问题。庄上村党总支书记丁爱财说,以前,村里的小巷、沟渠池塘里遍布着五颜六色的塑料袋,今天捡完了,第二天塑料袋又到处都是。现在,村民主动收集垃圾。“现在每天都有二三十人来兑换,连别的村委的人也来了。”11月18日上午,负责该项工作的庄上村妇女主任张兰告诉记者,以前村干部要经常去捡垃圾,现在只需坐等村民拎着垃圾上门,村里环境卫生有了很大改观。

小伙伴们看过来。据了解,为了引导和鼓励全区广大农民群众积极参与农村垃圾治理工作,从源头上彻底改变渝水区农村环境卫生“脏、乱、差”状况,推动农民群众自觉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处理,除了珠珊镇,渝水区还在良山镇、罗坊镇、姚圩镇、下村镇、鹄山乡等其他五个个乡镇进行农村垃圾回收兑换试点工作。你的老家在不在列呢?

蒋斌书记在第八次党代会报告中指出,农村是“后花园”,泥土芬芳让人心生向往。要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让农村更具乡土韵味、更多自然景致。目前,我市紧紧围绕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特色区和全省最洁净美丽乡村典范的目标,大力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

下面请跟随小新一起来翻看一下新余在农村生活垃圾专项治理中取得的成绩单吧!

“五乱”现象已基本遏制

目前,全市干部群众普遍反映农村的变化巨大,脏乱差现象少见了,生活环境好了。村庄周边、道路两旁、公共场所、房前屋后、沟塘水面等重要区域更加干净整齐,陈年垃圾基本清理到位,农村柴草乱放、粪土乱堆、垃圾乱倒、污水乱泼、畜禽乱跑等“五乱”现象已基本遏制。

32个涉农乡镇(办)建成垃圾中转站、配备垃圾清运车设施

目前,全市32个涉农乡镇(办)已建成垃圾中转站30个,配有垃圾清运车85辆,按照10-15户标准配备了1个垃圾桶,垃圾收运车辆配置基本能满足“日产日清”作业要求。分宜县计划全面推行封闭式垃圾收集箱,罗坊、姚圩、鹄山等乡镇已购置封闭式垃圾收集箱,逐步取代原有露天垃圾池。

保洁员工资一般可达-元/月

从总体上看,全市32个涉农乡镇(办)共有保洁员人,各地工资标准做到了因地、因事制宜,一般可达-元/月,大多实现了逐月发放。

将农村生活垃圾专项治理经费列入财政预算

市、县区、乡镇(办)严格按照国家、省里要求,将农村生活垃圾专项治理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今年各级财政预算资金共.5万元,其中市本级2万元、县(区)级.46万元、乡镇财政万元。按农村人口计算,人均日常运行维护经费约元,经费保障基本到位。其中,仙女湖区财政预算.96万元、人均84.1元,高新区预算.5万元、人均47.2元,渝水区预算达万元、人均41.5元,分宜县预算万元、人均17.9元。

宣传教育出新招

目前,全市每个乡镇都在主要道路、圩镇等人员密集处设置了永久性宣传标语,每个村庄都在公共场所或人员密集处设置宣传栏和标语,营造了全市农村“家家讲卫生、户户比洁净”的良好氛围。各县区、乡镇、村全部建立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yushizx.com/xystc/646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