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新余渝水区推行社保待遇资格认证l

法治新余∣渝水区推行社保待遇资格认证“零跑腿”

为方便广大退休人员待遇资格认证,渝水区社保局转变工作方式,采取“网上认证一批、线下识别一批、上门服务一批”,服务下沉,争当行动派,践行一线工作法,让全区8万多社保待遇领取人员“零跑腿”即可完成资格认证。

(区社保局深入仙来办廖家管理处集中认证现场)

一是转变服务理念。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全面取消领取社会保险待遇资格集中认证》通知下发后,渝水区立即全面取消了退休人员待遇资格集中认证。因渝水区各类待遇领取人员规模较大,如何完成全年待遇资格认证工作成了一道难题。面对困难,部分区、乡、村(社区)的经办人员有畏难情绪;特别是有些工作人员还存在思想上的误区,认为取消集中认证就是不要认证了。针对这些问题,渝水区社保局立即召集区、乡、村(社区)经办人员召开全区社保待遇资格认证工作会,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学习了养老金待遇领取人员资格认证工作相关文件,掌握政策要求,熟悉系统操作,提高干部的业务水平,纠正了部分干部的思想误区。同时在干部职工中大力开展整治“怕、慢、假、庸、散活动”及“转变作风、坐实结果大讨论”活动,从思想根源上转变干部职工服务观念,引导经办人员提高主动服务、文明服务的意识。

(全区社保待遇资格认证工作会)

二是拓宽认证渠道。渝水区退休人员较多,人员身份复杂;居住比较分散,分布在全区多个行政村、50多个社区;部分高龄人员年老体弱、行动不便。根据上述特点,渝水区因人施策,有针对性地推出不同认证措施:一是网上认证。针对退休人员较多的特点,我们大力推广网上认证,引导退休人员应用江西人APP、赣服通的人脸识别认证功能,“足不出户”完成认证,避免了认证高峰和人员聚集,减轻了基层各服务窗口工作压力;二是机具认证。针对无智能手机、农村留守老人,采用机具认证。我区年购置20台移动人脸、指静脉识别认证终端,布置到了全区各乡镇街道办劳动保障所,由各乡镇合理安排轮流发放到各村委(居委会)进行认证,保障待遇人员“足不出村”完成认证;三是上门认证。针对行动不便的退休人员,根据就近原则,由区社保局、劳动保障所、村委会(居委会)派出人员上门进行认证,打造线上线下协调并行的社保待遇资格认证服务体系,确保全年认证%全覆盖。渝水区社保局还针对退休人员较多的单位、管理处、社区,每年都会开展“社保服务下基层”活动,集中时间上门开展认证服务,到老百姓当中了解认证工作中存在问题,与群众心连心。

(新溪乡社保工作人员在珠坑村委上门帮助老人进行养老保险资格认证)

三是广泛宣传引导。渝水区因人而异,推行不同的认证方式,为了让退休人员和其家属掌握各项待遇认证流程,让群众办事少“跑腿”,通过印制《待遇认证一次性告知单》、易拉宝、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yushizx.com/xysms/6862.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